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U-MAP是由欧盟委员会赞助支持的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项目,是欧洲第一个权威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工具.用户导向性是欧洲高校分类的核心理念,用户导向性使欧洲高校分类更有普适性、权威性和科学性.本文从分类原则、进程、工具、维度和指标以及结果的制定来探讨欧洲高校分类的用户导向性,并且透视了U-MAP如何坚持用户导向性的核心理念,借鉴欧洲高校分类的经验,我国在进行高校分类时,要以高校自愿为前提收集数据、有便于用户使用的工具、方案具有动态性、维度和指标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采用描述性分类结果等.  相似文献   

2.
陈凡 《教育评论》2014,(1):150-152
社会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最主要职能之一,承担着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双重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多样化发展背景下,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是高校分类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文章以新兴的欧洲大学图和美国卡内基两个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体系实践的比较和研究为基础,提出社会服务型高校正在成为欧美高校分类体系中的独立类别,体现了国外高校分类体系新的发展趋势。同时,认为这两个分类呈现出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校社区参与分类是美国卡内基高校基本分类在大学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补充和拓展.由于分类 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加之外部整体教育环境的变化和主管机构的更替,该分类自诞生以来就不断调整和更新.2020年的分类与前几轮相比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在分类过程方面,申请准入机制逐渐放开,分类框架进一步扩展,分类项目走向国际;在分类结果方面,高校申请分类的具体情况和通过率、社区参与型高校的基本分类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推动美国大学参与社区发展、促进高等教育进步以及提高国际高等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的启示:要加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推进大学发展社会服务职能,为此要尊重不同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客观规律,构建合理有效的分类评价系统,促进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分类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分类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纵向分层、市场经济时代的同质化、新时代的横向分化与多样性。中国高校分类的同质化倾向植根于管理主义范式。管理主义范式将高等教育系统视为可规划、可管理的简单系统。建立在这种范式基础上的高校分类存在行政主导、规范性过强、维度单一等特点。为了实现“以分类促特色”的目标,中国高校分类逻辑需要进行战略性转换,由管理主义范式向多元共治范式转变。一是推进用户导向的分类,二是倡导描述性分类,三是实施多元多维分类。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在五大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影响下确定了多维度多指标的分类标准,通过分类工具呈现了每所大学发展现状和特色,力图引导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多样化发展。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侧重分类维度和指标的社会属性和分类结果的自然呈现,体现了欧洲高校分类新的动向,为我国高校分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大学地图是目前第一个专门面向欧洲高等院校的分类框架,在实施上表现为市场、政府、利益相关者和独立组织四种模式,其中以后两类的结合最为理想。总之,具有现实性、多维性和描述性特点的大学地图,将在增强欧洲高教透明度、推动欧洲高校多元化以及引导大学质量保障科学化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校的发展史、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高校的本质特征和职能特点以及高校知识管理几个方面论述了基于知识视角进行高校分类的客观要求,初步提出基于知识视角高校分类的研究思路,并阐述了基于知识视角进行高校分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分类已经成为目前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高校分类和高校定位的定义入手,综述了四种常见的高校分类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类、卡耐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加州高等教育体系,以及武书连课题组大学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大众化阶段高校分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说明我国高校分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欧洲高等学校分类框架(U-Map)的建立过程经历了提出分类原则、构建分类维度与指标体系、创建分类工具三个阶段。该分类框架于2012年进行了改进与完善:修订了分类的维度与指标体系,邀请了新的地区及院校参与,更新了划分类型的临界点,完善了分类工具的功能。强调分类方案的动态性、注重分类对象的参与性和提高分类工具的针对性是U-Map创建及改进过程中呈现的特点,这对建立中国高校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引导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高教改革的重要议题。然而,在借鉴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经验时,由于未充分考察这类高校在欧洲高教体系中的定位,并将不同高校分类体系混同使用,导致了诸多误解。文章通过对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发展历程和驱动力的探讨,揭示出其在高教体系定位的多样化形态及动力机制,提出我国应重构"学术型-专业应用型-职业技术型"三元交叉的高校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是美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高校分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本文介绍了2005版卡内基"基本分类"出台的原因,分析了"基本分类"中类型顺序、类型名称、划分标准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卡内基"基本分类"方法新变化对我国的现行高校分类方法的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运用范畴、划分、概念、空间等的原理和方法,对《冒号分类法》、《中图法》作了两点比较:1两种情报语言分类表结构的组织方法不同;2两种情报语言的词汇语义概念和语法规则不同。结论:《中图法》类表的分类体系与用它组织的文献集合形成的分类体系一致,结构固定,《冒号分类法》则不一致,用其组织文献形成的体系结构随着文献的增加、新学科的增加而变化;在标记制度上,《中图法》只能从类号的末端扩展加细,《冒号分类法》分段标引,每个分面类号的末端都能进行扩展;《中图法》只提供分类检索途径,《冒号分类法》既可从分类途径又可从主题途径进行检索。因此,分面组配情报语言的研究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从《索邦宣言》到《布拉格公报》,欧洲国家开展了一场遍及欧洲大陆的高等教育改革,尝试建立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旨在使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趋同,走向国际化。但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并非是坦途,必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中,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何去何从,欧洲的设想和经验或许对我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类例是古代目录学的核心概念,本文对类例发展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考述,尤其对类例学术内涵及学术功能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探索疏理,以期对类例有比较系统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图法》第四版信息处理以及和信息处理相关的电化教育类部分类目设置过于简单,已不适应本学科发展需要。采用"字母标记法"和"扩九法"扩充子目的方法,可以弥补现有《中图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Reflections on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tempting to generalize about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since the end of communism is made complicated by the difficulty in identifying clear terms of reference and points of comparison. The area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concerned are far from being homogeneous, for the homogeneity imposed by communism and Soviet domination did not last. When comparing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with those of the West, one is confronted with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that are quite heterogeneous and themselves also going through change. The routes to trans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re as diverse as the given systems and countries. The two standard categorization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exception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are inaccurate. Rathe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be viewed as fitting into a wider effort to reorient the whole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towards the knowledge society. In this ventur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may possess some advantages that are not as prevalent further West.  相似文献   

17.
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与分类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借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体系,并根据我国实际,可采用不同层次的学生数量、最高层次学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主要科研成果产出和政府资助的研究经费四个指标,建立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经济、人口、电信业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影响,欧洲高等教育面临着改革和重建,欧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其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文章具体分析了影响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四个因素。总结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模式,探讨其改革成功的原因,对未来欧洲高等教育的走向作出展望,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为了提高本国的经济竞争力,各国纷纷加强作为培养人力资源主要阵地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建设。欧洲各国期望采取一种多边合作的方式,通过提高欧洲整体的高等教育水平来增强各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这促使了欧洲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出现与发展。这一进程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欧洲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对推动欧洲知识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我们来说,应该主要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机构和人员合作以及增强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这几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how European policy initiatives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re diffused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rea. Based on an instrumental and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specific expectations are developed as to how policy diffusion might unfold, and,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plans of 19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Latvia and Norway, the article identifies factors that potentially mediate European policies into the strategic agenda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European Union membership and policy area seems to matter for the attention given to European policy initiatives, while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at institutional level have less or quite mixed effect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both instrumental and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are of value in explaining how European policy diffusion takes pl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