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进入幼儿园大班后,便进入了入学准备的时期。此时,家长和教师的中心任务,应是为儿童进入学校学习做好准备。从儿童入学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5~6岁儿童数学入学准备水平与幼儿园教师对5—6岁儿童数学入学准备期望的比较分析,并通过对儿童进入小学后的数学学习情况的追踪调查,共归纳出22项5—6岁儿童数学入学准备内容.这些数学入学准备内容包括20以内加减法、数的组成与分解、数概念、几何形体、量的比较、模式认知、时间等七个维度.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突变·减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儿童做好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准备,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研究表明,儿童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成功与否取决于其生理、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因素。联合国有关资料提出:“儿童要为入学作准备,学校要为儿童作准备。”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如何“为儿童作准备”,是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是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西方研究者对影响幼小衔接的因素做了分析,认为下列五大因素对儿童的学校准备非常关键:儿童准备的程度,即儿童是否做好了个人的、社会的和认知方面的准备可以胜任一年级的学习;家长、家庭和社区的支持;高质量的为3~5岁幼儿服务的学前教育系统;幼儿园班级在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小学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但又相邻的教育阶段。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成长中的一件大事,是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转折。实践证明,儿童入学后的学习成绩乃至生理、心理各方面进一步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使其顺...  相似文献   

6.
李海英 《学子》2013,(6):77
当前我国幼儿的语言发展过多依赖于听觉语言,缺乏视觉语言影响,幼儿没有机会利用文字来获取比听觉语言更为广泛和丰富的信息刺激,促进智力的发展。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2岁前后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6岁左右则进入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然而6岁儿童在入学的一夜之间,便进入了阅读的世界。这是一个突发性骤变,儿童缺乏对知识、能力、习惯的准备、儿童体力、心理、情感的适应条件,难免造成儿童心理上的一些障碍和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关注3~5岁左右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入学准备”是指对幼儿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状态。大量研究表明,学生教育成绩的差距早在儿童入学之前就已经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阶段,因此,在幼儿园阶段为小学以及后期学习做好各方面准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甘孜州6岁藏族儿童小学入学准备状况做了一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藏族儿童入学准备突出表现在汉语学习上,这一问题非常突出,以致掩盖了其它的入学不适应问题。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帮助藏族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相似文献   

9.
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儿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由于儿童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面临着一系列的任务和角色的转换,儿童要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接受学校教育就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否则这方面的差异将导致其学业上的落后,以及其他的学校适应后果不良。因此,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外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其研究内容包括:了解儿童学校适应后果的早期预测因素,建立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测评体系、及早发现入学准备状态不足儿童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不同干预途径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等。  相似文献   

10.
相关研究发现,儿童早期的入学准备状况能够很好地预测儿童入学后的学校适应,那些在入学准备上存在风险的儿童,将在学校适应上面临更多的问题。因此,及时对学龄儿童采取相应的教育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其入学准备水平,为其顺利适应学校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儿童在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儿童入学准备的三级教育干预模型:家庭环境的准备、学前教育环境的准备和学校环境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入学准备是多方面的,家长在儿童入学前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学习态度方面的准备 首先,对孩子进行热爱和向往学校生活的教育,使孩子爱学习,愿意在集体中生活。不要随意用学校和教师来恫吓儿童。如有的父母常常恐吓孩子:“再闹,把你送学校去,让老师管你!”这是不对的。更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老师,这不仅有损教师的威信,而且会使孩子对学校生活望而生畏。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把儿童入小学当作大事来办,学校和家庭都举行隆重的仪式。如电视剧《阿信》中就提到,为庆祝阿雄入学,举行了仪式,还特地把外祖母也请…  相似文献   

12.
学习适应困难是幼儿入学的巨大障碍,幼小衔接必须关注孩子的学习适应准备.以下策略可供参考: 1.培养儿童渴望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体验: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儿童的学习行为受情感和态度的极大影响.在学习准备中培养儿童对学习的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  相似文献   

13.
由于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的儿童往往没有上过幼儿园,就直接进入小学学习。入学后,学校和学生面临的问题都很多。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7个方面的基本做法,让学生过好7个“入学关”,使这些学生尽快地适应学习生活。1.思想意识关。在多数贫困地区,0~6岁的儿童几乎都在小范围的家庭内生活,家里没有学习的氛围。因此,学校要通过举行开学典礼、欢迎新同学等活动,班级要通过多种形式的以“我爱学习”为主题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我是小学生了”的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而且是一名将要接受更多知识的学生了。这…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儿童为本”,关注整体、把握重点,尊重规律,全面准备。对3—6岁幼儿,尤其是进入大班的幼儿,更要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方面的准备。在探索幼小衔接策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研究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还认真学习了《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发现科学的双向衔接必须以儿童为本,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是入学准备的重要方面,但在现有的教育教学中却出现了多数教育者、家长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理解偏差。对四川省绵阳、南充、自贡这三个地级市的12所幼儿园,共540名幼儿的语言入学准备现状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三个地区的儿童在语言入学准备上和语言学习品质评价上呈显著性差异,且均存在着入学准备不足的情况。不同地区的儿童在语言准备能力上的差异性与测验试题的难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语言任务的难度越大,不同地区儿童的差异就越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差异性的存在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师资力量的配置、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教学观念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团体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教师团体评定的方法,发现在入学准备的5个领域中,“学习方式”“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多,“身体和运动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较少。“言语发展”和“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少;儿童在“学习方式”领域存在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注意力”“学习主动性”“自省能力”方面;“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与教师交流”和“自拉能力”方面;儿童在“注意力”和“自我反省”两方面的入学准备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广西农村壮族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跟踪调查,即在5岁和6岁时分别对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考察.第一次500名(年龄M=65个月,SD=3.63),第二次409名(年龄M=77个月,SD=3.63)儿童参加了研究.研究工具在美国研究院设计的儿童入学准备测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结果表明,尽管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得分在入小学前的一年中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壮族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明显不足,尤其在早期读写、数学技能以及颜色认知方面与城乡汉族儿童的差距很大.壮族农村6岁儿童在入学准备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来自不同乡镇的儿童得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入学准备是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充分做好入学准备,针对儿童的缺陷特征进行有效补偿,能够使他们在入学后良好的适应学校生活,更有利于儿童未来的发展。该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全面描述了学习障碍儿童的早期心理与行为特征,探索出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键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习障碍儿童入学准备的有效家庭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朱晓梅 《云南教育》2023,(Z1):41-4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将生活准备列为幼儿入学准备的四个关键内容之一,既关注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保教结合的特点,又强调了幼小衔接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知识上的准备与延伸,一味地强调读、写、算能力的训练。近几年,虽然很多幼儿园积极开展了幼小衔接工作,但大部分重心都放在入学学习准备上,不同程度忽略了生活准备,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生活习惯不好、生活自理能力缺乏、自护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跟上小学的学习节奏与生活节奏。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期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关键时期,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应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精神,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等各方面准备,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