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极为丰富的习语。习语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是一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了英语习语独特的文化内涵。文章分析了对文化对习语的影响,整理了若干供读者参考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
崔翠 《海外英语》2012,(9):28-29
习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积累形成的,反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该文从英语习语与英语民族的历史变迁、生存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五个主要文化侧面的关系入手,探讨英语习语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中英不同的文化使得英汉习语在表达上有很大差异。本文对比分析了中英不同的意识观念、地理位置与环境、不同的文化对英汉习语的影响;英汉习语源自不同的宗教、神话与传说和寓言故事,因此在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两个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因此习语的翻译一直是困扰翻译学家的一个难题。本文是从英汉文化差异对习语的影响出发,按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几个方面对习语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也是传播和继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标准等.这些都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和传承.中英文化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及习惯,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习语翻译,因此民族和地域上的差异应当被表达出来.通过对中英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避免时习语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宗教是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性体现,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源泉,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源泉,不同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都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本文运用对比文化学的原理,从民族文化精神的角度对英汉习语中所蕴含的天道观、人神观和社会观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在英汉习语中的积淀和折射,探讨了英汉习语表达法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数字习语是英汉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英汉两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由于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使得英汉习语中相同的数字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或相同所指却借助于不同的数字来体现。从文化内涵、禁忌和虚指方面探讨英汉习语中数字语用关系的非对等性及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英汉习语中包含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与文化信息。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物质文化、宗教信仰等对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英汉数字习语与英汉民族文化心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而作为英汉习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习语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和特色。因而,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英汉数字习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能够有助于外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两种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和特色,进一步提高跨文化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促进外语学习和对外汉语教学。本文拟从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汉数字习语入手,对英汉数字习语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英汉文化心理、内涵及差异作跨文化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丰富的习语。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风俗 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在习语喻体选择方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广泛、系统地了解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习语比喻喻体选择的因素,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准确理解英语习语,尤其是那些貌合神离的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是一门语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而逐渐演变而来的.习语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英语习语也是如此,通过对英语习语文化特质的研究,我们可以对不列颠文化有一个深刻而又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中的习语则是词汇中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每一个侧面都会反映到习语中来.与此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习语的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习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汉英两个民族均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汉英两种语言中均积淀有大量的习语。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及社会习俗等原因,使得来自两种语言的习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习语翻译的目的是文化内涵的迁移,是文化交流。而文化内涵的差异恰是文化内涵迁移的最大困难。译者要探其渊源背景,明其语义内涵,解其语用价值,创新翻译方法,注重习语文化内涵迁移的准确性,以达习语翻译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蕴.习语,作为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和组成部分,能鲜明地反映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透析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成因,即中英两个民族在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传统观念及价值取向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差异.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渊源,才能顺利进行习语的学习,真正达到语言跨文化炙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文化因素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民族语言中的习语(俗语)皆有特定的民族习俗背景和民族文化渊源,习语的翻译应注意"信息"的准确转达,故宜译成与另一民族语言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习语(俗语成语),而不宜字字对译.习语翻译要更多地寻找不同民族文化、语言中的共同之处,才能把源自不同民族文化土壤的成语典故,清楚明白地介绍给读者.  相似文献   

16.
段新和 《培训与研究》2009,26(7):121-122,130
英汉习语作为英汉语言文化中的的精华,民族特色鲜明,体现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而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因此英汉习语中的隐喻现象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然而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使得英汉习语的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也就造成了英汉习语隐喻互译中的难题。通过对英汉习语中的隐喻进行文化对比发现,常用的翻译策略有:替代法,转换法,舍弃法等。  相似文献   

17.
英汉习语作为英汉语言文化中的的精华,民族特色鲜明,体现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而隐喻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因此英汉习语中的隐喻现象使得人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然而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使得英汉习语的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也就造成了英汉习语隐喻互译中的难题。通过对英汉习语中的隐喻进行文化对比发现,常用的翻译策略有:替代法,转换法,舍弃法等。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文化负载词"反映文化观念和事物,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也不例外,它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英美民族的海洋商业文化与汉民族的大陆农耕文化表现出各自种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个性,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习语中来。对于英语饮食习语汉译的探讨,应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多层面多角度分析其耦合与差异,从而推动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了解一国文化最好的工具之一。本文选取了泰语习语中有关动物的习语,列举出与牛、狗两种动物相关的习语,以对泰语习语定义的正确理解为基础,对泰语习语中有关牛、狗两种动物习语从其喻义上来进行比较,从这些有关动物的泰语习语中来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文章从习语中记载的动物文化现象为出发点,研究泰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对我们更好的了解泰国文化,促进中泰文化交流、中泰跨文化交际教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词汇,词汇中最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就是习语。习语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荟萃,它忠诚地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传统。汉英习语的文化内涵同中存异,异中有同,异大于同。本文基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通过对比汉英习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