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分别对不同汉语水平的维吾尔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汉语声调的听辨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维吾尔族学习者容易混淆二声与三声,因此二声和三声的听辨正确率较低,一声和四声的听辨较容易。由此推断维吾尔族学习者首先习得一声和四声然后是二声和三声,同时不同的语音环境时声调辨别正确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个案研究,借助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手段,对不同汉语水平的泰国留学生单字音声调中的调长、调域、调型和调值进行了声学分析,总结了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的声调偏误主要是调域上的偏误。泰国学生汉语单字音声调偏误最严重的是一声和四声,具体表现是一声调不够高。四声调降太长。  相似文献   

3.
盖秋艳 《海外英语》2014,(16):293-294
通过对比分析非洲英语和汉语语音学特点,考察具备中级汉语水平的非洲留学生汉语单声调的发音特点,结合语言学理论与标准普通话的声调调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非洲留学生在习得单声调方面的不足,对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对汉语学习者来说良好的汉语语音面貌是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前提。俄语背景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语音时会出现大量偏误,尤其是声调偏误,从而导致他们在运用汉语交际时出现"洋腔洋调"的现象。从听辨实验和实验语音学的声学实验两个角度入手,将所收集的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汉语水平俄语背景留学生的语音材料进行整理并深入分析,找出俄语背景留学生的声调偏误来源与类型,并针对这些偏误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改善"洋腔洋调"的汉语语音面貌,从而使他们在运用汉语表达时从"能听懂"逐步过渡到发音地道、自然。  相似文献   

5.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马燕华一、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概述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阴、阳、上、去。这是因为它是从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演变而来的,古汉语声调分阴阳,因此,也就沿用了古四声的...  相似文献   

6.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也是四种基本调值,也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所不同的是襄樊方言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比较20名5岁健听儿童与20名5岁听障儿童声调发音的声学参数,探求听障儿童声调的发音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听障儿童较容易掌握一声调,其一声的起点、终点、斜率与健听儿童无显著差异;(2)听障儿童二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起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斜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3)三声调对于听障儿童的发音难度相当大,35%的听障儿童用平调或降调的形式代替三声调,其他听障儿童三声调起点、终点、折点显著大于健听儿童,听障儿童的三声调斜率k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4)听障儿童四声调发音存在异常,其四声调终点、斜率显著大于健听儿童。研究认为从发声层面,听障儿童之所以不能正确掌握二、三、四声调,是因为在声调的关键点不能将基频降低到合适水平。  相似文献   

8.
问题一:四声认读难区分【现状】汉语拼音的第一课,就迎来了单韵母aoe的四声练习。教材中运用小汽车行驶的图片来表现四声的发音方法——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为了加深印象,教师借助玩具小汽车现场演示气流的细微变化,以帮助学生区分四声的不同发音。这样的教学符合编者的意图,但到底有没有实效呢?检测发现:学生按顺序背出四声轻而易举,但打乱顺序抽读时就常张冠李戴了!学生会怎样应对呢?普遍的做法是,遇到其中某一声调,学生会先默背四声,再推出它的发音。即使是第一  相似文献   

9.
对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汉语第三声听辨测试的结果分析 ,认为调型对声调听辨影响较大 ;母语有无声调对误听走向有明显影响 ;无论母语有无声调 ,外国学生双音节中的第三声误听率大大高于单音节第三声的误听率 ,且大多误听成第二声 ;良好的汉语发音定势在听辨中显示出较强的正确判断优势。在此调查分析基础上 ,对第三声的听力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声调是汉语语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理解汉语与言语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汉语两字组声调组合二十种语音形式实验字表,对新疆哈萨克族学生使用汉语两字组声调的语音特征进行听感分析,以期找出这种“民族变体”的发音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对维吾尔族和汉族学生的汉语三声辨别及区别实验表明:前者的辨别感知为半范畴性感知,后者则为非范畴性感知,而且其对音高变化的绝对值更为敏感。在汉语教学中,应培养维吾尔族学生的声调范畴意识,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科学的方法,加强训练学生对声调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现代维吾尔语开首清塞音与浊塞音的嗓音起始时间类型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汉语普通话送气与不送气清塞音的产出。实验一的结果表明现代维吾尔语的开首清塞音属于弱送气清音,清塞音和浊塞音两个音位范畴在其声学表现中都可以通过两个语音范畴的嗓音起始时间实现。实验二的结果表明,维吾尔族学生能够在发音中区分汉语普通话不送气和送气清塞音两种音位范畴并较准确地产出不送气清塞音,而产出的送气清塞音的嗓音起始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书写情况进行了调查,概括维吾尔族学生常用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书写偏误类型,分析了各类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如何改进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通过实证调查,探究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中的维吾尔语化特征,力求探索引起语言变化的内外成因和潜在机制。研究表明:新疆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汉族学生汉语口语的语法中出现了大量的维吾尔语化特征,语言的直接接触影响是其主要外因,语言模式的竞争是其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缺少对汉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和汉文化与母语文化差异的了解,缺乏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导致了其汉语学习的失误。在汉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加强对汉族文化和其母语文化差异的比较,帮助他们扫除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学习失误,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汉语连接成分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话的干扰、目的语的负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材和教师教学指导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为声调语言,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中亚留学生来说,在汉语语音中占重要地位的声调成了其语音学习的最大障碍。汉语声调包括四种基本调型,由其组成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二字连读共十六种基本调型,在汉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偏误情况。为了了解中亚留学生声调习得偏误情况,通过听感实验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偏误和成因,进一步探讨了对声调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此研究运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一群维吾尔族初中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状况。文章分析了维族学生参与者对于"中国人"、"维吾尔族"和"中华民族"3个概念的认知情况,从而说明作为符号建构过程的维吾尔族学生群体的民族身份认同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文章最后建议,在实践中建构各族群的共同政治认同的同时,需要促进各群体间的不断接触与交流,保障各民族群体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平等发展和自由流动;此外,在多民族传统下的现代国家认同建构过程中,有必要保持认同基础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突出国民共同的品格、文化抑或理念等属性,避免过分强调地理、历史传统等因素而导致国家认同构建中的"特殊化"、"唯一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语中没有与汉语介词相对应的词类,这给维吾尔学生汉语介词的习得带来很大的困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广州大学学习的100名新疆喀什未就业的维吾尔大学生进行有关介词"在"的偏误语料调查。在母语迁移理论的指导下,论文运用偏误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维吾尔学生汉语介词的习得偏误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研究,并提出避免这些偏误发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