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河北省保定市教育资源配置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保定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以英语学科为例,找出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结构的薄弱环节,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低效、失衡的成因,提出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希望为有关部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提升教育竞争力制定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但对于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文章指出,教育产权理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教育产权理论回答教育资源的来源、配置主体及形式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则回答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和内部效率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纵向研究,以及与城市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横向数据对比,发现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结构失衡、供给和需求间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此需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统一,在底线均衡的基础上渐进式、多样化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提升;重视思想与行动统一,通过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注重规划和目标统一,在做好远景规划基础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如此才能有效破解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化是通过协调不同主体利益,解决教育生态系统内部不同主体之间享有教育资源的矛盾和失衡,推动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化的法治理念不深入、运用法治思维不彻底。为此,相关权威机构必须充分认识教育资源配置生态化的法治思维属性,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在资源配置的责任、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平台,从而为教育资源的生态化配置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教育资源的内涵,建立了教育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了教育资源水平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教育资源水平进行核算。结果表明:河南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存在明显的差距,郑州、济源两市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最高,周口、驻马店、商丘三市最低。据此,提出了五个统一的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理念,通过优化配置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教师资源,达到均衡配置河南教育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7.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是教育公平的起点,随着我国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及滇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定位于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的系统性和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为切入点,以丽江金山白族乡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展开研究,以期为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提供意见建议。首先,调研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现状;其次,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找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效用、正义、承认: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教育的公共品性使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依赖市场的利益博弈而自发地生成,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必须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才得以实现。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既要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教育促进社会、社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也要重视教育资源配置的正义视角,以使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地分配;同时还要强调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承认维度,通过平等身份的文化认同,使处于边缘地位的人群和弱势群体能够平等参与,而避免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排斥。效用、正义、承认共同构成了教育资源合理性配置的三个维度,同时也成为教育资源配置的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困境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校园教育资源辨识之模糊性,校园教育资源之混沌性及难以分割性.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之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困境,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中寻租空间的隐秘性与赤裸性。实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确立基于正确校园教育资源观基础上的科学教育质量观,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加大教育补贴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平稳健康地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关键问题。文章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障碍及投资问题、高职的内部及外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角度揭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政府功能定位策略、教育资源投资策略及高职内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策略等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以有效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践行。  相似文献   

11.
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困境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校园教育资源辨识之模糊性,校园教育资源之混沌性及难以分割性.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之公平与效率的博弈困境,校园教育资源配置中寻租空间的隐秘性与赤裸性。实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确立基于正确校园教育资源观基础上的科学教育质量观,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加大教育补贴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校园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公平是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价值追求,强调并逐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化,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之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同一区域之间、高等教育内部之间的资源配置失衡状况,要求尽快建立一套保证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制度是保证教育资源供给和平衡的前提,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保证政策具有执行力的关键,通过法律保障制度追究违规行为是防止教育资源配置权滥用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海省民族地区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小学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以青海省天峻县为个案,从师资水平、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三个方面来分析天峻县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探讨民族地区县域内小学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发展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配置措施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育资源配置是社会资源在教育和其他生产部门之间以及教育内部的分配。教育资源配置可以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基本方式,相比之下,市场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信息和执行动力问题。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存在办学准入限制、学校非自主办学和学费管制等问题,这阻碍了教育资源的竞争性流动,使教育资源配置效益难以优化。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竞争性教育产品市场、竞争性教育生产要素市场、学校自主办学、政府调控下的学费自主定价机制四个方面来构建有效的教育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5.
县域小学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则是促进县域教育发展的关键。目前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配置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状况,为了探寻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特征,利用GIS技术将全国各县域的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县域小学在校学生数、师生比、县域小学图书册数、县域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教育经费投入等。同时利用DEA模型评估各省市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为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我国县域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整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空间特征。在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上,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呈现高投入—低产出特征,而西部地区综合效率低下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不足导致。为了实现县域小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继续加强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导向,定向培养师资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城乡合作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文章认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探讨了教育资源的种类、配置教育资源的坐标,以及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文章指出,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居于主动的地位,要在扩充教育资源基础上,协调各种配置动机,兼顾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和群体之间教育资源占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资源是种类丰富但本身稀缺的一种财富.教育产权是与教育资源紧密相关的一束功能性权利,教育产权的合理安排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我国教育产权安排混沌,治理无序;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分配不公平和使用低效率的“二重困境”.教育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因此,要明确教育资源的配置标准,调适其配置机制,重组教育产权安排,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或其他投资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拥有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科技资源等,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和程序配置到各级各类学校中,以取得好的办学效益。教育资源是发展教育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基于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中有关小学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教师、教育经费、硬件设备和校舍的数据,构建用于测评我国31个省(区、市)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及省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和PLS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已实现基本均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基本受供给与需求原则支配,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省域差异体现在各省(区、市)域内各指标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我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策略包括:第一,推进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走向优质均衡;第二,加强对小学学龄人口的统计和监测,动态调配教育资源;第三,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一般或略低但均衡的省份应全面推进各项指标发展,非均衡省份要提升其弱势指标和待提升项目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高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和目标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投入不足、高职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高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建议:加大财政资源投入;健全相关财政政策,实现高职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大高职院校师资和学生人文教育的投入;优化组合高职教育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健全和完善高职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