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章程的编制是落实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章程编制涉及问题繁多,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学术治理体制。通过对18所部属大学章程的文本分析,发现各校章程对学术组织及其运行模式的规定存在着法律依据变动、条款表意含混、法定权力虚置、关系定位不清、程序衔接不严等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统筹协调。对于编制章程的高校而言,要坚持学术自治、追求双重合法、条款严谨可诉;对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指引宏观方向、把稳核准关卡、留足创新空间。  相似文献   

2.
探究大学章程关于学术委员会制度问题对于改进高校学术管理价值重大。对我国5所高校大学章程中学术委员会制度文本涉及的内容条款及其涵盖范围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大学章程中学术委员会制度表现出了局部的制度缺陷,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包括政府与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压力和教师本身的学术权力意识薄弱。欲消除局部制度缺陷,就需要在完善大学章程中学术委员会制度文本和改进大学章程中学术委员会制度设计两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根源,在大学内部治理中具有领导和制约其它规章制度的作用。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对高校学术管理和发展做出明确的规范和约束,有利于大学学术竞争力的提升。新疆高校的学术竞争力普遍不高,其原因是多样的,其中行政权力过大是其主要原因。以大学章程的合理制定来规范内部治理制度并提升学术竞争力是新疆高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新疆高校治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法制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与强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大学既需要教授治校,又需要科层管理,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权力,客观上潜藏着矛盾。当前我国高校的权力分配不对称,行政权力膨胀,学术权力萎缩,这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建立真正的现代大学。本文认为,可以考虑通过变咨询审议性质的学术机构为学术决策性质的机构,规定无行政职务教授在学术机构中应占的比例,树立学术的地位和尊严,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等措施强化高校的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出现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的现象,制约了高校科研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受官本位思想及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滞后的影响。应通过大学校长职业化、建立完善大学章程、落实院系办学主体地位、营造公平自由的学术环境、明确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工与合作等途径,保证高校学术权力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6.
杨科正  李洁 《教书育人》2012,(27):52-53
在一定程度上讲,大学章程就是规范大学校内外管理运行体制的"基本法",具体来说,对外厘清大学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及社会各界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确立政府、社会、大学三者的关系;对内主要是明确党、政、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界定政治权利、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之间相互关系。因此,制订大学章程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和根本。随着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颁布,大学章程制订成为全国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虽然《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规定了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宗教、大学和专门研究机构是文化演进中相继出现的知识整理制度.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学生社团和教师社团,大学章程起源于最高宗教机构、世俗王权或代议机构颁发的特许状.对中世纪以来欧洲、美国的大学章程的考察表明,大学章程与行会组织的自我权利保护有关,同时也呈现中世纪以来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在宣示权力和寻求自己的专门人才培养中的冲突与妥协.从大学本身而言,演变中的大学章程的主要线索是组织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大学自治和学术本位的维护.  相似文献   

8.
正张金辉教授撰写的《大学章程功能及其实现》,是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付诸实施之际,以宏大的篇幅和细致的实证研究再现我国高校章程建设与实践的学术专著。章程乃大学之"宪法",演绎着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折射着高校与政府、社会、师生的良性秩序和谐。大学章程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协调好多元主体的权利(权力)配置,使高校成为真正意  相似文献   

9.
章程是大学进行内部治理的规范保证,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浓缩和灵魂。在制订章程审核工作中发现,大学管理体制、学术委员会、学系等关键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介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章程的结构和特点: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均衡的大学管理结构;具有章程立法性质的评议会特点,立法体系的制定机构、程序及修订所具有的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学术权力对于大学组织具有天然的合法性,附着于学术权力产生的高校行政权力与外部行政权力具有本质的不同。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运行需要以行政权力为形式,召集、引导、协调学术权力的行使,并兼顾程序公平和价值公正。  相似文献   

11.
大学章程是为了保证大学自主管理和依法治校,依据教育法的规定,由大学权力机构制定的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治校总纲。它是我国大学主体性得以体现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校管理的现实需要,还是大学文化的制度体现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章程的研究,对我国大学章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反思我国大学章程的薄弱环节,希望对大学章程的制定和运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线,也是区别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长期以来,在大学行政化、教育功利化的背景下,行政权力迅速膨胀,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学术权力不断萎缩,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作为国家法律法规"下位法"的大学章程,应进一步细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规定,以弥补国家立法之不足。通过大学章程确立学术、教学优先和行政服务于学术、教学的理念,以回归大学的本质和真谛。在大学章程中科学设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及其相互关系,提升学术权威和教授治学地位,形成权力主体的良性制衡机制和民主协商平台,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3.
剑桥大学通过大学章程对学术组织进行了体系化建构,即以规范职责职能为路径,形成分层分类的学术组织框架体系;以申报审批程序的严格执行为载体,形成“相对分离”的学术权力运行路径;以多样化组织形式建设为基础,形成多元学术治理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对我国高校大学章程与大学学术组织建设的重要启示:明晰学术组织职责职能,强化学术组织建构的“体系化”;严格学术事务申报审批程序,强化学术权力运行的“相对独立化”;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建设,保障学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术权力运行现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百所高校各类学术权力机构成员行政背景的实证调查发现,高校学术权力机构成员资格的获得与其拥有中层以上行政职务高度相关;在各类高校中,行政领导在各类学术权力机构中的高比例状况无明显差异,即使是研究型高校的学术权力也并无强势表现。对学术的尊重、维护和保障,是高校行政权力应有的理念、义务和责任,这种责任是高校行政权力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行政权力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政策内容分析法,根据研制的大学章程编码表,对选取的81部现代大学章程文本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章程的共同特质有:第一,大学章程规定大学的使命是追求公共利益和学术真理;第二,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权力主体是大学利益相关者;第三,大学治理是大学章程的核心内容;第四,大学章程的主要功能是规制大学权力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正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在大学和谐共存,并行不悖,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理想状态,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而在我国,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诸多因素影响,在大学中行政权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学术权力一度处于边缘化甚至是缺失的状态,造成大学过度行政化,即便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逐步恢复,目前学术权力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学术权力在制度建设层面还停留在一般性、原则性、理念性的规定上。因此,如何提  相似文献   

17.
李禹霆 《考试周刊》2015,(28):140-141
衡量一所大学是否依法办学,要看其是否依照大学章程规定运行。大学章程通过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规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平衡和协调大学内部各相关利益群体间的决策权力关系,使党委领导、校长管理、教授治学平衡发展,从而提高大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解决当前我国高校的问题,需要提高高校自主权,核心是完善高校治理结构。文章阐述了高校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即高校自主性不够、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混淆、教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分析了高校治理问题的原因,即缺乏内部变迁的动力、制度约束不够、权力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监督机制失灵,提出利用大学章程规范管理、利用第三部门进行监督、有效配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让各个利益主体各司其职的对策,立体式地扩大高校自主权。  相似文献   

19.
高校结合实际制定"学术委员会规程"、重建学术委员会,推进"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证调研发现:高校学术委员会在实际运行中尚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改革试点高校的实践也表明当前亟待建章立制,改革和完善学术委员会的构成机制、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难点和重点在于确立学术权力在高校的主导性地位,建立学术权与行政权的合理分治机制,从而有效保障学术权力的自治和独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体现在大学的领导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权力失衡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失衡,校院、系权力分配的不合理等。笔者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并且从大学章程的角度,构建出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