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建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29-530
以湖南永州贫困地区普通高校弱势体质大学生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弱势体质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针对贫困地区弱势体质学生实际情况,希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使贫困地区体质弱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心理因素、健康因素和教学因素对体育弱势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体育弱势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行为受健康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难度大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等主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体育行为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体质弱势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特点,以期为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教育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和理论依据,并为实现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和谐社会的长期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育锻炼项目、不同运动量、不同体育锻炼心理体验与体质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丰富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江苏省高校体质弱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育锻炼项目、不同运动量、不同体育锻炼心理体验与体质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丰富我国体质弱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基础上,从大学体育保健课程入手,研究体育弱势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与心理倾向,根据其身心特点,设计促进体育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保健课程实施方案,以期探索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完善体育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基础上,从大学体育保健课程入手,研究体育弱势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与心理倾向,根据其身心特点,设计促进体育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保健课程实施方案,以期探索一套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完善体育弱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报告中19-22岁学生的体质调研结果以及一些院校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测结果中不及格率进行分析,同时,又查阅了政府在大学招生方面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发现在大学生中体质弱势学生数量之大,且增长速度之快这一现象令人担忧。通过分析,以期相关部门能对这一现象给予重视,同时,也为体质弱势学生在增强体质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动处方应用到教学中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就此国内学者也曾进行了大量运动处方对不同大学生群体体质或心理的干预性实验研究.但是,由于实验设计缺少对学生整体体质的客观诊断与评价环节,使运动处方的内容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鉴于此,本文旨在运用帕雷托截集法找出决定学生体质的主要优势指标,实现学生体质总体态势诊断,通过总体差距诊断界定学生体质弱势指标,并依此为根据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实现对学生体质干预性教学来实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韩景军 《精武》2013,(19):6-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教学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促进高校体能弱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影响大学生体能弱势的主要因素是饭炼习惯.意志品质,体育认知,教师素质,体育课程和学习环境。提出体育教学干预措施:加强体育认知教育;制定运动处方教学;实施差异化教学,体验成功教学;设定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  相似文献   

11.
江利 《四川体育科学》2013,(6):131-133,141
采用体质测试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西昌学院的彝族、汉族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民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彝族、汉族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多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异的形成主要与他们的饮食特点和体育锻炼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旨在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还未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现状,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已有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现状、高校体育的功能、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及体育锻炼现状、研究生群体对体育课程的需求态度等方面论证了普通高校为研究生群体开设体育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为普通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提供客观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陕西省部分高校弱势大学生的健康及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高校弱势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健身活动项目单调,强度不足,质量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懂锻炼方法,经济因素是影响他们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建议:在强调加强对他们进行经济救助的同时,积极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引导和支持他们参与健身活动。  相似文献   

14.
独生子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因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永军 《体育科学》2006,26(6):51-54,70
采用问卷调查和测量统计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大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但对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项目冷落;饮食营养状况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符合我国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良好的营养使独生子女在运动时的无氧阅和最大摄氧量处于良好状态;在评价体质健康状态的3因素中,形态指标优越于同年龄人群,而机能指标和体能中的某单项指标令人堪忧。建议:端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制订有效措施,激励师生共同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构筑坚实依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测量法,通过对安康学院部分本科在校生的太极拳运动干预前后的体质状况的调查得出,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身体形态的改善,肺功能的提高都有较好的干预作用。为有效开展高校太极拳运动和提高大学生体质现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设计并实施了贫困生参与健身俱乐部锻炼的方案。结果证明,贫困大学生参与健身俱乐部能够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分析表明,课余参与健身俱乐部锻炼能有效地调节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因子。建议高校体育发展的同时,应关注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7.
陈果 《精武》2012,(7):56-56,58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学生的体能训练对于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通过课程设置来有效改善学生的体质状况,同时让学生对体育发生兴趣,都是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对此类问题做简单的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以26.9%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国招生研究生的人数达到33万人,硕士研究生已成为发展迅速的群体,是高校体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对体育锻炼的投入,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科技发展和进步。如果他们在学校进一步接受体育教育,可以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可以培养出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未来世界高科技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构建大学生体质最优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和常规体育教学两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对比,探讨和研究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教学模式,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促进大学生健身的科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本研究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5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班,进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和常规体育课教学的对比,实验期为1年,以验证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对增强、改善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大学生体质最优化的一种有效可行、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符合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14所高校"非体育类"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探讨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活动形式、锻炼方式以及影响学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学生课余锻炼的宣传工作、增加相关经费投入、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建议,为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