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第十一届欧洲杯足球决赛射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力 《体育科研》2001,22(1):9-10,16
通过观看第11届欧洲杯足球决赛电视及录相,对各队射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两肋进攻是射门得分的突破口即主要手段,罚球区内是射门得分的主要区域.定位球的作用往往能决定一场比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进球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上下半时前后15分钟是进球高峰期,中路中短传配合进攻是得分的主要战术手段,长传配合进攻效果较上届明显提高,强队进攻破门得分的区域靠前,射门得分区域重心后移;近三分之一的进球是靠定位球战术攻进的。  相似文献   

3.
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数下降的趋势继续维持,每场比赛进球的高峰时间段为60-90min,2、3区进球数接近进球总数的80%,直接完成进攻得分占所有进球数的2/3,定位球配合进球超过了所有进球数的1/4。中前场抢断球发动进攻是现代足球进攻得分的主要战术手段;前场定位球是射门得分的锐利武器;中路进攻和门前补射是射门得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后场定位球和中后场逐步推进发动阵地战是射门得分的有益补充;中后场长传球发动快攻和边路进攻是射门得分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孙志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2):241-242
对2007年举行的第五届女足世界杯赛进球的进攻路线、射门区域、主要技术手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区和D区是射门得分的主要区域,下半场开始的前15min进球数明显高于其他时段,中路进攻是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通过定位球进攻得分有提高。  相似文献   

5.
韦宇  李玉 《体育世界》2011,(2):13-14
本文通过对2002世界杯足球赛中的部分进球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本届世界杯射门进球的区域及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当今世界足球射门进球的规律、方式及特点。总结出运动中的阵地进攻和渗透是主要的射门得分手段。  相似文献   

6.
岳艳丽 《体育科研》2008,29(5):73-76
通过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111个进球的统计,表明下半场比赛的前15min是比赛进球的高峰期,总进球数的72.08%是在跑动进攻中完成的;超过3/5的进球都是在1~3人在1~15S中3次以下传球配合完成的,另外35.66%的进球通过定位球完成。完成全部进球的进攻战术结构模型有5种:后场抢断发动快攻个人突破射门得分是最基本的进攻模型、前场定位球快速发动射门得分是核心的进攻模型、中后场逐步推进发动阵地进攻射门得分是重要的进攻模型,边路进攻、边路传中和利用界外球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有益的进攻战术补充,中场发动进攻中路传切配合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最常用的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5年联合会杯足球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5年国际足联联合会杯足球赛进球的主要手段和进球的形式、路线,以及射门得分的区域和时间、射手的位置特征等进行分析,为全面了解本届联合会杯进球的技战术特点和现代足球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第14届世界杯足球决赛共进球115个。本文通过统计调查。对射门得分的战术手段、进球时间与地点、射门的动作方法以及射门得分的三个显著特点,进行论述,从中探寻射门得分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114-115
对2008年举行的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表明:A区和C区是射门得分的主要区域,下半场的进球数明显高于上半场,直接射门是进球的主要技术,各支球队在进攻中多采用快攻和反击战术断后组织有效进攻。  相似文献   

10.
梁明忠  黎玉琼 《精武》2012,(9):20-21
以五码球、中锋、六打五、切入、五米球、防守反击为指标,从进攻形式、得分手段、射门手段盛胁性三个方面,分析比赛队伍进攻技术对得分的影响。研究表明:(1)队伍进攻时采取切入、五米球、六打五为主要进攻形式,中国队进攻时采取五米球、切入、六打五为主要进攻形式;(2)队伍进攻时通过切入射门得分、六打五射门得分、五米球射门得分为主要得分方式,中国队进攻时通过六打五射门得分、切入射门得分为主要得分手段;(3)队伍进攻时采取五码球射门、防守反击射门、六打五射门是最有威胁性,中国队进攻时采取五码球射门、六打五射门、中锋射门是最有威胁性。  相似文献   

11.
第12届欧洲杯射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第12届欧洲杯的31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的射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射门区域、射门数量以及射门效果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抗干扰训练对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篮球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比赛过程中的对抗性更加激烈、投篮运动员在完成投篮动作过程中所受干扰程度越来越高。篮球运动员在激烈对抗条件下的抗干扰能力对于提高投篮命中率应成为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彭召方  国伟  刘鸿优  李犁花 《体育科研》2017,(2):60-63,69
以2014—2015赛季CBA联赛20支球队为研究样本,对共406场比赛的17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CBA联赛总冠军北京队的攻防实力及特征。结果显示:(1)在球员年龄与身体形态方面,北京队球员的平均年龄(28.3岁)大于CBA前八强球队球员(2.7岁),且北京队球员在平均身高(1.989 m)、平均体重(97.3 kg)方面也略占有优势;(2)在整个赛季中,北京队获胜总场数为37场(主场24,客场13场),总负场数14场(主场1,客场13场),可见北京队拥有极好的主场优势;3)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与北京队得分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关系的技术指标有3分命中率、总篮板、助攻、快攻等8项。结论:北京队球员拥有较大的平均年龄,这意味着他们部分球员有更多的训练时间和参赛经历,在身体形态方面北京队也有略微优势。此外,对主场优势的充分把握、较多的3分投射次数及较高的命中率、对篮板球冲抢、助攻、快攻及对失误的控制是北京队攻防实力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运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前中国男排主攻队员隋盛胜四号位扣球起跳技术的足底压力参数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右腿贡献大于左腿;右足后区首先着地,之后由足中区过渡到足前区。左足后区首先着地,之后依次是足前区和足中区,足后区、足前区和足中区的着地时间均相差2ms;蹬伸到离地阶段,左、右足均有内旋动作;左、右足的最大压力峰值和平均压力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均出现在足前区、足后区和足中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实验等研究方法,调查黑龙江省摔跤队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现状,并以之证实核心区域力量的重要性、有效性,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使摔跤运动员核心区域力量得以全面、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构建中国体育文化区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综述、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体育文化区域研究的现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学者们已经关注这个领域,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但是,至今还没有从体育地理学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因此,该研究领域是体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提出划分中国体育文化区的依据、今后的研究内容和体育文化区的层级结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体育场(馆)普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3年底青海省体育场(馆)普查的数量、种类、面积、结构、分布、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的滞后,体育场(馆)建设经费不足,现有体育场(馆)中,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农牧区体育场(馆)严重匮乏、设施简陋,极大地制约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应加大体育场(馆)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资金来源,并对一些农牧区和欠发达地区给予政策支持,以促进青海省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丛湖平  张爱华  朱建清 《体育科学》2004,24(12):13-17,41
在确定研究论域的前提下,构建了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并通过规范研究的范式论证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是我国东部省份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最佳选择的命题;同时,基于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内、外要素”分析,构建了以3大体育产业资源“集化区”、“区域发展时序”和“区域体育产业主导部门”三维结构的我国东部省份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发展农村体育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工作,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文献、逻辑和社会学方法,对发展农村体育应坚持的原则以及如何推进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粤北山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北山区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已逐步形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为强身健体,主要形式为和家人在一起活动,但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