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学生乒乓球活动持续稳定发展;竞技乒乓球水平与全国强队相比,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学生乒乓球活动持续稳定发展;竞技乒乓球水平与全国强队相比,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
程嘉炎 《乒乓世界》2014,(2):119-119
前面讲到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适应人类进化过程,适应我国进入“老龄化”、“网络化”社会的需要,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适应在最广大人群中开展,特别适应华夏子孙的体育运动。回顾中国乒乓球运动至今已经经历了超过半个世纪的辉煌,这个辉煌集中体现在中国乒乓球运动水平始终保持了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乒乓球运动始终保持着在国人心目中的国球地位这两个重要的地位上。作为既是竞技体育、又是群众体育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球类项目之一,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质量,对开展青少年的乒乓球运动,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科学选择教材。(一)突出重点教材乒乓球运动近年来发展很快,当前世界上正朝着打法多样,技术全面,特长突出而无“致命”弱点的方向发展。做为一名中专体育教师应该了解国内外的发展动向,但不能象运动员那样来要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比赛的数学模拟竞技诊断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通过战术行为、击球位置、击球方向和击球技术4个转移概率矩阵模型和竞技效率值,对高水平乒乓球比赛进行模拟诊断。结果表明:相持和进攻是影响乒乓球比赛获胜概率的两个最重要的战术行为;运动员在侧身住的直接击球效果要好于正手位和反手位;击球方向从“本方反手长球到对方反手长球”的竞技效率值最大;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横拍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际乒联乒乓球规则的修改以及奥运瘦身计划的思考,运用博弈理论,对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进行宏观分析。并提出以“双赢”保证“多赢”的宏观思想,同时从推行乒乓球运动的全球发展战略、加强教练员的流动、帮助提高国外的乒乓球竞技实力等方面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期更好的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参加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高校部乒乓球比赛的甲组和乙组参赛学校、比赛成绩分别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总结江苏省高校乒乓球项目整体发展现状和竞技水平,分析高校乒乓球运动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网络调查法对我国残疾人参与乒乓球竞技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的参赛状况及竞技表现为研究对象,全面地分析其参与乒乓球竞技运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更快更好地发展,继续保持和提高我国残疾人乒乓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乒乓球国家战略称谓及其制定依据 所谓乒乓球国家战略,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协调和指导国家全部乒乓球力量,以达到国家有关体育政策所规定的目标。 顾名思义,乒乓球国家战略将对我国乒乓球运动进行总体设计、总体规划,并保证其顺利发展。 乒乓球国家战略是我国“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全民健身战略”的一个分支战略。  相似文献   

10.
李威 《精武》2014,(4):190-190,192
自20世纪20年代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开展以来,乒乓球运动就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乒乓球赛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实行的乒乓球新赛削(11分制),更是对乒乓球运动进行了史无前倒的大改革。新赛制的实行不但加快了比赛节奏,使强对抗增多,同时也乒乓球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了“大球”,“无阻挡发球”,“11分制”等乒乓球新赛削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新赛制的相关对策,并分析了新赛制下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运动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它是我国的优势竞技运动项目之一,其娱乐性强且对练习者的体力要求不高,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等需求.因此,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在普通高校越来越普及,这也成为高校开设这一门课程的必要原因.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学生逐渐增多,但也相应地反映出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大同煤校、一卫校、二卫校、大同大学乒乓球运动的现有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战略研究及发展主线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竞技体育的战略理论,二是竞技体育的战略规划,三是竞技体育的战略政策。战略理论管的是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战略规划是抓安排与落实,而战略政策的功能则是保证战略目标和规划内容的实现。中国体育界近几年轰轰烈烈的“奥亚全战略”的研究及发展,引起的社从反响是巨大的。仅观近十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历程,是呈周期性的“振兴”与“衰落”,目前可以说处于低潮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在开展竞技体育战略研究及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我们必须在这改革与开放  相似文献   

13.
1 重视乒乓球比赛规律的研究规律是事物内部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乒乓球运动的竞技规律,决定着乒乓球运动内部基本矛盾运动和乒乓球运动的总体发展方向。其规律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改变动作方法的基础上,加强主动大力球;过去在训练中以数量求质量已不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二是要加大快攻或以快攻为主的选手中近台结合的训练比重。三是加大弧圈球打法的选手中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竞技体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竞技体育的主旋律,成为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就要实现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5.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有序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宋会君 《体育与科学》2003,24(3):49-50,53
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以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是存在于运动训练这一开放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和解释竞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可行的。增加竞技能力系统的“负熵”是实现竞技能力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张传铭 《乒乓世界》2014,(1):104-105
在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乒乓球是最能体现旋转与弧线作用的比赛项目。乒乓球五大要素为“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弧线”,而在这五大要素中,“旋转”和“弧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世界乒乓球运动优势转移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日本队称雄世界乒坛;中国队崛起;欧洲的复兴与欧亚队抗阶段;中国打世界、世界打中国.的速度、旋转、力量、弧线和落点,是乒乓球比赛的5个制胜因素,而战术能力是串联所有制胜因素的核心竞技能力.世界竞技乒乓球优势转移的影响因素有: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适合于国情的体育体制为竞技乒乓球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国家的支持和体育体制创新是有力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是竞技优势的基础;后备人才的储备是保持发展的动力;把握制胜规律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进行技战术创新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韩方廷  谭明义 《体育学刊》2005,12(3):123-125
回顾了中国乒乓球40多年来在国际乒坛拼搏经历,评价了中国为推动乒乓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分析认为:中国乒乓球队的思想素质好、勇于创新技战术、内行的领导核心、“举国体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鼓励等是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与国际责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来设计、规划与组织实施,要准确把握竞技体育的社会定位,努力拓展“享受竞技”的现代观念,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发展环境,大力增强竞技选手的参赛实力,科学培养竞技体育的从业人才。随着竞技体育国际属性的强化以及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应该为世界的共同发展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我们应该从更积极地参与国际竞技体育事业的管理、加强竞技体育理论的研究和推广、努力提高竞技运动实力以及扩大国际交流等方面更积极有力地肩负起我们应负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20.
侯爽 《体育科研》2019,(3):30-37
“体教结合”是解决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传统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专项体育技能的发展而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更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体育与教育的融合,使得竞技体育人才逐渐从运动员这一单一角色向“学生-运动员”双重角色转变。研究以角色认同为切入口,探讨上海“体教结合”举措下,角色的转变对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影响。选取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少年班学员作为“学生-运动员”样本,选取国家乒乓球青年队及部分省市队队员作为职业运动员样本,使用结构化心理测量工具,对比两类受访者在运动与学业上的角色认同、心理倦怠与动机变量的差异。得出:在上海“体教结合”举措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认同“学生-运动员”双重角色,他们在学业任务中的卷入程度更高;双重角色使运动员在运动任务与学业任务上的主观价值感存在差异,表现出双重角色之间的冲突,但对个体的整体人生规划并不冲突;双重角色之间的转化,对于“学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存在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