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对生存分析在信息用户流失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信息服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用户流失判定条件、生存时间计算等进行了讨论,并利用NSTL历年用户数据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生存分析能很好地揭示信息用户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加强信息用户流失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长利  朱小栋 《现代情报》2015,35(2):143-149
目前有关余额宝用户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整合感知风险理论,对用户余额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用户余额宝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用户对余额宝的使用意愿,安全风险、经济风险和时间风险对用户的使用意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社会风险和心理风险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袁顺波  张海  段荟 《情报杂志》2021,(2):182-188
[目的/意义]提升移动政务APP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的使用黏性,预防用户流失。[方法/过程]以PPM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了移动政务APP用户流失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失望感和替代品吸引力是促使用户流失的影响因素,系统质量和社群影响等对于预防用户流失产生显著影响,而社会临场感和沉浸则是重要的“锚定”因素,据此提出了加强移动政务APP的宣传推广、优化用户体验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联通固定电话上用电信的17968IP卡拨打电话,即为电信公司争夺了联通用户,联通公司要想把这部分流失用户争夺回来即为反争夺。所述的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是指固定电话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  相似文献   

5.
董坚峰 《现代情报》2012,32(5):25-29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呈现出加速流失的趋势,尤其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图书馆,读者流失已经成为威胁图书馆生存的重要因素。从分析读者流失的现状和原因入手,构建了一个囊括激励机制、流失约束机制、流失预警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稳定评价机制的公共图书馆用户稳定机制管理模型,最后结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提出了保障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用户稳定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本文从隐私视角出发,研究影响健康类APP用户流失意愿的因素,为健康类APP服务提供商增强用户粘性、提升服务效果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 对24名有健康类APP使用经验的用户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法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隐私视角下健康类APP用户流失意愿理论模型。[结果/讨论] 用户个体、隐私关注、社会环境和隐私计算结果直接影响用户流失意愿;社会环境还通过影响用户个体、隐私关注与流失意愿间关系的强度影响用户流失意愿,与用户流失意愿呈中介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社交媒体主题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情感倾向的差异性,对发掘用户意见表达的特征规律,进而在突发事件风险沟通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内容发布和情感引导策略,提升风险沟通管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研究从发文和用户两个维度出发,设计主题分布指标,刻画社交媒体主题的散布状态。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主题分布特征在情感倾向上的显著差异,解析影响主题情感演变的内在因素。【结果/结论】实验以新浪微博中高影响力用户的常态发文为样本数据,分析发现:(1)通过聚焦主题和集中输出观点,可以培养用户在特定领域中的影响力。(2)高影响力用户习惯于表达明确的情感倾向,且其情感随着时间推移变化。(3)主题分布热度和广度在发文的积极与消极情感倾向上具有显著差异,且均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创新/局限】本文构建了主题分布特征分析框架,并探讨了主题分布特征与情感倾向的差异,研究结论可为制定科学的风险沟通策略提供参考。后续可通过探究基于用户常态发文与事件发文的异同规律实现观点和情感预测,辅助突发事件中的舆情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客户价值的信息用户流失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息用户流失分析中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基于客户价值的流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客户价值细分后进行流失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并深刻地了解用户特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用户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9.
用户流失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信息用户流失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信息服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框架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同时开展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TOE(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技术-组织-环境)模型,构建企业用户云计算采纳理论模型,并将影响采纳的关键因素归纳为技术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企业用户最为关注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因素中的任务技术适配度和技术组织兼容度以及环境因素中的规范压力都对云计算的采纳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风险因素中的安全风险和隐私担忧则对云计算的采纳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云计算采纳的场景下,组织维度的两个因素(高层主管态度和资源就绪程度)都不是重要因素,同时技术因素中的相对优势和技术复杂性,以及环境因素中的模仿压力和强制压力都对企业用户云计算采纳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基于用户分析的信息资源建设研究框架,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利用NSTL历年用户数据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分析能对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使资源建设工作更加合理和科学。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based on user analysis,and discusses its content in detail.On this basis,an empi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by the use of the annual user data in NSTL.The results show that user analysis can provide a powerful decision support for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and make its work mor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参与创新行为,采集用户知识共享的不同特征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从而识别不同类别用户参与平台知识创新的功能和角色。此外,基于用户的异质性,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创新需求差异和需求点的分布。通过对小米社区的实证研究识别出了核心用户、积极创新用户、积极社交用户、潜在创意用户、边缘用户这5个类型用户并进行画像,同时从必备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期望型需求、沉默型需求这4个角度对不同类型用户的创新需求点进行分析,体现了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创新需求差异。通过用户画像构建以及用户创新需求识别,达到社区管理与用户之间的高匹配度及用户的创新需求与企业产品创新方向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对于一个创新平台的繁荣与发展来说,用户间进行社交互动并为平台做出贡献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文研究用户交互中的内容特征(信息冗余)对用户知识贡献的影响。[方法/过程] 爬取典型开放式创新平台(LEGO IDEAS)的数据,使用Python NLTK包挖掘创意文本内容,并结合信息论中的冗余度计算方法和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交互过程中获取的信息量正向影响用户知识贡献,促进用户发布更多创意,但当获取的创意之间存在冗余信息时,信息冗余会调节获取信息量对用户知识贡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军  姜中霜  谢俊楠 《科研管理》2021,42(11):190-199
    用户参与企业创新是提高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手段,但在吸纳用户参与自身创新过程时,企业需要在开放式创新的价值共创之利与管理复杂性之弊之间进行权衡。不同类型用户参与对企业NPD效应的差异及影响机理仍未得到充分揭示。基于创新理论与组织理论,采用444份国内企业样本,探索用户作为企业外部能动的创新源参与到企业创新过程中,对企业的组织协调机制及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企业吸纳用户参与创新将有利于提升NPD绩效,但不同模式的用户参与提升企业NPD绩效的组织过程存在差异;用户以信息提供的方式参与企业创新,对企业NPD提升效应最强;组织跨界协调在用户参与提升企业NPD绩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特别是,对于用户作为独立创新者的参与方式,企业须经由正式设计的跨职能沟通机制,才能真正利用其有效贡献于企业NPD绩效的提升,否则用户独立创新可能对企业NPD绩效造成损害。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与研究局限。  相似文献   

15.
While the relevance of lead users has been well established for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such as ideation and creativ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d userness and implementation and diffusion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This is surprising, as the conjecture that lead user idea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mplemented and diffused than non-lead user ideas is a key tenet of lead user research. To test this conjecture we draw on a sample of 87 internal process users in a large electronics firm who submitted ideas to an idea management system. 452 ideas were suggested, of which 148 were implemented and 33 further diffused on the shopfloor. We find that higher lead userness i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likelihood of suggested ideas being implemented and diffused. This effect is substantial: Ideas coming from lead users were more than two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implemented and more than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diffused than ideas coming from non-lead users. We conclude that lead user ideas are more likely than non-lead user ideas to be implemented and diffused throughout a social system, which arguably constitutes the ultimate success of any idea. Our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on (internal) lead users, idea management systems, and idea implementation and diffusion.  相似文献   

16.
莫泽瑞 《现代情报》2006,26(7):143-144,147
创造读者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和服务工作,其丰富的内涵集中体现在图书馆员的工作实践中。图书馆要重视做好读者调查、读者分群、读者教育这三方面的工作,并通过个性化服务、特色服务、营销式服务和情感式服务提升服务水平,争取和吸引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7.
毛刚  张秀娥  李贺 《现代情报》2016,36(7):18-23
本文从生态学理论出发,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管理开展研究。在分析图书馆用户需求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学视角下图书馆用户需求管理在研究角度、管理角度上的转变。丰富并拓展了用户需求管理理念,提出了用户需求的管理起点观、用户需求资源观、用户需求的系统负熵观等观点。最后,构建了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用户需求管理模式。本文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研究和拓展,尤其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探究图书馆相关管理工作,对今后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图书馆服务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用户研究对信息服务管理有着全面的推动作用。针对当前信息用户分析理论研究上的不足,结合用户访问行为将信息用户划分为网上用户、注册用户和正式用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用户分析体系,将用户类型、分析内容、分析方法和分析目的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叙述和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19.
吴剑云  胥明珠 《情报科学》2021,39(1):128-134
【目的/意义】用户画像深刻地描述了视频用户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特征,为视频的个性化推荐服务提供参 考。【方法/过程】通过文本挖掘对爬取的视频、用户及其观影数据分析,构建单个用户画像,并通过K-Means和LDA 模型对用户聚类并提取主题,挖掘群体用户特征。基于用户画像和时间指数衰减的视频兴趣标签,并结合视频喜 爱度和协同过滤,进行视频推荐。【结果/结论】考虑时间指数衰减的个性化推荐,提高了系统对用户兴趣的感知。 结合视频喜爱度和协同过滤,推荐视频评分达0.87,有助于提高用户对网站的忠诚度和活跃度。【创新/局限】基于用 户生成内容的文本挖掘结果,进行单个和群体用户画像,并创新性采用时间指数衰减构建用户视频兴趣标签,以捕 获用户兴趣的变化。由于网络爬虫的限制,实验数据量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特征提取兴趣范围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