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题多证(解),是巩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的好方法.南通市的一道中考题,就很典型.  相似文献   

2.
吴强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1):39-40
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物理考查的热点之一.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又是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高三教学复习中,根据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相同或相似的性质,从不同侧面、多层次、多角度解决相关问题,深化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将已有的知识内涵化为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练习一题多解能激发潜能,提高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4.
1 准确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断深化不等式的基础知识 中学数学教材中,依次贯穿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无理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性质.不等式的核心问题是同解变形,而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变形的理论依据,所以,深化理解不等式的性质是学好不等式知识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高考试题是命题专家精心策划的“经典试题”,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遗传学知识的命题向来都是专家命题的重点,也是一线教师和广大考生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我们学习几何,必须要对几何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因为概念是几何学科的“基石”,是进行推理论证的依据,概念不清楚往往是几何知识掌握不好的根源.在学习中,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掌握几何概念.  相似文献   

7.
探讨一题的多解,既可拓宽物理思路,又能在知识相互穿插渗透中加深理解.在高考复习中,会形成知识网络,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续的大量知识都贯穿着不等式的求解技巧和方法.而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仅涉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常常容易使人轻视.近年来的中考,直接和间接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内容频繁出现.尤其是不等式的应用问题.下面摘选几道中考题供大家赏析.谈谈中考题中不等式及其应用问题考查的几种方式.目的在于引起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所“加工厂”.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进行着适合自己的“加工处理”.并深化为自己的需要。因此.我们几次修订了幼儿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大量减少老师预设活动,增加幼儿自主活动.让幼儿自主决定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姚翠玲 《河北教育》2005,(18):35-36
1.一题多解。培养创造性思维。思维的广阔性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它是指全面地观察问题,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去寻求解题方法的一种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几何综合题大多是圆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近年来,以一题多问和开放性为特点的几何综合题.经常出现在各省市中考试卷上.同学们在总复习阶段,适量地研究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几何综合题的解法,将有助于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几何图形的识别.有助于重要定理的理解,更有助于对不同类型的问题在辅助线的添加、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一种极好的形式,它对沟通数学各科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培养多方向、多角度、多渠道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是颇为有益的.在数学教学中,需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得的训练,使学生注意对知识和方法从正向、逆向、纵向、横向多方面进行发散,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等式和不等式是式子仅有的两种关系,这个专题就对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进行学习.初中接触到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在高中的学习中还将遇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有关不等式的更多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完这个专题的内容之后既能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又可以为以后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分式”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这些知识是在以前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简单的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及整式的基础上引进的,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和方程等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项燕 《考试周刊》2012,(70):64-64
当前,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必考题.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类题常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经营决策等热点问题为背景。本文从实际出发谈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经济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沈威 《理科考试研究》2006,13(11):34-35
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整理归纳所学知识,对一种情形提出不同问题,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起触类旁通之效.在此,仅以下题为例.  相似文献   

17.
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证,有利于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通过一题多解(证),不仅巩固了相关知识,更有利于加强知识问的横向联系.本文通过一题多证旨在提醒广大师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审题,寻找适当的方法,加强思维锻炼,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巧妙求值     
本介绍了求代数式值的常用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原则是:对已知条件和待求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挖掘其内在联系,结合相关知识找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解决数学问题.我们不仅要反思课本知识,反思数学方法,反思错解原因,而且要反思知识间的联系,反思特殊方法,反思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等.  相似文献   

20.
虞金龙 《中学教研》2010,(11):21-2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变换问题的形式,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图、多图一解……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又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