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进行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法庭教学法是法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在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在高校经济管理类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必须对模拟法庭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更为适合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2.
模拟法庭是一种在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中被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但传统模拟法庭模式重排练、轻实战,加上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的冲突,使模拟法庭的实际教学效果低下。我们应改革传统刑事诉讼模拟法庭模式,还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之实。  相似文献   

3.
论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法庭教学是法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高校法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模拟法庭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必须对模拟法庭教学进行改革,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程序操作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模拟法庭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培养法律实务能力,缩小与现实执业要求的距离,逐步养成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基本品格。然而,由于模拟法庭教学在我国起步晚,尚未建立系统、有效的模拟法庭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模拟法庭作为校内法学实践教学平台功能的发挥。为此,建议从法学实践品格的观念再确信,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以及推进模拟法庭教学的制度保障三个层面同步推进,共同作用,激发其作为法学实践教育教学重要方式之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杨静 《考试周刊》2011,(12):206-208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法律教育中能力训练和培养的不足,使学生从课本走向实践,成为实践性法律教学的又一有益探索与实践,对于增强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高职教育"能力为本位"目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祥修 《继续教育》2015,29(2):35-37
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必须加强模拟法庭教学,因为模拟法庭教学能够更为全面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将理论用于实践。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模拟法庭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置缺陷、师资配备不足、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模拟法庭教学改革应从将模拟法庭教学单独设课、建立一支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由专业教师与专职法官共同精心设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的审理、尽快完善模拟法庭教学的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7.
模拟法庭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本文在肯定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作用的前提下,阐释了模拟法庭教学的运行过程,并就完善模拟法庭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法学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有其独特的作用.如何搞好模拟法庭教学,如何在模拟法庭教学中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模拟法庭亦称模拟审判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模仿法庭审判的一种实践性法学教学活动。模拟法庭在推进中职法律课程改革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法律教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器。本文以"维权,我能行"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来浅谈模拟法庭活动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模拟法庭能够有效弥补民商法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改进,使民商法教学更具实践性、普法性及交互性,切实转变了传统民商法教学的格局,激发学生参与法学教育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更好地落实"学生本位"的思想,提高法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对此,本文结合模拟法庭在民商法教学演练中的价值,探析模拟法庭在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手段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法律语言的研究是语言哲学研究向其他领域延伸的应然之果,其价值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为弥补现行模拟法庭教学的不足,可以引入语言学方法,从程序语言、角色语言和论辩语言三方面组织法庭教学模拟。以语言为实践对象的法庭模拟需要庭外之功,即法学基础理论的研习和语言功底的训练。由于汉语世界法律语言的特殊性,研究和教学法律语言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模拟法庭是学生通过模拟司法审判将法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但模拟法庭在实践性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法律诊所起源于美国,因其突出的实践特点被看做培养学生实务能力、获取法律经验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学生在接待当事人、起诉、受理、答辩等案件处理过程中真正将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相结合。因为模拟法庭的可操作性更强,也更有普适性,所以不断探索将法律诊所的优势借鉴到模拟法庭教学法中,共同致力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推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优化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突出模拟法庭教学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的任务。模拟法庭教学作为一种综合实训形式,其目标定位应当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圭臬,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应当是从属于法学实践课程体系。传统模拟法庭教学在教学目标、师资、教学资料和案例、开展方式、考核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应当全面进行改革。开展创新性模拟法庭教学,有利于推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模拟法庭教学是实践性法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它体现了法律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培养、提高法律人才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应该加强指导和管理,从案例选择、角色分派、教学环节及评价总结等方面进行相应完善,从而真正实现模拟法庭的教学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学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骏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40-141
模拟法庭教学法与诊所式法律教学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以模拟法庭为平台,通过对低年级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教学法等培养其基本的法学素养,对高年级学生则注重模拟诊所式法律教学,培养其应对法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模拟法庭仿真教学是“模拟法庭”教学形式和“仿真教学”教学实质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应用性极强的教学模式。研究模拟法庭仿真教学的实践价值对于此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模拟法庭仿真教学相比经院式教学突出实践性,相比诊所式教学突出广泛性,相比法学专业实习突出实体操作性。本文基于对模拟法庭仿真教学模式的深层次解读,提出其在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中体现了独特的实践价值,具体体现为有助于强化学生法律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技能,促进其学习活动与法律职业深度衔接。  相似文献   

17.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进一步促使国内各大法学院校加大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于实效显著,备受关注。然而,囿于传统教学体系的僵化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固化,各法学院校就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成熟和有效的模式仍在探索。现有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僵化,加之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独立性,导致模拟法庭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应有功效。为此,有必要对模拟法庭在实践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重新定位,从价值分析和实现进路两方面探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在现阶段高等法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与推进方式。  相似文献   

18.
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将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从研究型人才定位转向于培养从事法律职业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规范模拟法庭教学实践的管理与制度,促进模拟法庭分阶段操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模拟法庭教学起步晚,仍处在早期建设阶段,将其独立设置为课程还有待进一步努力。为此,本文结合吉林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课程化实践,从课程价值定位、课程独立设置、多元师资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实践考核方式、提供资源保障等方面,探讨了模拟法庭教学课程化的要件,进而将模拟法庭教学课程化作为高校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模拟法庭是法学专业核心实践课程之一,各法律院校法学专业无一例外开设了该课程。但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凸显出忽视庭前准备环节教学、模拟教学案例不典型、模拟角色“表演”成分过重、模拟庭审重程序轻实体、庭审场所、标志、言行欠规范等问题,致使模拟法庭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加强庭前准备教学指导,精选模拟教学案例,程序实体并重,教师担任模拟角色与学生共同模拟庭审;规范庭审布置、着装、庭审言行,加大模拟法硬件建设投入,是改进模拟法庭教学、实现模拟法庭教学功能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