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期问题答案要验证这些等式:412÷3=412-3,513÷4=513-4,816÷7=816-7……不难,无非是左边做做除法,右边做做减法,看看两边是否相等就行了。难的是还要再写出一些类似的等式,这就要先找出所给已知等式的规律了。有两个规律是很明显的:①所有这些等式中的分数都是带分数;②所有这些带分数的分数部分的分子都是1。还有什么别的规律吗?仿照上期《动脑筋想一想(68)》中的做法,把每个等式中的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以及做除数的整数按大小顺序排列。412÷3=412…  相似文献   

2.
陈文杰 《江西教育》2002,(19):30-30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例6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80+8)×125=□×125+□×125②(□+□)×37=35×37+65×37③102=□+□④43=□+□生1:①题是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改写成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②题是把这个规律反过来用,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口算(把这个数改写成整十数与某数相加或整百数与某数相加的形式)进行改写的。师(指生1):…  相似文献   

3.
文[1]利用“均值换元法”迅速简捷地证明了对于元素之和为定值的一类问题,读后受益匪浅.笔者发现,应用“均值换元法”去解证许多数学竞赛问题,也同样方便实用,而且思路简捷、操作简单、巧妙别致、容易掌握,下面举例从几个方面说明.1用于求值 例1(1990年南昌市初中竞赛题)计算3663×3635×3639×3641+36-3636×3638 解设X=(3633+3635+3639+3641)=3637,故 原式=(X-4)(X-2)(X+2)(X+4)+36 -(x-1)(x+1) =(X2-10)2-(…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峨边县大堡镇小学肖文辉老师来信说,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 10页例 7“0. 65×201”,教材上是这样计算的: 0. 65 × 201= 0. 65 ×(200+1)=0.65 × 200+0.65=……在这个算式中,第二个等号后应写成0.65 × 200+0. 65 ×1,这里的“×1”不能省略,否则,就同乘法的分配律不相符了,但有人说,可以省略。到底这个“×1”能不能省略呢? 答:为了简洁起见,数学上有许多地方省略了一些一看即明的部分,如 1×a通常就写成a,不写成1× a或1a。乘法分配律 a ×(…  相似文献   

5.
上期问题答案12-13=12×13,25-27=25×27,310-313=310×313……要验证这些等式并不困难,等式的左边减一减,右边乘一乘,看看两边是否相等就行了,计算能力强的同学恐怕口算都可以做到。但要再写出一些类似的等式,就要费点脑筋了,先得观察已知的这几个等式,看看它们有什么规律?两个比较明显的规律是:①所有这些分数都是真分数;②每个等式中的分数的分子都相同。还有什么别的规律吗?把12-13=12×13中的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按大小顺序排列:1、2、3,我们看到了1+2=3;把2-…  相似文献   

6.
邱宇 《良师》2002,(17)
有些特殊类型的两位数相乘,可以不按两位数乘法法则计算,改用速算方法,简化运算程序,也能得出同样的运算结果。一、首位相同,尾数之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首数加上1再乘以首数做积的前两位。两个尾数相乘做积的后两位,不足两位时,可在左边添“0”占位。例176×74=(7+1)×7×100+6×4=5600+24=5624二、尾数相同,首数之和为10的两位数相乘首数相乘再加一个尾数做积的前两位,两个尾数相乘做积的后两位,积不足两位时,可在左边添“0”占位。例376×36=(7×3+6)×100+6×6=27…  相似文献   

7.
用字母表示数或式时,常用到“n”,但往往对“n”有特殊的规定,如:①当n为自然数时,2n、2n-1分别表示正偶数和正奇数;②观察1+2=2(2+1)2,1+2+3=3(3+1)2,…,则有1+2+3+…+n=n(n+1)2例1(2001年南昌市)由火柴棒拼出的下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有根,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有根.解析:同学们首先观察前3个图形:当n=1时,火柴棒有3×1+1=4(根);当n=2时,火柴棒有3×2+1=7(根);当n=3时,火柴棒有3×3+…  相似文献   

8.
一、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解决方程中的疑难几年来,在解方程教学中,学生感到特别难理解的是“x”在四则运算中能否合并为一个数,尽管把其中的算理说得十分的透彻,一些学生计算起来同样还是非常糟糕。比如:x×7=412,这个方程中的“x×7”根据乘法的意义是表示7个x相加,合并后应为7x,学生容易理解,很少出现错误;又如:x÷7=412,我让学生把“x÷7”转化成x×17(六年级学过分数除法)也能理解。可是在加、减法中遇到“x+7=412”这样的题,就不行了,解这个方程时学生由于受乘法的影响,常常会把“x+7”合…  相似文献   

9.
一、头同尾补请大家观察如下算式:21×29=609,23×27=621,25×25=625.两个因数的十位数相同(称“头同”),而个位数的和为10(简“尾补”).算法是尾×尾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不足10的用0占位,然后把头×(头+1)的结果写在积的左边,这种简算的理论根据是:设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10a+b和10a+(10-b),则(10a+b)×[10a+(10-b)〕=100a2+100a-10ab+10ab+b(10-b)=100a(a+1)+b(10-b).其中b(10-b)就是尾×尾,a(a+1)就是头×(头+1).例如81×89=100×8×(8+1)+1×9=7200+9=7209.二、…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分数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简便算法的练习时,我出示了教材后的“练一练”,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3247÷4,我随意让两位学生板演,却出现两种不同解法:学生甲:3247÷4=(32+47)÷4=(32+47)×14=32×14+47×14=817学生乙:3247÷4=(32+47)÷4=32÷4+47÷4=817勿庸置疑,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都运用了简便计算,可是第二种解法却令我感到很意外。因为,教材上的演算过程并不是像这样的,这样做的学生是否真的知道这样求解的依据?如果这种演算过程教师认可之后,…  相似文献   

11.
巧用分配律     
有些有理数的运算题,若按运算顺序进行,不仅繁琐,而且做起来容易出错,若灵活应用分配律就能避繁就简.一、直接应用例1计算(-34)×(8-113-0.04).解:原式=(-34)×8+(-34)×(-113)+(-34)×(-4100)=-6+1+3100=-497100.例2计算481217×(-511724).解:原式=(48+1217)×〔(-51)+(-1724)〕=(48+1217)×(-51)+(48+1217)×(-1724)=48×(-51)+1217×(-51)+48×(-172…  相似文献   

12.
趣题两道     
同学们,请到数学乐园走一走。借以下两道趣题与大家共享新年的快乐。①1+2+3+4+……+2002+2003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因任意个偶数相加的和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奇数,偶数个奇数相加的和是偶数,而2002÷2+1=1002(奇数的个数)所以1+2+3+4+……+2002+2003的和是偶数。②在3333……3 4×3333……3 3的乘积中,有多少个数是2003个数位2003个3偶数?解法一:因为4×3=12,积中有1个偶数;34×33=1122,积中有2个偶数;334×3…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商品流通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就突出地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本文仅就初中数学中涉及到的“经济”问题的类型作一简要归纳,并结合实例给出其解法分析.一、价格涨降问题例1某食品连续两次涨价10%后价格为a元,那么原价是()(199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A)元;(B)a×1.12元;(C)a×0.92元;(D)元.分析设原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得x(1+10%)2=a解得x=.故应选(A)。注连续n次变价后的价格=原价×(1+变化率)”.二、价格控制问题例2某…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的一个注记□酒钢三中许双锁江苏苏州大学所编《高三数学教学与测试(上册)解答》及许多刊物均给出:ax2+bx+c=0(a>0)在(k1,k2)上有且仅有一个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f(k1)·f(k2)<0.(其中f(x)=ax2+b...  相似文献   

15.
曹金 《云南教育》2002,(7):44-44
小学数学第八册“乘法的意义”的教学,过去是严格按照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列式。教育部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即不再强调乘数与被乘数之别,也不再读“乘以”。一、教学时,出示下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圆片,这样便有:横看:4+4+4=12(个)4×3=12(个)竖看:3+3+3+3=12(个)3×4=12(个)接着让学生观察,计算教材上的鸡蛋图,得到:横看:…  相似文献   

16.
“分组策略”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针对题目特点合理分组,往往能化难为易,避繁趋简。现列举几例说明如下:【题1】100个和尚共吃100个馒头,大和尚每人吃3个,小和尚每3人吃1个。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个?分析与解:百倍百馍问题。此题可把和尚作这样的分组:…………大和尚:小和尚:1个大和尚对应3个小和尚,即把1+3=4(个)和尚作为一组。100个和尚共有100÷(1+3)=25((组)。则大和尚有1×25=25(人),小和尚有3×25=75(人)。【题2】有位妇人在河边洗碗,过路人问她家中…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例2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以下各小题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你的根据是什么?①13×5×6=13×(□×□)②19×□×□=19×(4×5)③25=□×□④16=□×□生1:……①②题是利用“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的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这样计算时会来得简便,而③④题则是用乘法口诀进行改写。师(指生1):你讲得好。那么大家一起来看看,25×16,可以怎样计算能使之简…  相似文献   

18.
因式分解是初中代数的重要恒等变形,其变形的技巧性强,且应用广泛.因此,因式分解的应用成为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为此本文举例说明因式分解在竞赛中常见的几种应用,供同学们参考.一、用于计算例11.23452+0.76552+2.469×0.7655=().(1991年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一试题)解原式=1.23452+2×1.2345×0.7655+0.76552=(1.2345+0.7655)2=4.二、用于求值例2设a、b、c、d都是自然数,且a5=b4、c3=d2、a-c=17.求d—b的值.…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倒数概念时 ,教者板书 :13 ×()= 38×()= 72×()=0.6×()=4×()=1谁能很快地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在学生犹豫不决时 ,教者自信地说 :“这很简单”边说边填上答案 ,接着让学生当检验员 ,验证一下 ,式子里每一步的积是否相等。验证无误后 ,学生感到好奇 ,教室里鸦雀无声 ,为什么老师填得既快又正确呢?两个学生跑到讲台前说 :“老师 ,你是课前准备好答案的。”“无论你们把式子中的数怎样改变或换成其它(0除外)的小数、分数、整数 ,你报完 ,老师能随时填上 ,不信你们试一试?”同学们议论纷纷 ,跃跃欲…  相似文献   

20.
以“美”激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比较重知识 ,将学生引入数学的百花园中 ,使之发现、欣赏数学的美 ,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计算练习时 ,我先出示下列算式 ,引导学生观察特点与规律 ,再填数或填算式 ,最后计算验证。0×9 1=11×9 2=1112×9 3=11123×9 4=()……12345×9 6=()()×() ()=11111111这样 ,把单纯的计算教学 ,变成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教学。用数学内在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智力。以“活”激趣。在教学中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