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幼儿对幼儿园会产生依赖心理和归属心理.在幼儿园里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重要性也逐渐提升,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场所,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阵地,幼儿对幼儿园会产生依赖心理和归属心理。要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儿童,幼儿教师自身需要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情绪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幼儿教师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1986年、1992年和1994年,我们分别在江门市十多所幼儿园就“幼儿教师心理素质”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表明,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对心理素质方面的认识已逐渐引起重视,在结果中,100%的园长和幼儿教师均认为,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与工作效果有密切关系,他们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搞好幼教工作的必要条件.幼儿教师必须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性格活泼开朗,待人和蔼可亲,意志坚强,具有自觉性、自制力、自信心,勇于创新,热爱幼儿.幼儿教师之所以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由幼儿教育活动和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形式,通过游戏来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各种能力和兴趣,从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如果幼儿教师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必然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人际环境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人际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关系、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的同伴关系。本文试就上述三种人际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作一些探讨。一、教师间的相互关系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起着示范作用。幼儿园教师对待社会、对待事业、对待生活、对待同伴的态度,幼儿是耳濡目染的,并对他们产生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幼儿教师的言行很容易影响幼儿行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关心很乖很听话的幼儿,更要耐心对待那些调皮的孩子,用一种欣赏和鼓励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幼儿,正确引导他们向着创新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培养人格健全的儿童需要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袁爱玲 《教育导刊》2006,11(12):25-26
当前,家庭与幼儿园都在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尽管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诸如生理因素、幼儿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等,但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教师、确切地讲是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最强有力的影响因素。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教师对保护幼儿的身心安全、培养他们的健康性格极为重要。然而,目前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近几年来,各种有关幼儿园教师体罚、虐待幼儿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起了公众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据专家、学者们在广东、广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查表明…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为其一生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利用日常活动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处处做个有心人,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心理健康可以说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在这个陌生的知识领域里,很多知识点在关乎着我们这个民族的身心健康。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幼儿心理健康受环境特别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质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家长之间和幼儿园之间是否要求统一等,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场所,也同样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另一主阵地,因此,幼儿园在幼儿的成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里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是幼儿教师,幼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幼儿心理卫生保健,以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钱海娟 《文教资料》2014,(20):131-133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伴随成长所获得的一种身心持续愉悦体验,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发展,还关系到幼儿的培养和教育。本研究从社会、幼儿园、幼儿、家长和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完善职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幼儿园的内部管理,营造和谐氛围;为幼儿教师搭建多元化展示平台;勤于学习,充实自我等。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引领着我们的幼儿在绚烂多姿的学习生活中,自由自在,生机盎然,健康有序的畅游。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找到幼儿园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幼儿的心理潜能,发展幼儿的个性,达到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真正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这一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陈晓峰 《成才之路》2010,(10):16-17
受传统教师观的影响,人们在评价教师时,容易忽视教师的心理素质,片面看重教师的业务素质。然而,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阶段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则是幼儿接触较多、时间较长的成年人。幼儿天然的“向师性”。使教师的内在品质在与幼儿的交互作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幼儿人格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应具备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人与人之间相互需要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需要培养幼儿的正常交往水平及优质的心理素质,在幼儿园当中的教育,会对幼儿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幼儿园教师掌握教育的含义,全面应用一日生活当中的每个步骤,并且需要全面研究幼儿的心理状况,找出幼儿的优点,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文章是针对怎样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展开的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13.
黄清华 《成才之路》2012,(26):78-78
正现代幼儿教育理念认为,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之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园的环境是真正属于他们的。鉴于此,笔者主张,在培养幼儿教师时,要教会他们能够充分地利用幼儿的手工制作作品,  相似文献   

14.
学前教育中,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男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更是倍受关注.调查表明,幼儿园性质、教龄和文化水平是影响男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三大重要因素.剖析其中原因,对培养优秀男幼儿教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行为和心理素质是影响幼儿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如果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行为,那么他对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将会对幼儿心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严重时会直接导致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因此,为了使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应重视对幼儿教师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对象,其人格特征、言谈举止、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待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已成为幼儿园及相关教育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在幼儿园小班常规教育中,幼儿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对幼儿的管教灵活多变,使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那么应该如何做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一、关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小班幼儿普遍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教师应努力提高幼儿对自己的信任。在幼儿园要抓好一日常规,用心对待幼儿。另外,对于一些调皮的幼儿来说,教师严厉的态度往往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如不要在教室乱跑,有些幼儿却不听,不管怎么教育都无济于事,有时候幼儿还会做鬼脸给教师看:  相似文献   

18.
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海芹 《教育科学》2003,19(6):56-57
小班幼儿刚开始入园时哭闹,是家长送孩子入园的一大烦恼。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和家长须紧密配合。家长可轮流送孩子去幼儿园,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性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规律。幼儿教师要爱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用他们喜欢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之尽快克服分离焦虑,融入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9.
“以幼儿为本”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从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的情绪、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教师创设的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幼儿教师对培养幼儿主动学习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谈培养幼师学生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未来的幼儿教师要重视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幼师学生的幼儿园环境设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创设合理的教育环境,更好地促进新时期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