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辽宁省近几年的考题看,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小说阅读,2010年考查了王安忆的小说《洗澡》,属于中国当代小说:2011年考查了乌拉圭作家比亚纳的小说《怪人》,属于外国现代小说;2012年考查了王琼华的小说《最后的黄豆》,属于中国当代小说:2013年考查了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的小说《圣诞夜的歌声》,属于外国现代小说。由此可见,2014年高考依旧会延续小说的考查。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之前江苏高考题所选的小说类文本都是国内一些名家之作,但2014年却选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之死》。考生可能始料不及、茫然无措。下面就这阅读题考题情况进行分析,谈谈外国小说的阅读鉴赏问题。一、考有定向,《安娜之死》考了什么2014年江苏高考的现代文阅读(一)考外国小说《安娜之死》,既然是小说文本的阅读考查,考查的主要方向也是常规的,有迹可循。它肯定是对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中的手法以及作品情感主题倾向等设题考查的。第一题是简析该文前五段写出了安娜的绝望的具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高考是本刊的姊妹版,是一本实用价值极高的语文刊物。1.紧扣考点做文章。以高考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为辅导重心,解读考点,指导备考方法。自创刊以来,连续多年和高考试题高度一致,今年高考仅作文就有11套相撞。  相似文献   

4.
2021年新高考Ⅰ卷小说《石门阵》的两道选择题在命制上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有选项把文学类阅读交叉串联到论述类阅读中,测试能力考查名不符实,也有选项的正确性存在争议,理解上莫衷一是。从高考测试角度看,这两道题都有改进的空间。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选择题的设计原则有助于备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之友》2011,(7):1-1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分门别类单独列出.可见其重要性。但就历年高考考查的文本类别来看,多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名家的散文和小说为主,其中散文又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高考改革的日渐深入,高考小说阅读题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也是学生普遍反映的容易失分的试题。综合分析近五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小说阅读中分析情节作用类题型也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但学生在这类题型的得分率普遍不高,时常让学生束手无策。本文结合自己的高三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就小说阅读中情节作用类题型的备考策略与反思谈一些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考不再颁布《考试说明》而产生相关疑问的实情,综合语文课程及高考命题的多方面信息,就2020年高考语文命题,阐述了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语言运用方向、文学类文本阅读测试的多体裁选择、古诗文阅读题的几种组合方式,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的三个基本趋势,最后论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继续考查的理由与该题型的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2-201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为样本,尝试从内容关联性、内容覆盖面、内容难易度三方面来探讨。研究表明,近三年浙江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基本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和《2012-2014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但是在选材和阅读技能考查及部分篇章长度上需要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干荣忠 《甘肃教育》2010,(16):64-64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头戏,阅读理解题的分值占高考英语试卷分值的30%。高考英语《考试大纲》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明确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理解主旨大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向军 《考试》2004,(11):3-4
近年来,散文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新教材中散文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高考中散文尤其受到青睐,从1998年到2004年连续7年高考大阅读都是考查的散文(只有2004年北京春季高考是考的小说)。散文不仅成为高考阅读考查的重点,而且高考对散文阅读的考查从内容、形式以及设题和答题要求都在不断地拓展和创新,内容上更加凸现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形式上正在从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拓展,设题上开始向新课标要求的感悟、体验  相似文献   

11.
纵观近两年高考语文文学作品类阅读试题。2007年有两个省份(湖北、宁夏)涉及到小说的考查.2008年扩大到4个省份,宁夏、广东卷为选考题,江苏、浙江为必考题,因此,小说的考查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文学作品类阅读考查的一个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陆银立 《现代语文》2011,(1):155-156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察中,外国小说大有取代散文,成为主要选考文体之势。2009年四川卷的《想象》,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保护人》,2010年广东卷的《面包》等。  相似文献   

13.
200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告诉我们,现代阅读考查主要考虑两种类别的阅读:一是以鉴赏和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学作品阅读;一是以获取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目的的阅读。这一信息说明,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将在高考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金修传 《新高考》2008,(4):16-17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名著名篇阅读"定位在理解能力层级,这就意味着名著名篇的阅读以识记理解性阅读为主,借鉴2007年福建省高考名著名篇阅读考查经验,结合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2008年江苏高考名著名篇阅读题将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王广君 《高中生》2011,(10):10-11
2011年高考有多套试卷考查了小说,使以往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散文唱重头戏的格局渐渐有了改观。  相似文献   

16.
人物传记的阅读,在语文高考领域的现代文阅读中,属于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范畴,其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强,简单明了、快捷完整。主要的考查目标是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所谓探究能力,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能力之一。在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将探究能力列为考查的六种能力之一,并且将其列为最高能力层级。  相似文献   

17.
“人物”是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要素,传统的小说阅读对“人物”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作用等方面。2018~2020 年语文全国卷中的小说阅读对“人物”这一要素的考查呈现出了从重知识到重能力、从重“静态”到重“动态”的转变。这些转变和特点启示当下的小说阅读教学应注意指导学生培养“关键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知识背后深层次的动态路径;创设生动情境,关注文本细节,引导学生科学地树立“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每年全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都会考查小说阅读,所设置的题型都有直接或间接考查作用的试题,可见,作用题的考查占有较大的分量,那么这类题型涉及小说阅读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又如何解答这一类的试题呢?现将作用题的考查内容及解题思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军 《新高考》2008,(12):14-16
【高考回顾】多年来散文占据着高考阅读的半壁江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出现了新动向:1.散文垄断文学作品阅读的局面被打破。2007年海南/宁夏卷的阅读题考了小说《林冲见差拨》;2008年  相似文献   

20.
【考点阐述】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有一种文本是经常入选的,这就是小说。近三年来,有11套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小说文本阅读。尤其是全国卷Ⅲ,近三年都是以小说为文学类阅读文本。而辽宁卷、广东卷、安徽卷、浙江卷,在近三年中,均有两年是以小说为文学类阅读文本的。这足见小说类阅读文本的重要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加强训练,以便备战来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