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庄严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无疑,健康已成为21世纪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但当今真正健康的人数不到人群的15%,而70%以上的人为亚健康者。怎样使亚健康者变为健康者?本文就轻体育对亚健康的疗效从生理、心理学角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亚健康看体育锻炼的健康职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指导其发展的思维方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类健康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疾病不再是医学研究的唯一,而对健康的研究已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的重点。医学模式的转变,客观上提示了体育工作者在关注群众体育活动的同时.要认清形势,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有关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为体育参与健康服务拓展空间;同时.又为体育与医学如何结合为健康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禅在红尘中     
徐金龙 《武当》2004,(6):39-40
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瘟疫、癌症、核扩散、艾滋病,而是人类的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的“前奏”——亚健康。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提示,该组织估计,全球至少有60%的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有“症状”却没有临床疾病的诊断指标的“亚健康人”。这种状态导致人体精神活力下降,应激能力下降。让人享受不到生活的乐  相似文献   

4.
张志坚 《健身科学》2005,(10):10-11
1自然医学的主要观点世界卫生组织(W H O)提出要大力发展自然医学的号召,于2001年在北京举行了21世纪世界自然医学大会。根据W TO自然医学发展规划,将每年的10月22日定为“自然医学日”或称“传统医学日”。现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自然健身观念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健康,从医学发展来看有三个阶段。十六世纪以前是用自然现象的哲理解释疾病,十六世纪以后,认为人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以及化学、物理理、遗传等因素,把人当植物人来医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有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精神病等……。再用生物医学观点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学者们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明。新的医学观点认为人不仅是生物人,而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人。引起人类疾病的因素不只是生物的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态因素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体育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亚健康--人体的第三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健康是第一状态,疾病是第二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为"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经过严格统计学统计,人群中真正健康和患病者占2/3,有1/  相似文献   

7.
姬键同志: 你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只从生物学角度来评价人体健康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仅有生理活动,还具有心理活动。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总结现代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为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者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阎素杰 《精武》2009,(1):7-9
斗转星移,人类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纪。科技的发展改善着人类生活,我们感叹这迅猛发展的文明进程,又无奈地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世界中,当生活变得像陀螺般的高速旋转时,经年持久的繁忙、噪音和污染,使人们在不经意间失去了健康的身体。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又叫富贵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正日益危害着人类健康: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肺部疾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极高。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约一千一百五十万人、占死亡率的4%,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9.
漫议健康     
崔峡 《体育师友》2006,(1):41-41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健康新定义正是基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不断变化的结果,也标志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使健康的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领域,而是与社会、心理、精神、环境等诸多因素联系在一起。健康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居里夫人说得好, 健康的身体是科学的基础,是人类最大的财富。20  相似文献   

10.
——世界限制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个国际公约全世界的医学工作者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证实,包括肺癌和其它癌症、心脏病及肺部疾患在内的25种危及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与吸烟有关,通过戒烟可以预防这些疾病或降低这些疾病的患病危险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年世界上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约有500万人,到2020年世界上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将上升到1000万人。为了控制烟草对人类的危害,使更多的人远离烟草的危害,由世界卫生组织上一任总干事布伦特兰夫人1998年倡议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3年5月得到了成员国的一致通过。《烟草控制…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应加强大学生自我保健教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以运动技能为主,片面追求运动形艺,丢掉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根本任务。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们工作效率提高,延长工作年限和健康长寿。传授运动技艺,挖掘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应纳入国家“奥运争光计划”。高校体育教育应归属“全民健身计划”的范畴,必须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经深入分析自我保健发展的历史,认为21世纪是保健延寿的时代,高校体育应加强自我保健教育,并在自我保健教育中实施保健运动。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五人类应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掌握住自己健康的金钥匙。一个人从婴儿时就受到疾病的诱惑。当他在啼哭时,在发烧时,在疾病时,就会有加倍的父母之爱投在他的身上。疾病从来是有好处的。然而,如果不能摆脱疾病的诱惑,那么,人类终究不可能有真正的健康可言。  相似文献   

13.
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需要健康,健康需要体育、需要医学。体育为健康,医学为健康,体育与医学相结合,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求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这是现代体育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1.健康观念的确立为体医结合提供了发展机遇(1)体医结合使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保健体育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不仅把体育锻炼运用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上,而且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康复手段运用在治疗和康复上,保健体育在健康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体医结合共同…  相似文献   

14.
15.
在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有专家指出,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进行治疗的重症抑郁。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将忧郁症(Depression)、癌症及艾滋病(AIDS)并列为21世纪的三大疾病及卫教预防重点工作。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是人类最  相似文献   

16.
太累就刹车     
快节奏下的现代人,每天忙忙碌碌的。消除心理压力,您也应该学会偷点懒。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等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但一般与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报告中称:“工作紧张是威胁许多在职人员健康的因素”。这一结论明确指出了过度劳累对现代社会人们健康的危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太累、太疲劳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心理疲劳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隐形杀手”。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蔓延的生活方式疾病,我国政府启动了主动健康科技专项,探索制定遏制慢性疾病不断恶化的中国方案。研究通过梳理现代医学模式发展脉络,面向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总结其学科特点,尝试给出主动健康的定义。主动健康是依照复杂性科学理论,人体可在远离平衡态形成自组织行为,通过主动对人体施加可控的刺激增加人体复杂性,从而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研究认为,主动健康作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将会形成与现代疾病医学相互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尽管运动科学是主动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主动健康医学的要求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运动科学需要基于复杂系统、大数据和AI技术进行基础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适当运动可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并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但是,运动(或称身体活动)到底对疾病预防、延长寿命有多大作用?多少运动量可以达到上述目标?一直以来都缺少具体的量化实证研究。近两年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IF:39.06)上的两篇文章及其相关评论给了我们提示[1,2,4]。为了量化运动不足对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指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的威胁全球健康的冠心病、II型糖尿病和癌症: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发生率的影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Lee,I-Min教授及其团队[1]对不同国家的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进行保守假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医学的进步,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有利的武器。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有效地遏制住疾病的蔓延和复杂化。随着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病的种类也多了起来,疑难病症的难以治愈更是让中西医头痛,甚至许多疾病在医学上目前尚未找到发病的原因。人们把它归结为环境的恶化、空气的污染、细菌的侵袭和病毒的感染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国栋  张文华 《游泳》2010,(2):22-24
车祸、疾病、自杀……在一系列人类非自然死亡中,溺水排在第几位?出乎大多数人们的意料,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表明,溺水身亡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是全球人类最为普遍的死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