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从要素协同的视角剖析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整体区域特征及现存问题,总结归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模式。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明显不均衡,尽管已在组织与制度设计、跨境科技创新协同、要素流动与共享、创新合作平台体系搭建等方面形成了特色经验与模式,但仍然存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产业科技创新协同程度不高、要素流动渠道不畅、主体动力不足且协同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完善科技协同创新协调机制、推进形成创新资源共享和开放机制、打造创新主体协同机制及建立协同创新资金保障机制等建议,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打破“三个地区、两种制度、三种语系”的创新要素流动障碍,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客观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先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从科技创新的基础、环境、主体、人才、投入和产出等关键要素入手,通过人口、经济、企业注册、专利、论文等多源数据对比,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分析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强劲、增速明显,拥有在科技创新方面比肩甚至赶超世界一流湾区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发现其中科技创新主体、人才、投入、产出等关键创新要素方面的短板愈发凸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障碍。对此,建议从推动协同创新、夯实人才基础、加强研发投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科技金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中心的关键要素。科技金融既促进了技术创新,也推动了金融自身的创新,更驱动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供给方式的大变革,是形成当代产业生态圈的关键纽带。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是集科技、金融、产业于一体的世界一流湾区,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涉及产业、企业、技术等方面,通过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产品体系、促进粤港澳三地金融规则对接、创新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生态圈,加快促进大湾区内部产业链完备与供应链稳定,以科技金融创新助力先进制造业取得突破,推动形成大湾区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城市群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20所高校作为考察对象,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分析各高校间科研合作创新水平,了解其科研合作创新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20所高校间科研合作频次较低,港澳高校普遍存在合作动力不足的现状,且港澳高校参与度更低,广东省内高校之间的合作占据主导地位;其合作频次依赖于相关政策和学科优势;合作模式主要通过研究项目与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创新模式呈现出强强联手、跨地合作的新模式。此外,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校间科研合作创新和改善其合作空间结构,文章研究提出突破地域壁垒限制、开展多层次合作、统筹跨区域学科合作以及依托研究项目增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创新趋向集群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世界发达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资源比较优势和不足。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要素的基础上,基于一般系统模块论构建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模型,系统分析了各模块的功能定位和协同关系。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对其科技创新体系协同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三地科技资源互补性强,“互联网+科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粤港澳三地的科技资源现状并从科技资源特点出发,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体系结构和技术架构,探讨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华为终端项目入驻东莞对区域整体经济增长、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产生多方面辐射效应的实证分析,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产业创新与融合的路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产业创新与融合目标是企业基于市场机制的选择;创新最先发生在领先型城市中,区位距离、产业配套能力是周边城市接受创新辐射的基础;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公共服务能力对创新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流动有显著影响。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应立足优势,发挥核心城市在技术创新上的引领作用,推动核心区与外围区无缝嵌套、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密切互动。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的进步推动湾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研发投入、创新主体、创新政策、产业结构和开放式创新五个方面,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了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最后从研发支持力度、城市协同发展、创新主体合作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的进步推动湾区经济的发展.运用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法,从研发投入、创新主体、创新政策、产业结构和开放式创新5个方面,分析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数量上的优势,同时财税支持力度较大、对外开放度高,但存在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偏低、高素质人才欠缺、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存在阻碍等问题.最后从研发支持力度、城市协同发展、创新主体合作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创新要素汇聚,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的策源地。高校科研效率的高低对于大湾区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投入产出考虑,采用DEA方法,首先,从整体上测算2016-2019年高校的科研效率,然后,分别对8所高校的科研效率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研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最高效率水平达到1.393;高校之间科研效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水平较大。基于此,为提升高校科研效率,应完善高校科研资源配置;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转变科研理念,强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8—2017年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政府经费资助结构与高校科研创新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创新产生倒“U”型影响;(2)政府非竞争性科技经费对高校科研创新产生正向影响;(3)高校类型对二者关系具有异质性调节作用;(4)不同地理区位下,政府经费资助结构对高校科研创新的影响强度以及高校类型的调节作用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科研管理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科学研究的需求。常规的科研管理模式主要是从面上对科研项目、团队、经费、成果等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将不同资源进行了分类,从而不利于科研的创新发展。本文论述了一种精细的新型科研管理模式,重点阐述了它的优点和实施思想。这种科研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对科研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提高科研的效率和产出。  相似文献   

13.
范旭  李蓓黎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5):117-126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科研机构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现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以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评价值作为被解释变量,结合系统GMM模型,从全国和分地区两个维度研究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创新、外商投资环境对科研机构基础科研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我国科研机构基础科研效率总体偏低,并从东到西呈现递减趋势.为提升我国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效率,需采取完善科研机构创新资源投入方式、优化创新人力资本结构和扩大科研机构学术交流对外开放程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的组合模型,从投入资源配置和产出效率视角对27个江苏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期内的科研效率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心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建议供主管部门、高校和协同创新中心借鉴,为建立科学规范竞争与退出机制提供参考,使得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有效合理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东省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广东省在推动原始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厘清科技发展思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整合创新资源、增强科研主体创新能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科研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广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进行战略分析并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总体上呈现出从东部到西部梯形递减的趋势。进一步对投入和产出能力分析发现,可以将31个省份高校分为投入产出协调型、投入领先型和产出领先型。因此,在智慧专业化均衡发展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可建立科研资源补偿机制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产出领先型省份应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投入领先型省份应进行供给和需求双侧改革,提升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实力。  相似文献   

17.
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和其他成员组成了合作网络。本文检验了科研项目负责人网络位置对项目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当合作网络的创新能力处于行业不同水平时,该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结题数据,结果表明,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网络中心度对项目创新有正向影响,结构洞数对项目创新有倒U型影响。相比较合作网络创新能力处于行业高水平,当其处于中、低水平时,项目负责人网络位置对项目创新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结论不仅完善了网络位置对创新影响的相关文献,验证了我国提出项目负责人制进行项目管理的正确性,也对项目负责人制定管理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企业进入与退出的产业网络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网络的演化与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密切相关.基于企业进入与退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产业网络中企业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进而构建了基于进入概率和退出概率的产业网络演化模型,并解析了产业网络节点度的分布.从演化模型的分析得知,企业进入与退出的速度决定了产业所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同时产业网络的拓扑结构不断被调整,但在产业的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仍然保持着无标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科学仪器的发展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广东省科学仪器研发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调研广东省科学仪器产业研发和需求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发现广东省科学仪器研发存在高端科学仪器被国外垄断、部分关键技术缺失、领先型的大企业少、成长型的小企业数量偏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配套产业不完善、区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较弱、人才资源匮乏、仪器共享水平低等问题。据此,对广东省科学仪器产业未来发展,从创新能力、人才集聚、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资源目录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国内外数字资源与目录服务体系研究的现状与经验,探讨数字资源目录服务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创新服务的模式与方法,并提出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