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问及灰色系统理论等研完方法,对1985~1994年间的八次重大女子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前10名选手分段成绩的变化作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各分段成绩变化对总成绩的影响及其体力分配的一般态势,指出20~35公里段是影响优秀女子马拉松选手运动成绩的关键段落,进而给出了进行重要段落训练时的量化控制模式,为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和控制重要段落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著名的马拉松跑训练专家何塞在研究了世界所有高水平马拉松选手的训练状况后,得出以下结论:高水平男子马拉松选手的每日训练量最低为20公里,最高为35公里.其中大多数人的全年训练量,每周训练课次数最低为10次,一般在开始准备参加马拉松跑比赛的训练之后,在5~6年期间逐步达到最高训练量.年龄20岁、1500米跑个人最好成绩接近4’20”、3000米成绩接近9’15”的女运动员,通过一年的专门训练,就有可能在马拉松比赛中取得成功,成绩可达2:40’之内,不断变换训练地点,对女选手能产生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马拉松日趋速度化,世界许多优秀选手运动成绩又有新的突破。奥运会马拉松金牌获得者,葡萄牙选手洛佩斯,1895年4月20日在荷兰鹿特丹马拉松比赛中,跑出2:07′11″,第一个突破2:08′的大关,使马拉松又转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目前已有十几个国家近20名优秀运动员都已跑进了2:08′30″以内,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马拉松冠军获得者,澳大利亚选手卡斯特拉,对明年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时间安排在下午五点开始,大为不满。他会见记者时说道:“马拉松比赛按惯例应安排在凉爽的午前举行。午后气温转热、空气污染,违反运动员的愿望,不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中长跑训练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各国训练方法的科学化,世界长跑运动水平有了飞跃猛进的发展,多项世界纪录不断被打破刷新。我国近几年来在中长跑,马拉松等个别项目上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女子中长跑,马拉松项目相继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涌现出一批世界优秀选手,在国际大型比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成绩提高很快,引起了各国体育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马拉松是一项消耗很大的体力运动,能跑完马拉松全程的运动员一般都经过长期的特别训练。然而美国的科学家前不久在中部非洲所作的实地考察发现,当地有一个特别善于长距离跑的土族部落,此部落人口总共约500人,其中有一半能“轻松”跑完马拉松全程,约20人成绩在2小时10分以内,与目前世界最好的成绩差不多。专家们认为,如果让此部落选派10名好手参加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所有奖牌都有可能被该部落选手夺走,由此专家们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我国在马拉松、中长跑的训练上日趋科学,因而取得了令人喜悦的进步,1981年云南选手许亮以2小时13分32秒的成绩率先突破内蒙古张云程保持了十六年之久的男子马拉松全国最高成绩。1986年10月山东朱树春又以2小时13分15秒的成绩改写了全国最高成绩。今年3月在六运会马拉松比赛中云南选手又以2小时12分17秒的成绩更上一层楼。我国女子马拉松水平提高更快,从1983年全国第一次正式比赛以来,仅4年时间全国最佳成绩不断更新,目前已有7人的成绩突破了2小时35分,一举跃入了亚洲先进水平。但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马拉松运动是田径运动中强负荷的耐力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要跑完42195米的距离。少年女子是否适合此项运动,有许多不同的看法。[1]国家体委明文规定:女年满十八岁,方准报名参加比赛。鉴于身体素质的形成,在少年时期可望性大,而且近年来,女子马拉松成绩进展迅速。因此设想选拨少年女子参加此项运动比赛,可能更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本文作者对十三名参加此项运动的少年女子,进行生理学观察,为运动训练提供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赛事路线的视角出发,对马拉松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目的。研究表明:赛事路线中影响马拉松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观因素有运动员对路线的熟悉程度、对不同路向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各种路段针对性的训练情况;客观因素有路面状况、赛道周边环境、赛事服务者等。建议:运动员赛前要了解影响比赛成绩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本研究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以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赛事路线的视角出发,对马拉松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目的。研究表明:赛事路线中影响马拉松运动员比赛成绩的主观因素有运动员对路线的熟悉程度、对不同路向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各种路段针对性的训练情况;客观因素有路面状况、赛道周边环境、赛事服务者等。建议:运动员赛前要了解影响比赛成绩的主客观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本研究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以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下的中老年人经常要参加社会活动,或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这就给中老年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之一,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培养选手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的,适合的心理状态,促使训练的质量提高以及在比赛中发挥出较好的运动技能水平,创造优异的成绩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女子马拉松发展概况我国女子马拉松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1988年以来,女子马拉松比赛捷报频传,山东李秀霞、肖红艳在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分获冠亚军。在日本名古屋国际女子马拉松比赛中,我国江苏选手赵友风战胜世界女子马拉松名将、荷兰的贝约罗斯肯斯,一举夺冠,成绩为2小时27分56秒,另一名吉林选手谢丽华也以2小时31分43秒获得亚洲女子马拉松锦标赛的冠军。从此,我国女子马拉松开始跻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马拉松跑全程42195米,主要是在公路上进行的一项超长距离的竞赛项目。它要求从事该项运动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很强的体力和极高的心肺功能(马拉松跑运动员的肺活量都在5000毫升以上,安静时心率为每分钟36—40次),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近年来,我国从事马拉松跑的运动员不断增加,比赛的成绩也在逐步提高,但和世界最好成绩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呢?除了科学的选材、严格的训练外,在比赛中合理地分配体力,完成最佳的分段成绩计划是至关重要的,是提高马拉松跑成绩的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马拉松运动成绩有一定的提高,如1980年3月,云南选手许亮在法国“埃松马拉松赛”上创造了2小时13分32秒的优异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特别是六年来,许亮的成绩无人问津;目前国内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亦只有2小时16分左右。造成这种徘徊局面的原因有众多,笔者认为运动员的速度(即5000米和10000米)慢,是影响马拉松成绩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实验室研究发现,恰当的能量补充和液体补充策略可以提高耐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有关马拉松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运动成绩的研究很多,且多见于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其中,机体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尤其是肌糖原的代谢尤为重要,因为强度超过75%VO2max的运动主要依靠肌糖原供能,而运动90 min后肌糖原面临耗竭。因此,能量补充和水合状态是影响马拉松运动成绩的关键所在。研究人员试图通过改变能量和液体补充策略来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如进行周期性的低碳水化合物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九年在呼和浩特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比赛中,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云南长跑选手许亮以2∶21′17″的成绩夺标。今年三月十六日他代表我国参加了法国第六届埃松国际马拉松比赛,以2∶13′32″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我国马拉松最好成绩。无独有偶,三月廿三日在合肥举行的“全国竞走,马拉松春季比赛”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在多年的标枪训练实践中,深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如何是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许多运动心理学家认为:比赛成功的因素中,70%是训练水平(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30%是心理因素。当今,在强手如林的重大比赛中,谁善于比赛谁就能创成绩、夺冠军、破纪录。在重大的国际国内比赛中,曾出现过不少选手战胜比自己强的对手,但也有在赛前夺魁呼声很高的运动员却失去了后3次的比赛资格。  相似文献   

18.
我国马拉松运动自1980年以来,出现了令人喜悦的跃进局面,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选手许亮,1980年8月在法国有30多个国家两千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以2°13′32″的成绩突破  相似文献   

19.
赛前的训练安排对比赛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全年训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环节。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的提高由许多因素决定,赛前训练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究竟起什么作用,有无规律可循,在赛前训练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练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跳远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前两周的训练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拉松跑当前的成绩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相形之下苏联马拉松运动员的成绩是大大落后了。不过,根据国内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在检测训练中取得的成绩看来,他们是能跑出2小时10分的好成绩的。我们认为,赛前训练计划不周,比赛时未能实现达到专项训练水平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下面就是个最新的例子:苏联国家队员斯大里科夫和托尔斯季科夫3月30日在晓尔科沃分别以59分零5秒和59分12秒跑完20公里。看来,在维尔纽斯举行的全苏马拉松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