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运动性贫血剂对运动员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以及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本实验在动物实验基础上,从运动训练时间较长运动员的红细胞相关指标角度出发判断运动员的运动与贫血关系,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运动性贫血组和对照组的红细胞形态变化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贫血组运动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指标显著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红细胞异常率显著高于同年龄和同性别对照组运动员(P<0.05)或(P<0.01);抗运动性贫血剂不同程度地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目、红细胞压积、MCHC,红细胞异常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运动性贫血剂通过改善红细胞形态,有效减少红细胞的老化,从而达到治疗运动性低贫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血液成分、血乳酸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手段,目前在很多运动项目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及生理机制,在我们以往多次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这次赛前在昆明(海拔1890米)的高原游泳训练计划。通过比较5名优秀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3周、高原训练3周、高原训练后3周共9周训练期间,高原前、高原期间和高原后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含量等的变化,和高原训练前后4mmol/L血乳酸运动强度的游泳速度与心率,发现运动员无氧阈游速增加,有氧代谢能力增强,乳酸耐受能力增强.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表明此次高原训练提高了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运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3.
60名青年女排运动员分为A(进行大运动量训练)、B(进行一般身体训练)两组,在运动前后的不同时间进行E花环形成试验,同时作白细胞、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测定。A组大负荷训练后伴随疲劳的出现,免疫机能下降,24小时后恢复;B组免疫机能未下降或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7名优秀男子越野滑雪运动员在海拔1900m的高原进行了为期3周的训练,在高原训练前及训练后以及为了作为对照而在高原训练前一年在海平面水平训练时,我们均做了规范的次极限负荷的运动实验。同时分别测定运动员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静脉血)、最大吸氧量(VO_2max)和能量消耗等几项生理参敷。 其结果是:在高原训练期间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这二项指标呈现出有显著意义的增加,而且表现出原来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最低的运动员他们的这两项指标增加得最多。另外,在上述增加趋势的同时,在高原训练之后,在作相同的次极限负荷训练时,血乳酸(BLa)(毛细血管血)浓度比高原训练前和为了对照而在高原训练前一年的测定结果也呈现出有显著意义的降低。 我们也发现了一种有意义的相关关系,在高原训练前和高原适应后,运动员在作规范的次极量负荷时,由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大量增加乳酸浓度会有不同的反应。虽然最大吸氧量(VO_2max)保持不变,但在进行次极量负荷实验时,所表现出的较低的血乳酸(BLa)浓度可能是在很短的时间以较高的次极限负荷练习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所改善所引起的。 为此,我们提出:原来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低的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期间可以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5.
血容量对运动训练及高原应激的调节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综述了血容量在运动训练及高原应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对有氧能力的影响,希望能为在运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等常规指标评价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和指导训练时,提供更科学全面的分析线索。  相似文献   

6.
耿青青  石鸿儒 《体育科学》2004,24(5):29-31,41
高原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其主要的生理效应是高原训练中的缺氧运动可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和红细胞生成,提高红细胞中2,3-磷酸甘油酸水平。为预防在高原上的过度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免疫力,从运动免疫学角度,对高原训练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少年游泳运动员训练中补充"健身饮"糖饮料后能源物质代谢、运动成绩的变化,探讨运动中补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训练中合理补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温州体育运动学校10~11岁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实验1,观察一次补糖训练后能源物质代谢及运动成绩变化.糖饮料浓度为6%,摄糖量为1.5 g/kg体重,安慰剂为同浓度的甜味剂.运动前后检测血清中BG、Bla、CH、TG、HDL、LDL、BUN浓度以及CK活力.实验2,观察不同糖量长期补充后对运动员能源物质代谢及运动成绩的影响.低糖组补糖1.0 g/kg体重,浓度为6%;高糖组补糖2.0 g/kg体重,浓度为6%.训练1个月后检测同实验1.结果:实验1服糖训练后血清BG、TG显著高于服安慰剂的同时间点,P<0.05,同时CH、HDL、BUN浓度显著低于服安慰剂同时间点,P<0.05;400 m自由泳成绩以及运动后Bla浓度也较服安慰剂时显著增高,P<0.05.实验2高糖组运动员BG浓度在60 min游泳后显著高于低糖组运动员,P<0.05.结论:10~11岁游泳运动员长时间运动时只有补充足够的外源性糖才能维持血糖水平;并且补糖可减少脂肪供能以及蛋白质的降解,有利于能量快速输出,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运动量训练对自由式摔跤运动员β-内啡肽、RPE及焦虑的影响,为运动员训练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8名男性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每周安排11次大运动量训练,共进行2次实验,训练开始时取静脉血,训练6周后再取一次,每次3个取样点(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次日晨),分别测定β-内啡肽、RPE及焦虑水平。结果:训练后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次日晨β-内啡肽均显著高于训练前对应3个时间点;训练开始时运动后即刻显著高于运动前和运动后次日晨;6周训练后,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次日晨显著高于运动前。6周训练后RPE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次日晨均显著高于开始训练时对应时间点;训练开始和6周训练后,运动后即刻均显著高于运动前和运动后次日晨。焦虑水平在各时间点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要想采用简单易行的外在指标反映机体内复杂的生理变化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高住低练对游泳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分子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住低练(HiLo)及恢复期女游泳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2周HiLo开始前、训练中及恢复1周后检测6名运动员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研究内容涉及红细胞CR1黏附功能和CR1、CD55、CD59分子表达;结果:2周HiLo期间RBC-C3bRR明显下降,RBC-ICR升高(P<0.05),恢复1周后,两个指标已恢复到训练前水平,红细胞CR1数量无明显降低,但恢复1周后CR1数量显著性升高(P<0.05);HiLo期间红细胞CD55、CD59数量相比训练前明显增加(P<0.05),而恢复1周后CD55、CD59表达继续增加并明显高于训练前和训练期间的水平(P<0.05);结论:2周HiLo明显抑制了运动员红细胞CR1免疫黏附功能,恢复1周后CR1黏附功能及教量已经恢复,CD55、CD59高表达有利于红细胞抵御补体的攻击,防止溶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优秀举重运动员大幅度降低体重导致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后的能力恢复训练的个案进行研究,探索大幅度降低体重对运动员机体的影响和能力恢复期运动员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长期跟踪测试优秀举重运动员降体重后的体重控制与运动能力恢复期间的身体成分、血象(红细胞计数、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等)、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皮质醇等指标的变化及营养情况调查.结果:运动员体重在降体重后控制良好,运动能力逐步恢复,血清睾酮持续低下.结论:大幅度持续降体重将导致运动能力和血清睾酮大幅度下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随着能力恢复训练的进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逐渐上升,但并未完全恢复;降体重造成的HB等氧运系统指标下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营养和训练手段的调节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羽毛球训练模式和模拟实战时运动员血乳酸和心率分布,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方法:测定12名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在5种不同训练模式下和实战比赛中血乳酸浓度和心率,以了解不同训练模式时的供能特点,为训练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5种训练模式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分钟运动员血乳酸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后(P<0.05),运动员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浓度在训练模式1、模式2和模式5中均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5种不同模式中模式5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5分钟和运动后10分钟血乳酸最高(p<0.05);(2)心率分布中,训练模式1和训练模式2下90% HRmax以上分布显著高于(P<0.05)模拟比赛;80-90% HRmax分布训练模式1、训练模式3和训练模式5显著高于模拟比赛(P<0.05)。结论:5种训练模式在发展ATP-CP和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各有侧重,模拟比赛的强度接近比赛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试评价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等方法对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机能状态的影响,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和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方法:通过有氧能力、无氧能力等结合血液生化指标测试,对比分析4周高住低训低氧训练、高原训练对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高原训练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均值非常显著地高于高住低训期,高住低训后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前均有一定比例增长;高原训练对男运动员有氧能力有显著提升,女运动员在中低负荷有氧运动时肌肉缓冲能力有所改善.结论:高住低训和高原训练4周均能促进现代五项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增强其有氧代谢能力;对现代五项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技能性项目的影响仍需通过一系列专项指标评定.  相似文献   

13.
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观察了10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海拔1917m)训练前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液RBC、Hb、网织红细胞(RC)、血球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发现:(1)高原训练能显著增加运动员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但EPO水平在上高原1周后下降,4周后下降幅度更大;下高原3周后又开始回升。网织红细胞的变化趋势与EPO的变化保持一致;(2)高原训练能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并且高原训练产生的影响效应,可能至少保持3周;(3)高原训练对女运动员产生的影响效应,比男运动员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在运动中和运动后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引起的免疫机能下降情况的影响。本文以10名田径短跑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26 ±3.4岁,训练年限都在8年以上。研究方法为: 1实验设计(1)运动测试安排对10名运动员进行两次测试,两次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周,在每次测试前2天,都要求运动员避免大强度的训练, 而且要求每次测试前的1周之内,运动员的训练和饮食安排相同。在第一次测试前3天,做递增负荷运动测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在两次测试时,让运动员分别在功率自行车  相似文献   

15.
检测不同训练水平的女子赛艇运动员各种不同运动负荷以后血液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红细胞受体花环率C3bRR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红细胞免疫复合物ICR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明运动训练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大负荷的运动训练则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红细胞免疫指数均降低,免疫力下降。红细胞免疫指数测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指标灵敏,可为合理安排训练负荷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递增负荷和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实验法,探讨了递增负荷和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时各受试组的红细胞变形能力无明显差异,但在递增负荷后,红细胞变形能力较安静时显著下降;足球运动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较训练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周HiHiLo、LoHi训练模式对男子中长跑运动员EPO、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动态变化影响,探讨两种低氧模式训练效果,为低氧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结果:3周实验过程中EPO变化趋势一致,先升后降,但高峰出现时间不同.HiHiLo组红细胞参数Hb、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e、#Retie均高于LoHi组.结论:Hi-HiLo组较长时间低氧刺激同时加入低氧和常氧环境的适当运动,更能有效刺激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深入探讨了针刺关元、肾俞穴对有氧训练效果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血清睾酮、血清LH、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等指标发现,针刺关元、肾俞能够显著提高血清睾酮浓度,而运动结合针刺更可有效促进最大摄氧量的提高,从而使针刺成为有氧训练产生明显效果的有力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普通高校业余足球队运动员在备战广东省第7届大学生运动会训练期间,观察补充低聚糖 乳清蛋白(4:1)饮料对体成分、部分血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6名男性普通高校业余足球队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n=8)和实验组(n=8),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实验组运动员在每天训练前即刻、训练后1h内和临睡前,择时补充糖 乳清蛋白,对照组运动员则补充纯净水,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体成分、血生化指标和体能测试,并统计整个大运会每场比赛结果。结果:足球运动员补充低聚糖加乳清蛋白能有效地保护红细胞功能,预防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同时可提高体能、促进疲劳的消除,对维持肌肉微结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明祥 《体育科研》2012,33(6):80-83-92
摘要:目的:旨在观察不同训练目的的4周高原训练对不同水平优秀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对8名优秀男子中长距离自行车运动员进行4周高原训练,内容包括公路专项力量、速度和公路有氧耐力,健将级组(c1)组以专项训练为主,一级组(C2)组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每天监测晨脉;分别在高原训练2、3、4周和下高原1周后测试血常规;分别在大负荷训练后、休息后和下高原后2周测试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分别在高原训练前后测试身体成分。结果:两组晨脉均随运动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并表现出高原训练早期升高后期下降的变化趋势;两组白细胞(WBC)和淋巴细胞(LY)均在高原训练期间有所降低,结束1周后回升,C1组变化幅度更大;两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在4周高原训练期间持续升高,并维持到结束后1周;C1组BU和CK变化与训练负荷相一致;高原训练后,C1组脂肪和C2组骨骼肌质量分别降低4.5%和3.9%.结论:自行车运动员身体机能对高原训练的适应性变化会受到高原训练经历和运动训练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