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个指头都不会一般齐,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倾向一般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发展期”也是不同的,而同一学生个体本身也存在学科之间的不平衡。任何老师教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上肯定存在着上、中、下。其实学习不好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待他们,  相似文献   

2.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有调查表明,当前高中生在数学学习方法上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前不会预习,课上不会听课许多学生习惯了初中老师们"督促"型的学习,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高中阶段同样可以如此,他们课前不会预习,坐等老师上课,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使老师要求预习,他们也只是草草看过几眼,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也就很难理解课本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更不会想到去刨根问底.有的学生就像录音机,老师讲的内容全听全录,一字不漏;有的学生边听边记,笔记本记了一本又一本,问题却也是一堆又一堆;也有的学生只  相似文献   

3.
“假如你不会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会善待学生,你就不配做老师”。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相似文献   

4.
<正>同一个学校的学生为什么学习成绩会有那么大的差距?是他们天资上有差别还是后天人为造成的?如果天资上有差别,那么在中考的时候已经进行了筛选,同一所学校的高中生应该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选手。常听人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最初听到这话时义愤填膺,认为说这话的人肯定不是一线的老师;但事后想想也不无道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自身,主要参与者不就是教师吗?  相似文献   

5.
回想过去的教学,回想过去的课堂,回想过去与学生的点点滴滴,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所谓的英语学困生他们基本上在语文、数学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于这样的学生,平时连基本的作业都很难完成,更不要说让他们背课文了.所以,他们只要一见到英语老师,就会本能地想起老师苦口婆心地让他们背书的情景,顿时会感到头昏、眼花、手脚发软了.最后就演变成时常跟老师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候,正好被"逮个"正着,他们也只好"认命"了. 记得有一位前辈老师告诉过我:"对于这部分背诵难的学生,先要搞清楚他们背诵难的原因.如果是因为不会读而不会背的话,那么,先要想办法使他们愿意开口,也就是我们老师要抽时间,不厌其烦地教会他们读;他们会读了,就有了信心,也才会肯读,进而会背.我们千万不要在对他们学习情况不了解的前提下,就要求他们马上背出来.  相似文献   

6.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逐渐变得优秀呢?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的正确体现将是学生学习优秀的关键!一.接受我们面对的现实一所学校招进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老师就必须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即使有老师调动到别的学校,你依然要面对该所学校所招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言行情绪等都流露出"看不起"他们的倾向,那么学生也不会接受你这个老师,即使你是最优秀的老师,有最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法顺利让他们接受你——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接受我们面前的这群孩  相似文献   

7.
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看到:大连一位教师赴美执教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告诉中国的老师们,善待我们天使般的孩子吧,和中国课堂相比,在美国的课堂上课就像在天堂一样。这位教师在给她曾经执教过的学校同事的信中说,美国的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平等,绝不会因为哪个学生家里有钱而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歧视他(她)。在美国老师看来,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但有特长或是生活能力强,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是一样的。学生犯错误,他们认为这只是成长中的问题,儿童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这位老师的感慨引人深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8.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时常回荡在我的耳边,督促我每日努力工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时间久了,也会自问:这句话是不是绝对的真理呢?于是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一番斟酌,便有了一点想法,我想和广大的老师们商榷一下。首先,教师的使命就是教书育人,善待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英语。我认为,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厌学,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已失去了自信心。所以,只有重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才是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根本。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师善待学生是与人为善,诲人不倦。有些学生属于班里学习较差、很少得到老师表扬的,有些甚至经常招来老师的挖苦,他们大多数有很强的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在课堂上就表现为心不在焉,不发言也不学习,思想在别的地方“漂移”。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原谅他们,并努力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0.
现在老师重视的学生大都是冒尖的“两头”,而夹在“两头”之间的很大一部分“中间层次”学生,学习平平,能力一般,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给老师添乱,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研究较少。外国教育工作者把这类在集体中不受关注的学生称为“灰色学生”。其实,那些平平常常、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处于“中间层次”,可他们并不属于“灰色”!有的孩子成绩不算优秀,但动手能力强;有的生就一副热心肠,助人为乐,关心集体;有的善良懂事,同情弱者,孝顺父母。他们也许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需要老师去发现,去挖掘他们身上的“亮色”。  相似文献   

11.
<正>在当今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想真正给学生以学习上的动力,彻底改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局面。我们就要始终用"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善待每一个学生,从心里和每一个学生交知心朋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要关爱弱势的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平等地同每一个孩子交朋友,以此进一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弱势学生由于学习、纪律、身体都"弱",经常受到来自家长、同学及老师的压力,心理上总是处于劣势,他们敏感、脆弱,比起其他同学有着更加强烈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被重视、  相似文献   

12.
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3.
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有几名学习差、组织纪律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也是最难于管理和教育的。但作为教师,又有责任帮助、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及时赶上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呢?一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通常,差生的自卑心理也比较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差,老师和同学也对他们“另眼相看”:一犯错误就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即使做了好事,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重视。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上进心,变得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后进生也有优点和长处,他们学习差、纪律差并不一定其它方面也不…  相似文献   

14.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我有这样一种体会,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听同一个老师讲同一课内容,但他们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却有很大差别。有时一课已经学完了,但是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连新学的生字都不会读、不会写,连课文都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生学习的被动导致了课堂效率很低。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我发现预习是一条捷径,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预习抓得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契机     
郭莉 《辅导员》2014,(15):69
正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问题学生"同样拥有一颗真诚纯洁的心灵,也有被尊重被赏识的愿望。对"问题学生",只有诚挚的师爱,才能填补他们心理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的障碍。所以,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小学生中隔代教育较为普遍,这种现象对于孩子的学习帮助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后,他们就能丢掉拐杖,自行前行。他们与城市孩子的差距也就不会那么明显了。一、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时存在的问题1.缺乏兴趣,没有动力看到课文里不认识的单词,既不会念,也不知道意思。又得不到帮助,一些学生往往就把英语书扔在一边,不去理会。老师安排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1):91-92
农村高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使自己在数学中存在问题也不会去问老师或者同学。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成长。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文章主要研究了农村高中数学学习中"不会不问"现象,并且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特殊,决定着他们的性格特殊。因此,在教学中有两个问题十分普遍:一是相当多的学生对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认识模糊,他们认为到学校上学,就像在家里父母或保姆要为他们准备好一切一样,老师为他们准备好一切是天经地义的。老师讲的才听,老师布置的才做,老师要检查的才写。一切依赖老师,自愿做听命于老师的学习奴隶。同时对老师要求过高,期望值过大,认为老师不讲深讲透、不详批细改、没有讲到考试内容,就是老师的失职,自己考不好,就是老师没本事。二是不愿意做主人,也不会做主人。计划不会设…  相似文献   

20.
凡去英国观光过的教育界人士一般会看到这样一个社会现象:中小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只有6个小时,并且老师不留家庭作业家长也不会额外布置学习任务。他们有很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尽情玩耍,干自己想干的事。虽然英国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明显不如中国孩子,但是到了结束学生时代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