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门学派是明代第一个心学教育流派,由陈献章开创,其创立标志着明代心学教育的开端。学派宗师陈献章生平崇尚躬行践履,未直接留下系统总结其教学理论与经验的材料。从亲历陈献章师教的江门弟子视角去探究,可以发现,陈献章以教闻道、兴治化为立师旨归,通过不拘一格的师教方法,力图培养能够自得的经世人才,在教学生活中,他与弟子以道友相交,爱生如至亲,给江门弟子各方面的成长留下了深远影响。发掘陈献章的为师之道,可为当下教师教育与名师培养提供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别号胎簪子,不常用,河南省信阳市人。 何景明是明代前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学批评,诗赋文章,样样皆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与李梦阳发起并领导了明代前期的文学复古运动,开一代文风,领一代文学风骚,成一代文宗;成为明代“前九子”的领袖人物,与李梦阳并称“何李”或“李何”;也是明代“十子”之一;与李梦阳、徐祯卿、边贡又有明代“弘(治)正(德)四杰”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何景明的文艺批评思想,诗赋文章,为历代批评家所注目,自明至今,对其批评的著名学者,不下二百家。  相似文献   

3.
<正> 朱湘,我国现代诗人。他既是新月派的骁将,又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他的诗作有过独特影响。研究朱湘的诗作及其影响,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课题之一;撰此年表,是为进一步研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李玉峰是朝鲜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作在朝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对爱情的追求,对自我独立人格的维护形成了她诗文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以静求道:陈献章主静特色的儒家修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献章是宋明理学史上一位转变风气的人物,他的"主静"特色修养论,为儒家修养论开辟了新的路径。文章从陈献章思想的本体论出发,展现了陈献章依靠"主静"方法求道的过程,并通过与佛道两家静坐方法的比较,肯定了陈献章"主静"特色儒家修养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献章儒道兼综的道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献章作为明代社会变化的感受者和见证者,为救人心、救社会、重建道德主体哲学,摆脱束缚,大胆创新,实现了学术文化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向。在这种转向过程中,透过陈献章对生死、苦乐、名利、仕隐等道德文化问题的阐述,可以看出其儒道兼综的道德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诗人的别号     
在我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唐代,许多诗人往往因诗作或个性特点的不同,被冠以各种别号,如我们最熟悉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此  相似文献   

8.
宋濂是站在历史交合点上的大文学家,其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对整个明代文学具有奠基性的导向作用。明代文学的走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明代文学的特质、与前代文学的差异以及对后代的文学的影响。宋濂《文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名篇,它集中地表达了宋濂的文学思想,又代表了宋濂散文的高度成就。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极盛时期,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是八股文。八股文在结构上的奥妙隐含在宋濂的《文原》之中,因而宋濂通过这篇文章影响了明代士子,进而也启迪了清代文人。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道教和佛教静坐法的由来和意义、性理学家朱熹和陈献章静坐说的内容和特征进行研究。朱子的“主敬”和“格物穷理”重视读书,陈献章通过静坐思考,主张“尊德性”和“天理体忍”。陈献章的学问是以静坐为中心,融合了儒佛道的方法,而与性理学的“道文学”和“尊德性”相融合。陈献章的学问可以说是护卫阳明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文学之家,像汉魏间的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北宋时的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明代的袁宗道及其弟袁宏道、袁中道等。但这些都是男性,为大家所熟知的。在文学史上,还有鲜为人知的、极其罕见的女文学之家。现择其几例,与大家共知。  相似文献   

11.
萧纲诗论     
一在中国诗歌史上,名声最坏的恐怕要数齐梁宫体诗了。后人指责其为颓靡之音、淫哇之声、变态心理、色情文学等等。在整个宫体诗作家中,最主要的倡导者、作者又是梁简文帝萧纲。萧纲也自然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备受指责、很被人们看不起的下流诗人,这似乎是他应得的冷遇。  相似文献   

12.
陈献章受到其师吴与弼的启发,强调跳出程朱之学的束缚,通过自得、反省、静坐等形式来获得对儒家经典及其思想的认知与理解,并进而体悟圣人之道、本体之理.陈献章这种心学化的经其诠释思想与方法,促成了明代中叶心学的兴发,为王阳明之学的大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人是明代兴起的特殊社会群体,山人之任侠则使中国古代侠史上涌现出新型的一个类别即“山人侠”。侠是明代山人文化的核心和明代山人的精神内涵。山人以侠的方式和气质塑造自我,参与现实,影响社会,实现了其存在价值。对山人尚侠之风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明代底层文人成为山人后的生活走向,也使我们能进一步探索山人的核心价值。侠的叙写和侠气的抒发,成为山人文学创作的动机与主要内容,给明代文学带来了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山人在塑造自己侠的形象同时,也完成了他们作为一种文学形象、文学题材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的朗费罗在国内和国际上皆有美誉。世界文学尤其是欧洲文学的精髓成就了朗费罗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是朗费罗的杰出成就使美国文学走向世界。朗费罗的诗作体现了世界文学的生产、翻译和流通的完整过程,其科学实践模式为世界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学理支撑,为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观念提供了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代羌族文学研究以民间文学为主并由此囊括了整个羌族文学,即使在编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时亦无新的突破。本文拟就清朝羌族诗人赵万寿及诗作的论述,证明羌族文学并非只有民间文学,赵万寿及其诗文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和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历史上,疏广、疏受功遂身退的事迹影响深远;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别树一帜、影响深远的杰出诗人,学陶是一种延续千年的文学现象,由苏轼开创的追和陶诗的风气,又一直延续到清代.文章以陶渊明《咏二疏》和历代追和的部分诗作为例,探讨历史人物影响和文学作品传播之间的某种规律.  相似文献   

17.
苏轼诗作《自题金山画像》中有这样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1儋州。”可以说,坎坷的人生遭际,成就了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相似文献   

18.
作为明代"前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重要成员,作为闽地阳明心学的早期主要代表,郑善夫是福建文学发展史上较早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著名诗人。通过认识诗人对明代闽派、"前七子"复古派及其阳明心学的多重贡献,可以进一步客观地定位其在明弘治、正德年间的诗坛地位。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是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他的诗作轻灵飘逸、温柔缠绵,富于音乐美,并体出现对中国古典诗词和西方文学借鉴的倾向,在中国新诗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