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编制城乡统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统筹是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是城乡教育统筹的必然要求.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城乡倒挂"现象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亟待统筹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中小学教师编制进行动态管理、设置中小学教师流动编制、充分发挥国家"特岗计划"的调控作用从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立君 《文教资料》2008,(22):101-103
本文分析了统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作出了理性思考,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不能让城市薄弱学校走向被遗忘的角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应该是对城乡各级、各类、各种形式教育的大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教师资源的统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破解"高等教育情结"、解决投资教育的问题和政策配套问题.  相似文献   

3.
谭璐 《邢台学院学报》2014,(1):180-181,187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顺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所适时提出的,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目标所在,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首先剖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意义,然后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如"捆绑式"、"结合式"、"委托式"等教育发展模式,最后提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当前我国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一改革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存在的困惑,同时提出了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总体性分析框架,以期对推进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公平的基点:中国城乡教育统筹改革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民族振兴的基石,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效率的关键环节.在城乡教育治理的总体思路下,梳理和反思当前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理论研究的进路和误区,探索城乡教育布局、经费、师资、办学、管理、帮扶六个方面的核心统筹治理要素,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进城乡教育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第一位的施政方针,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城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重庆教育发展的实际,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现实价值进行理论分析,并就如何推进教育公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教育在城乡统筹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发展观,是结合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发展而提出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观。以开县为例,现就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现状与思考、问题与策略作一些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重温晏阳初的乡村教育思想,有助于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五个统筹"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将"城乡统筹发展"列为首位,足以说明其重要的程度.辽宁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应排除经济和教育等诸多制约因素,通过"五点"对策,达到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产业互补,以求辽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以解决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业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问题。在城乡统筹的农业发展中,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科学、合理地建立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是以金融支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展是人类推进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包括人种、生产、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等。发展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政治性和人类性;发展观包括发展的内涵、目的、主体、道路、机制和标准等问题,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需要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而体现在城市化进程的选择上,就是走加速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因此。应该加快城市发展机制的改革,为加速发展大城市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兼论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发展是指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个性发展是指个体在需求、生活习惯、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念等方面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全面发展不是全才发展,不影响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在逻辑和哲学上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创新人才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自“发展”一词出现在人类文明的词典后,发展便注定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研究主题。本文把发展观演变与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揉和起来,围绕发展观的三次演变,在发展观演变与发展经济学二者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分别是:传统发展观和结构主义学派;协调发展观和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观、自由发展观与发展经济学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发展 ,同时应当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 ,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 ,只有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进一步强调了要搞好西部大开发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会见泰国科技部长功·塔帕朗西2004年7月23日,徐冠华部长在科技部会见了来访的泰国科技部长功·塔帕朗西一行,双方就中泰两国的科技合作交换了意见。 功·塔帕朗西兼任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和泰中友好协会主席,他此行是应国家体育总局的邀请,来华出席关于中国举办200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和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签约仪式。 会谈期间,功·塔帕朗西向徐部长介绍了将于今年十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泰国科技展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8.
开发人力资源是中国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之一。中国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庞大,但文化素质偏低,就业压力大等,都是较为严峻的问题,严重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必要探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生存发展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存与发展是同一个问题,人的生存方式的特点就在于用发展求生存。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发展无疑产生了消极后果,但这并不是天人相分观念的恶果。人类中心主义需要反思并赋予更合理的内涵,但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反思人类既有的实践与生产方式,建立生产与需要之间合理的辩证关系,提高生活质量与生活品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援助与中国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方发展援助弥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不足.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始接受双边和多边发展援助.这些援助在缓解资金短缺、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对华援助给援助国带来的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将发展援助政治化,减少或终止对华援助并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大的不利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不会因此停止.中国希望得到发达国家的援助,但绝不依赖这些援助;援助可以促进发展,但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