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中国传统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的方式,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在书院学规中,道德教育往往承担着核心作用,学规通过树立榜样、养成道德、实践道德等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探讨中国传统书院学规中的德育方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传统,用现代意识挖掘中国传统书院教育中的合理因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文学艺术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良好道德情操、积极思想观念的教化启发作用。中国自古至今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在"发展教育,优先德育"的教育发展理念中,蒙学教育对当代社会德育的借鉴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理论来源。本文通过对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所体现的道德情操的教育思想,在传统文化发展中去伪存真,阐述了蒙学教育中优秀的德育理念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道德是文化中的一种,道德随着文化的进化而进化。中国社会正以市场经济的建构为中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中国民众正从传统深处走出来,与新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会面,从而由传统的自在自发的活动主体向现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转型。同样德育模式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文章通过引入一个文化的立场,使道德研究回归到本真状态,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教育元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德一直居于社会价值体系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具有原发性、综合性的儒家文化。传统孝德虽然曾受到广泛的批判,但传统孝德仍为现代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前,我们要通过德育来继承和弘扬孝德这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注意吸收传统孝德的合理成分,以孝德为起点,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和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德育在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德育的科学有效途径,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一个教育实践问题。 传统学校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逐渐地不能适应现代学校德育的要求,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模式已是当务之急。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激烈震荡,新旧道德、中外道德之间在不断地冲突与整合,现代学校德育模式构建必然是一个困难复杂且较为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代家庭德育承载着个体品德养成、家庭道德发展乃至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使命。但当代中国家庭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只有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家庭道德变迁规律以及当代青少年成长规律来充分认识中国家庭德育建设规律,成功探索出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让广大家长家庭德育改革坚持"理念先行"、家庭德育功能坚信"美德可教"、家庭德育实践秉持"无教学的教育"、家庭德育成败明晰"责任大于能力"。家长只有掌握了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开展家庭德育具体方法的综合创新与正确运用,最终担当起教养子女道德社会化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7.
德育实践中的典型困惑亟待澄清和德育信心有待加强,都说明了德育需要正视深层的根性问题.从学科视角出发,德育需要深化对上游学科的挖掘和跟踪研究,从而加强自身的解释力和实践能力.从文化传统视角出发,德育需要从先秦儒道合一的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使之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道德信仰的重要资源.学科视角与文化传统视角的融合,重视中外德育理论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道德信仰、哲学观、科学性三者融合目标的达成.德育寻根呼唤对德育研究与实践根本问题的正视,但也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过程而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8.
李庆明 《中国德育》2006,1(1):30-35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儿童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文化情境德育试图通过优化儿童道德境遇,构建一种基于文化情境、回应现代社会对公德伦理素养的迫切诉求并最大限度地继承道德文化传统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强青少年道德能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认同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亟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青少年道德能力的教育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通过传承传统文化、贴近生活教育、加强社会实践、优化德育大环境等路径,探索全新的德育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道德文化作为重要德育资源,是现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建构的重要内容;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主旨成为学生沟通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血脉。开发和转换传统道德文化,建构大学生道德素质,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路向,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1.
儒家传统德育思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宝藏。儒家传统德育思想内容丰富,涵盖了社会道德建设的各个方面。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德育思想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儒家传统德育思想内容的阐述来进一步说明儒家传统德育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在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德育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重视现代道德与传统道德的整合,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多元化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的当代中国,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之一,重视社会实践与道德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即道德践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中,通过研读经典、文化考察和专题讲座等方式,丰富、深化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相似文献   

14.
课程是丰富学生生命体验、建构道德与审美、完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建构校本德育课程是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文中通过以成语文化为题眼,打开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视角;以学科统整为主线,探索校本德育课程的新模式;以人文环境为核心,打造校本德育课程的新空间;以创意活动为路径,推动校本德育课程的新体验;以家校协同为支撑,释放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能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以传统文化与国学为背景的校本德育课程学校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滕州辛绪及周边村庄加快了从传统礼俗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形成一种地方性礼俗:喝喜酒,不收喜礼。这一礼俗的形成既有地方历史文化渊源,也是传统文化观念在新时期同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礼俗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礼俗的形式,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引发我们对传统与现代不同文化观念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师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道德传承者的角色,这是由中国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历史所决定的。中国教师是学生全方位的导师,有别于西方教师的职责。西方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西方教师的德育责任,个体主义的德育观也降低了西方教师的德育压力。西方道德权威来自于宗教,而中国道德权威主要源自教育。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在历史传统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中国教师重要的德育使命决定了不可轻易将教师妖魔化。对教师的变革,必须重视中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不可简单复制西方的教师理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风貌等方面的变化,高校和谐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德育面临的现代困境中,和谐德育的实践要转变德育模式,着重培养大学生慎独品质,坚守传统道德精神中的精华,才能实现和谐德育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 ,我国大学德育面临种种挑战。本文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感受源和道德感受渠道作了分析 ,并提出大学德育应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对中西方道德教育传统的考察分析 ,确立了“学生自主选择与教育者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有机结合”为我国培养学生道德能力的基本原则。通过实验性研究和实践 ,总结出“认知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外在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等具体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分析和回顾 ,以及对中国现代德育内容发展的回顾 ,提出强调我国德育中道德主体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教育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情操、行为品质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达到以德育人效果,德育工作者必须在常规德育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开拓德育资源、从中国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和现代道德文化中吸取其精华,并且努力优化教育手段、使教育工作系列化、科学化、完整化,从而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