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平熙 《档案》2008,(3):24-26
校,就是考核、校对,勘就是删取,校勘是校雠的核心。刘向《孙卿书录》:“臣向言,所校雠《孙卿书》……以相校……”。刘向自称整理古籍的工作为校,又称校雠。《太平御览》618卷引《风俗通》:“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汉书·艺文志》:“每一书已,向辄取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条其篇目”,主要是篇章字句的校勘;而“撮其指意”,主要是考辨其书的学术宗旨、渊源、流派,论其得失。  相似文献   

2.
图书编辑工作本身至今虽然没有独立创建学科——图书编辑学,但是,在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却有许多学科逐步形成。我在这里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校雠学校雠原指校勘书籍中文字、篇卷的错误,古称“校雠”,今称“校勘”或“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汉代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在《别录》中说:“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校雠学有广狭二义,前面所说的校对书  相似文献   

3.
清代章学诚著作《文史通义》,后有《校雠通义》,它实际是古代的编辑学。编辑为什么叫“校雠”呢?原来“校雠”是校对的意思。刘向《别录》:“校雠者,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校雠原来指校对。《汉书·艺文志》:“至  相似文献   

4.
编校一家,自古如是。刘向《孙卿书录》:“所校雠中孙卿书(即《荀子》),凡三百二十二篇。”《宋史·郑樵传》:“聚书数千卷,皆自校雠。”说的都是编辑既编且校,亦编亦校,自编自校的事。后来,编校虽随社会之进步,出版生产力之发展而分家而各立门户,却仍然是“同...  相似文献   

5.
“本”探     
刘向(前77—前6)以前,“本”字无书籍义。《文选·魏都赋》“校雠篆籀”句,李善注引《风俗通》云:“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这是“本”字有书义之始。刘向这一段文字(下简称“向文”),后世谈目录版本校勘的多加引用。对“向文”中的“本”(下简称“向本”),或称为“书”,或称为“底本”。但对于“向本”究竟缘何而来,很少着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校对是一种简单劳动吗? 我的看法是,校对并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校对,古称“校雠”,出自汉朝刘向的《别录》。据《文选》李善注,所谓校雠,就是一个人拿本子,另一个人读书,两人相对,就象怨家一样。按照这个解释,校雠就是互校各本的异同得失,也就是校勘,校订。另一种解释是所谓“校字如雠” (雠即仇):把错别字看做是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非捉出来不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校对:根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字。  相似文献   

7.
校对是一种简单劳动吗?我的看法是,校对并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校对,古称“校雠”,出自汉朝刘向的《别录》。据《文选》李善注,所谓校雠,就是一个人拿本子,另一个人读书,两人相对,就象怨家一样。按照这个解释,校雠就是互校各本的异同得失,也就是校勘,校订。另一种解释是所谓“校字如雠”(雠即仇);把错别字看做是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非捉出来不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校对:根据原  相似文献   

8.
当你接到当天的报纸,看到安排得新颖别致的版面,读到一篇好新闻、好通讯、好言论时,会对编辑、记者和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给予肯定.但是,往往忽视那些在报纸出版中从事校对工作的同志。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办好报纸倾注的心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编辑、记者工作. 我国古代一些学者和出版人士十分重视校对工作,把它称之为“校雠(仇)”.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就曾经校阅群书,他在《孙卿书录》中说:“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  相似文献   

9.
<正>一“校勘”亦称“校雠”(或曰“雠校”),这是文献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术语,追溯这个概念和术语的来源,学者多引用刘向《别录》中的如下一段话: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1刘向《别录》今已不存2,以上这段话出自《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所引《风俗通义》。内容相近的一段话亦见于北宋李昉等所编《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作:刘向《别传》曰:雠校者,  相似文献   

10.
鲁迅和校对     
余章瑞 《出版史料》2008,(2):126-128
校对,古称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日雠也。”(应劭:《风俗通义》)狭义的校对,就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校对印样,订正错误。广义的校对,又叫校勘,兼指书籍版本、目录、收藏和流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向是第一个把校对称为“校雠”并对之作出界定的。刘向在当时那么多可选用的汉字中,为什么偏偏选中“校雠”二字?我认为,对此二字所以情有独钟,不排除下述因素,即刘向在校书中对此有特殊的感情体验。根据是:从文字学角度看,校与雠都是形声兼会意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只提到它们是形声字。这不够全面。我的理解是:“校”的偏旁“交”不但是声符也是意符,它与另一意符“木”会意,即木相交会意为枷、桎梏等刑具。木制刑具就是校的本义。《易·噬嗑》中有“屡校灭趾”、“何(通荷,去声)校灭耳”句,这里的“校”,显系刑具。又,武当山东麓现存的“迁校  相似文献   

12.
鲁迅和校对     
校对,古称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应劭:《风俗通义》)狭义的校对,就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校对印样,订正错误。广义的校对,又叫校勘,兼指书籍版本、目录、收藏和流传的研究。鲁迅当过校对,也校勘过许多书。早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就给人校过一部译著,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以贴补学费的不足。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期间,他经常伏案校勘古籍到深夜。一部《嵇康集》,他校了许多遍。他以吴宽丛书堂影宋钞本作底本,比照《全三国文》及其他五家刻本进行校读,补正脱落,去其衍误,使他校的《嵇康集》成为最完善的本子。他还以唐宋类书所引文字,校武英殿聚珍本唐刘恂作的《岭表录异》三卷,并补遗。1915年以后,他搜集碑刻,从拓本抄写本文,与《金石萃编》相校,看出了此书的许多错误。正是这种深厚的校勘功夫,使鲁迅一旦从事新文学书刊的校对工作,就成为一名杰出的校对者。  相似文献   

13.
陈静  刘光裕 《出版史料》2004,(1):90-103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家族,历代好学,家学渊源。刘向本人,博学多才,既好五经,又通神仙方术,著有《列女传》、《新序》、《说苑》等。据《汉书·成帝纪》,刘向奉命校书的时间是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死于公元前6年,校书大约二十来年。刘向死后,哀帝命刘向之子刘歆校书,最后完成校理群书大业。刘歆(?-23年),字子骏,学识渊博,“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历史上所说刘向校书,是指刘向、刘歆领导的数十年官府校书。  相似文献   

14.
鲁海 《图书馆》1992,(3):71-73
校雠学,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学科,校雠之义,一般引用刘向在《别录》中所说,“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  相似文献   

15.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16.
刘向,汉代杰出的目录学家、思想家、经学家。成帝年间他奉旨校书,整理编纂了大量古籍,创造了档案文献事业的辉煌业绩。先秦至汉的大量文献得以流传至今,刘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刘向生平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年)字子政,本名更生,48岁时更名为向,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高祖同父少弟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出生在有着渊源学术传统的宗室懿亲之家,这使刘向一生的文化活动都带有深深的政治烙印。据《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刘向年少时即“通达能属文辞”,27岁讲论五经于“石渠”,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又《…  相似文献   

17.
张春华 《编辑学报》1993,5(3):145-146
几乎与刊物种类激增的同时,期刊中错误率较高的问题也相伴出现。众多读者投书报刊,疾呼“无错不成书”的现状亟待改进。 校对工作古称“校雠”,西汉刘向在《别录》中说:“校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仇与雠同音为“Chou”,意亦同,将排印之误视若仇敌。须知,一本错讹层出的刊物会严重影响自身信誉,无疑会降低其实用价值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古人管校对叫“校(?)”,汉代刘向在《别录》里指出:”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我们今天的“唱校”——一方唱原稿,一方看付印样,正是古代的所谓“(?)”。不过现在的唱校方法比古代要复杂多了:有一人唱稿一人看样的,也有一人唱样一人看稿的,还有一人唱两人看、一人唱多人看等种种方法。目前报纸校对技法中,唱校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有些报纸几乎从初校到付印都用唱校。它的优点是:第  相似文献   

19.
陈勇 《出版经济》2003,(2):26-27
我国的校对工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校气雠的含义。早在西汉时代著名的编校家刘向就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为雠。”刘向的定义,鲜明而形象,古代的编校合一是与出版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出版手段,出版生产力逐渐发展,编校工  相似文献   

20.
校对:主体、功能和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主体、功能和责任孙培镜校对,在我国一向也称“校雠”。“校雠”作为我国编辑史上的一个专门用语,既指古籍整理工作中的校勘,又指古籍和原稿复制工作中的校对。从校与编的关系看,古籍整理工作中的校雠,一向是编校合一的,即一人而兼编校二任;而古籍和原稿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