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未来学家奈斯在《大趋势》一文中指出 :“处于伟大变革时代 ,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创造是一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思想或事物的活动 ,常和发明发现相关联。创新和创造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创新包括创造 ,是更高层次的创造 ,是范围更广泛的创造活动。人类过去和现在都需要创造 ,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造 ,而且在急切呼唤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高的创造。创新教育就是要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从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以期迎接世界的挑战。一、创新———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就是抛弃旧的 ,创造新的。人类社会不正是在不断发现新知识…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发现新的事物、发现事物之间新的关系、新的联系的一种人类的认知活动。它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层次 :“前无古人”层次 ;群体创新层次 ;学习创新层次。创新教育主要应该在第三个层次上进行。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并且能够以自己的创新成果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到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因为创造了生产工具才使人类脱离动物界;因为创造了语言文字才使人类脱离原始人的蒙昧状态逐渐发展成为有高度智慧的现代人。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  相似文献   

4.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的变化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人的创新精神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创新作为人类超越性的价值追求,它向往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全面发展的展现方式,全面发展为创新提供了先决条件。创新教育并不是要在正常的教育活动之外再赘加上所谓的“创造课程”,而是要在把创新教育融于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学的意义就是肩负着传授知识和发展知识的双重功能;也应该肩负着个体“渴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期待着个体成为有创造价值”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6.
论创新教育与幼儿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已经来到,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创新。罗曼·罗兰指出,“创造活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永远有效的契机”。的确是这样,自本世纪初经济学家从技术的应用这一角度提出“创新”这一概念[1]以来,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创新,正如吉尔富特(Guilford,J.P.1967)所言,“没有哪一种现象或一门学科像创造问题那样,被如此长久地忽视,又如此突然地复苏。”在当代,也只有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社会,创新和创新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再说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平 《今日教育》2006,(7S):78-78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到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8.
一  “创新”这一名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提到过,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而今天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则最初是从经济学范畴里探寻的,创新的词源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1912年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创新”概念,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后来,人们又把这种创新划分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自然界,社会和人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人类社会之所以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以类似几何级数的高速度向前发展,就在于人类社会主体——具有高度智慧和实践能力的人,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这种不停顿的自我活动,自我否定,自我发展,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创造了人类自身.创造了人类世界。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类所独具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人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最佳时期,幼儿的游戏活动过程几乎可以看作是成人创新过程的雏形期,然而,幼儿的创新精神就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而言,仅仅处于启蒙阶段,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 1.无目的性。“创新”与“创造”在“新”的角度上讲属同一概念,但从“指向”这一角度讲却各有所重。“创造”更多地体现为“新事物”的结果,可能是无形的思想,或有形的物体。“创新”的特质则更多地体现为对一种状态的新、旧性质的描述,是伴随着创造过程的一种质的规定性。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但却可以存在在创造之前(如意识)及创造之后(如创新精神、创新的人格倾向特点等)。因此,幼儿的活动更多地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社会知识创新的状况与水平是人类进化的一面镜子,它反映出人与社会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中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也反映出人类与社会还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解决这些问题与消除这些缺陷,依靠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建立知识创新更为全面,完善的尺度与更为有效的调节,通过创造出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使人化世界朝着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化,使人的知识与创新的能量更多,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使生产创新,社会创新与人的创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2.
一、管理创新的本质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永恒范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管理者对组织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根据其意愿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规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指出:“管理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内含着一种创新精神。”管理的创新是以管理者为主体,从管理基本职能出发,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管理活动进行有目的的变革和创造,是新的构想、新的观念的产生到运用的整个过程。高校管理创新既是管理方式、方法应用中的创新,更是对传统管理范式的革新与扬弃。…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和理论对我们今天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要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创造的是“真善美的人”;其作用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施创造教育必须实行“六大解放”、“三大需要”、“一大条件”。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并对改革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利用概念图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新、创新人才、创新思维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过程就是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没有创造就谈不到创新。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新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转向的产物和体现,创新方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实践主体自觉能动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创新起源于“诧异”,根植于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创造本性”之中,是实践思维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和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实现了人类对创新方法的自觉能动的把握,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片面性,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依据,这也是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创新的意义所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创新方法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外在创新与内在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全部的人类历史表明,创造是人类生活的本质,人类正是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创造是人类主动地改造现实世界,产生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它以创新精神的存在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精神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的,创新意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萌发性、支持性和强化性的作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多么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关键在于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创新精神,大力开发创新能力,才能做到“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何等重要啊!  相似文献   

18.
创新意识,从哲学上理解,就是人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新产品的自觉主动的觉察活动.它是人的高级主观能动性;它是具有决定性反作用的高级意识活动;它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主体的内在动力.从心理学看: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知识创新是人类和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提高的根本动力。从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社会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创新,人类的文明进步也需要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程度,主要就是因为人类有着旺盛的创新精神和强大的创新能力。 从另一方面说,知识创新又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虽历久而弥新。要不断地完成这一常做常新的课题,创新教育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知识与知识创新 什么是知识?目前,我国学界普遍认为知识是人们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是一个不同于其它文化的与“教育”、“培养”有关的概念.大学以关心人类的心灵幸福为宗旨.具有特定内涵的博雅与通达、修养与高贵、责任与勇气是大学文化的精华养分.大学对人类心灵的责任,除了要传承和创造高深知识,还对知识的后果负责.具有创造天分的人,在自然分布上有一定的概率.知识创新作为现代大学文化的重要内涵,需要大学为他们提供学术自由的保护,让他们的创造天性得以良好地成长,而不是去刻意地发起创新工程,试图通过“培养”创新人才而制造出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