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是体制性障碍,而体制性障碍中最显性的是现行高考制度。高考承担着引导中小学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双重任务,对基础教育有着极强的导向功能。结合温家宝总理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评价的谈话精神并以此为指导,对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强烈的导向功能。简要概述我国高考录取制度的历史,探讨高考制度改革的脉络,探析基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分类招生考试路径。  相似文献   

3.
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进行每年举办两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试点。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制度。──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相似文献   

4.
高考因其“指挥棒”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极强的导向功能。只要大学招生的选择性存在,高考则是必需的,也必然存在。但现行高考错了:错在单一化,错在一贯制,错在导向。现行高考的错误导向,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倡而不行、推而不动的最大障碍,现行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其思路是:高考改革应十分注意发挥“指挥棒”的导向功能,应建立较科学的甄别考生差异性的指标体系,高校招生模式应该多元化,高中在高校招生中应有参与权与发言权等。  相似文献   

5.
高考制度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其核心是考试内容的改革。高考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主要是凭借“考试内容改革”来实现的。分析2000年高考语文命题,准确把握考试内容,深刻领会其思想精神,推测其发展走向,这对于改革平时教学和复习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广东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实践看高考与基础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密不可分,应充分发挥高考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本文从广东省高考改革的实践,论述了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面,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一致;在基础教育尚未建立完善的自身评价的制度前提下,高考不能是单纯的选拔性考试;基础教育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与统一的高考须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实现;高考科目设置、考试内容的改革受制于高中课程改革但不等同于高中课程改革;高考自身的局限性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制约。最后提出高考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并行。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但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并不平坦。许多教育变革仍然停留在理念和口号上。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考试评价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其关键因素。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因此,必须首先从高考制度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8.
高考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考制度与社会政治、经济存在天然的联系,既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又能动的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高考改革牵涉到众多的利益主体,刘海峰指出“作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考改革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探讨高考制度改革的动力、主体以及改革的模式和路径选择,以期对高考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提供理性的解释,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目前中国高考改革现实与改革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统一高考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高考改革的重点应放在高考形式和大学录取标准上,以使面向所有人的以达到一定水平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与竞争性的选拔性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相分离并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同时探寻改革的配套措施以使改革能在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大背景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稳步推进多元分层的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考制度历来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和教育制度,它对教育资源的配置、素质教育的导向和社会公平的维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高校分类办学的内在要求下,高考选拔录取制度的改革从原来过于重视分数开始向以分数为主、多元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何去何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举和高考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颠覆了教育的本质,使之沦为考试的工具。历史发展到今天,高考也日渐显露出其落后性,必须对其进行否定之否定,才能进入更高的教育境界。高考改革的核心是,改革分数至上、认分不认人的评价和选拔人才的高考招生制度;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三合一”的更公平、更合理、更严格、更科学、更完善的评价、选拔人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恢复高考30年,人们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在高考制度上,有人盛赞30年来高考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丰功伟绩,有人以专业的眼光评述高考的得与失,也有人挑剔高考的是是非非,并主张废除高考。有没有人知道亲历过高考洗礼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高考,他们又是怎么想,怎么说的?本研究用实证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如何评价高考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期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的高考改革能更多地关注考生的需要与利益,使我国的高考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高考制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社会发展需要高考,个人发展也需要高考;高考功利性太强,教育性不足;高考改革的重点是录取制度,其次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高考方案为全新的"3+X+1"模式,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坚持平稳过渡,体现新课程理念,呈现了强化素质考查、促进课程改革、强化素质教育以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点。考试科目的改革、高考命题的创新是高考改革的"初级阶段",多元评价、自主招生,将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最终追求。  相似文献   

14.
如何改革我国的高考制度是深化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瓶颈,通过对美国SAT高考模式和我国现行高考主要模式的比较研究,从高考内容、高考次数、录取标准等角度对我国高考改革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推进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普及高中教育的实质是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至11年,实行"6 5"或"7 4"学制,取消独立设置的高中,切断普通高中(这一学校教育形式甚至不复存在)与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的自然衔接,确保普通高中回归公民普通教育的文化本位。义务教育的中学阶段应试行知识性、生活性与职业性教育并举。完成11年制义务教育后的公民可以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但首先必须服义务兵役、从事志愿者行动或以服务老龄化社会为主导的其他社会服务。参加高考的年龄不低于20周岁,且具有社会服务、义务兵役等方面的资格或合格鉴定。要培育高考培训市场,对天资聪颖的青少年开辟不间断培养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是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公平的历史性、具体性和相对性观照现行的高考制度,其间出现了不公平。其解决的办法是,必须从竞争的起点、过程及结果等环节上逐步改革完善,以力求教育公平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中生面对高考为何如此平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高考不仅深受学生重视,且竞争异常激烈。但美国高中生面对高考却十分平静,且在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素质教育仍蓬勃开展。究其原因,其高考招生制度功不可没,如:重视平时成绩,建立长效考核机制;考试次数多,并选取最高分;重分数,但更重人的综合素质等。当前,我国高考改革应以美国为鉴,实行既重分又重人的考核方案,实行多次高考,大力进行高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应试教育正在摧残着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下决心通过高考改革来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缺乏动力和优化机制的现行体制是造成高考改革迟滞不前的主要因素。高考改革的出路是:在招生中,降低考试所占比重;在考试中,增加能力考查所占比重。基于此, 现提出了一个授予高中教师发言权的操作方案。为了争取21世纪中国的发展机会,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呼吁教育主管领导,通过更积极地推动教育改革而为中国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的历史事件以及30年来的高考制度改革,体现了当代中国教育在其发展、变革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精神,这种主体性和能动精神将继续成为推动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动力;同时,要努力形成关于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科学的价值理念和认识方法,充分兼顾主体的能动意识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作用,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九五”与“十五”期间,笔者主持了素质教育、探究性教学等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在调研中,各地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高考改革等提出了许多问题。经较长时间探索,现就“高考改革的现状”、“素质教育的困惑:高考制度的危机”等五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