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勇  王晓娟  达庆利 《软科学》2009,23(12):96-99
以知识型员工隐性需求是主导需求为前提,将隐性价值要素纳入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以隐性价值作为激励的评价基准,构建了隐性价值评价模型,重点分析知识型员工的最优激励组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知识型员工的效用和所有者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促进企业知识转移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锐 《情报杂志》2005,24(5):5-7
分析了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知识的隐性特征和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从促进个体知识组织化、重视员工问题的非正式交流、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知识转移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遵循系统性的原则,综合考虑有效行为产生的两个重要方面,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能力分为知识与技术能力、职位行为能力和基本行为能力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知识型员工知识与技术能力的因素结构.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知识与技术能力的具体因素结构,共包含7个能力簇群,不同的知识型企业可根据组织战略演绎出各能力簇群下包含的具体能力项.在此基础上,以A公司作为背景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因素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知识型员工知识积累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积累是知识型员工进行各种知识活动的基础,分析了影响知识型员工知识积累的因素,并经过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在当前企业工作年限、职位和教育水平对知识积家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9,(5)
根据幸福人假设,从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两个视角构建了一个多重中介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拔靴法等对350名知识型员工的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交互关系对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贡献意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会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均在社会交互关系对隐性知识贡献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两者的中介效应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员工行为能力的因素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建锋  赵希男  范芙蓉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62-1868
 知识型员工有效工作能力的提升是知识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立足中国情景,以中国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遵循系统性的原则,综合考虑有效行为产生的两个重要方面,将知识型员工的个体能力分为知识与技术能力和行为能力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知识型员工行为能力的因素结构。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关键事件收集并确定关键行为域,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调查问卷,以来自中国知识型企业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获得了知识型员工行为能力维度的构想因素结构;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检验了构想因素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的行为能力包括行动与目标簇、基本行为簇、影响力簇与管理簇4个因素,而且4个因素的标准载荷系数均高于0.8,说明4个因素很好地反映了行为能力;同时,在这4个因素之下又包括18项具体的能力要素,各能力要素对各个簇群均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7.
游俊  郑倩倩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54-158
以不同雇佣关系为研究背景,运用理论推导方式分析比较了不同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的影响,提出不同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影响的假设,并采用实证方法验证了部分假设。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个体成长受不同类型雇佣关系的影响不显著;工作自主性、业务成就感和金钱财富等激励因素在不同雇佣关系中所受到影响程度略有差异;投资不足型雇佣关系对知识型员工业务成就感有帮助;投资过度型雇佣关系中知识型员工金钱财富较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其本质是知识的挖掘、应用和扩散。知识员工是促进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承担着转化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与保持组织竞争优势的责任。企业必须加强组织学习,加强知识员工的培育,建立知识型组织结构和知识型管理文化,加强加速知识创新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关键资源,而知识的运用必须依赖于沟通.本文研究了企业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沟通转化问题,探讨了影响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沟通的动力模型.研究认为企业隐性知识沟通动力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即高位势隐性知识主体传播隐性知识的动力因素、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学习隐性知识的动力因素、组织员工之间隐性知识沟通的阻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匹配的知识型员工离职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而知识的载体和掌控者——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留住员工、尤其是如何留住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价值匹配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型员工高流动性、高离职率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价值匹配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知识型员工离职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从隐性知识主体、组织、隐性知识受体三者在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的行为角度出发,分析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主体隐性知识转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描述了各因素对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民营企业和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入手,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与玛汉.坦姆仆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等理论,对呼和浩特市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最终以上述统计分析为基础,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和需求,提出了推行全面薪酬战略和知识资本化制度、注重个人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的设计、提供健康和谐自主的工作环境、创新激励机...  相似文献   

13.
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开  吕强  刘媛媛 《科技与管理》2008,10(6):107-110
新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成为企业内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隐性知识管理是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从企业内员工的隐性知识角度出发,通过对隐性知识内涵、特征及其共享性的分析,从员工自身及企业组织两方面探讨了企业内影响其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8种阻碍因素,就促进企业内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支撑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支撑体系这一概念,从支撑体系的内涵着手,以沈阳、抚顺、本溪三地的8家企业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因子分析方法,对隐性知识管理支撑要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智力资源系统、物质技术系统和组织情境系统三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隐性知识管理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梅新娅 《现代情报》2015,35(6):144-149
本研究采用知识活动量表来评估个体隐性知识和组织知识。这项研究不仅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探讨了知识型馆员的知识活动,而且从个体和组织层面上对来自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经验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从个体和组织层面的量表显示出很高的可靠性和明显的心理可接受性。该量表可以揭示图书馆员无形工作的价值,也能表明高校图书馆里创造性组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对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遵循一定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励因素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激励过程,构建了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量化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一种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作为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的主要源动力,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也即是使隐性知识编码化、文档化,是企业进行专利权申报、获得专利权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技术专利化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外化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得出企业对高、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的激励力度以及知识主体完成某项创新成果的概率等都是影响企业技术专利化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强对高位势隐性知识主体的激励力度、提高对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激励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产权化策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建构主义的技术创新扩散隐性知识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考察,分析了隐性知识转化的理论依据及其价值。隐性知识转化SECI模型框架是在建构主义学习背景中社会与个体的有效互动的结果,表现为隐性知识吸收、改进、创新的螺旋发展。实现技术创新扩散隐性知识转化应创新组织架构、构建合作学习网络、强化利益平衡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需求特征的不同,得出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激励因素,探讨了各激励因素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