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网上电子期刊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电子期刊已成为现实 电子期刊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撰写编辑论文,并将编选的论文向用户传送的期刊.作者在计算机终端或文字处理机上编写论文,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将文稿传送给有关专家评议.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的未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科研成果若不发表成文 ,科研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所以科研论文必将存在。但学术期刊 (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是将论文装订成册 )是否会长期存在 ,人们却不十分确定。ALPSP的研究成果表明 ,科技论文的作者高度重视期刊的声誉、影响因子 ,以及同行对其质量的评价。他们认为好的期刊可成为领域内关注的焦点 ,并推动研究课题的发展。电子数据库或电子期刊不能代替印刷版期刊 ,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希望看到自己的成果印刷在高品质的期刊上 ,还因为电子产品本身在长期保存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要讨论的 ,就是上述这些问题和其他问题。学术论文首先是一种科研工具。它是科学站立的基石。若没有科研成果的发表 ,就没有科学的进步。科学论文经过几个世纪已发展成为现在的模式 ,虽然并不完美 ,但却能很好地为我们服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学术期刊当作科研论文的装订册 ,因为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它既能让读者跟踪所在领域的研究进展、了解专家的研究领域、关注科研动态和研究的焦点 ,又能提供专业的知识积累。而且 ,它可成为某学术团体关注的焦点 ,以及用来判断同行的效率和竞争实力的工具。从长远来看 ,学术期刊不仅很好地跟踪了其专业领域的发展 ,还不时地影响着它的发展。要展望学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全文数据库对有关电子期刊采购问题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有关电子期刊采购问题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虽每年涨幅不大,但发展平稳。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发表在图书情报类期刊。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图书馆电子期刊采购的原因及步骤。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对电子期刊采购的研究较片面;对国外的电子期刊采购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结合不足。  相似文献   

4.
我国2001-2003年的电子期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宝花 《情报学报》2005,24(6):748-753
根据我国2001—2003年发表的电子期刊研究论文,分析了其年份分布、主题分布、作者分布、刊物分布与学科分布,总结了3年来我国电子期刊研究取得的成绩,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电子期刊研究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子期刊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纯 《晋图学刊》2000,(2):18-21,31
本文探讨了电子期刊的特点与类型、优点与缺欠、发展现状及在图书馆中的利用,并预测了电子刊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角度来说,由于期刊的时效性强,用磁盘、光盘等载体形式发行的电子期刊延时较长,一般只能作为相应的印刷期刊的累积本。因特网是电子期刊发展的推动器,网络电子期刊资源将是无限的。电子期刊的真正发展今后主要在于网上电子期刊的发展,只有网络电子期刊能者真正体现期刊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当一机构取消对电子期刊的订阅或者期刊停止出版,将无法再对电子期刊进行访问。因为与对应的印本相比,图书馆只能租借对电子期刊的访问权,其内容有丢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郭盛楠  郝洋  韩焱晶 《编辑学报》2021,33(3):335-339
我国长期存在科研人员将优质稿件发表在国外期刊的现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部分,期刊出版单位要切实承担起办刊人的责任,留住优质稿源.本文以中医药学科期刊为例,介绍科技期刊工作者可以通过宣传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的利好政策,弘扬科学家的家国情怀,培育优秀作者团队,宣传国内科技期刊,提升期刊建设和编辑出版能力等措施引导我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进一步吸引全世界的优秀稿件,发表全球顶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8.
期刊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有人提出建立期刊学之后,人们有的赞同,有的持怀疑态度。持怀疑态度的人有许多理由,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期刊学的研究对象的理论不能令人满意。当然有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至今还没有共识的结果,如情报学就有几十种理论,这恰好说明该学科在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上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正渐臻成熟。一个学科的建立,首先遇到的基础问题之一就是其研究对象是什么,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这个学科的发展方向。从有关期刊学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期刊学的研究对象理论目前还很薄弱,这将影响到学科的建立和今后发展。我们总不能把大厦盖在不坚固的基础上吧! 本文并不想就此构建期刊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基础,仅想在期刊学这座大厦的基础上铺一粒石子。  相似文献   

9.
国外期刊价格现状及走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和电子期刊的发展正冲击着传统的印刷型期刊市场 ,但是从总体上看 ,由于出版者将电子期刊的研究和发展费用转到订户身上 ,因此其价格并没有下降。我国研究图书馆应合理划分印刷型、电子型期刊经费 ,加强对电子期刊的调研 ,根据读者需要和协调共享原则 ,合理收集印刷型和电子型期刊  相似文献   

10.
从读者角度说明了本世纪将是电子期刊和纸本期刊共存互补、协同发展的世纪,前者将发展得快些,后者将发展得慢些。  相似文献   

11.
陈小华 《编辑学报》2014,26(1):22-24
随着学术期刊传播深度和广度的推进,刊载的论文不断被相关专家研读,发布的成果反复接受同行的验证,一些论文的作者也因此被当作某个学科或行业的人才被发现。学术期刊在编辑出版发行过程中,通过同行评议,编辑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作者的科研成果被转化成生产力,作者与读者的学术争鸣,给研读者以思想启迪、学术熏陶、写作参考等方式,实现了人才的培养功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CSSCI来源期刊发文头部机构固化现象,对理解期刊发文规律、优化评价机制和推动学科生态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统计分析2000-2019年图情档学科19种CSSCI来源期刊中发文的作者单位、地域、学术背景等,发现期刊发文头部机构固化的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发文机构的学科优势、期刊创办单位的性质、地缘和学缘等。文章考察这一现象对学科生态带来的主要影响,从理念、实践和制度等方面提出克服发文机构固化建议,为科研评价克服唯论文意识、加强论文质量评价、推动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话说退稿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15  
陈灿华  张曾荣  王璐 《编辑学报》2002,14(2):103-104
阐明退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和退稿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编辑应站在期刊求生存和求发展的高度,站在作者本身的角度正确对待退稿问题,做到"审稿准确,诚恳待人,讲究方式,秉公办事".  相似文献   

14.
王丽丽  高霏 《编辑学报》2017,29(2):145-148
通过介绍国外科技期刊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专家审稿方式,以解决在审稿这一环节中遇到的多数问题,消除作者对期刊审稿周期冗长的不满,进而缩短期刊出版周期,快速出版优质稿件,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分析科技期刊论文被引分布的规律,从文章类型、选题方向、学科特点、作者及其机构、基金项目5个方面探讨高被引论文的主要特征.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加强组约及刊发综述性学术论文,及时跟踪报道学科研究热点与发展前沿,关注重点团队及培养核心作者群,关注并分析论文的实际内容,注意栏目设置与专题出版,提升期刊文献的显示度及检索的便利性,以期为编辑在组稿策划、宣传推广及寻求高被引作者等方面提供参考,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与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编辑在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1,他引:14  
金生  游苏宁  张大志  任红 《编辑学报》2005,17(4):246-247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并不仅仅取决于研究领域科研水平的高低,编辑也有重要作用.编辑应准确选题,保证期刊发挥学术导向作用;严格初审,保证期刊的全面质量;认真加工,保证文稿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仔细核查,保证参考文献的准确引用.编辑应与科研工作者共同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科技期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同行期刊中选取10种学术影响力较大的统计源期刊,定期举办读刊报告会,组织编辑就同行期刊中的办刊特色、重要行业消息、创新学术论文、重要管理者的讲话等进行学习与交流.认为同行期刊读刊报告会的举办有利于期刊编辑全面了解本行业最新学术动态,博采众长,提高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他人做嫁衣:也谈科技期刊编辑的作者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编辑学报》2017,29(3):304-306
合理调节编辑、作者之间的关系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科技期刊编辑的作者服务是建立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桥梁,有利于稳定和扩大作者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氛围,树立期刊良好的品牌形象.科技期刊编辑应通过坚守职业道德,加强学科专业和编辑业务理论学习,尊重作者,服务作者,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与作者互相尊重、互相进步的和谐关系,最终达到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影响科技期刊潜在作者投稿的因素分析及编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玲  邹栩 《编辑学报》2011,23(5):384-387
当前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加上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产生了中国优秀论文“外流”现象。该文在多角度了解作者投稿“故事”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潜在作者投稿的因素:期刊的品牌;审稿的质量和效率;国际显示度与公众影响力;“刊后”服务。认为:我国科技期刊应“苦练内功”,如加强刊物内涵建设和立体化的品牌形象吸引优秀研究成果,借力新的技术和传播手段,实现编辑流程数字化、传播渠道多元化、沟通双向化等作者信赖策略,尽可能争取我国优秀论文的首发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通过对PIE-J的系统解析,使PIE-J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了解,以期电子期刊供应链上的各方合作优化电子期刊元数据,解决电子期刊难以搜寻这个长期困扰各方的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实例分析等方法对PIE-J的制定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电子期刊展示与标识的启示进行分析。[结果/结论]PIE-J通过简明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对电子期刊元数据的标识进行详细指引,可提高开放链接质量,提高使用者对期刊文章的查找效率和准确率,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电子期刊。在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电子期刊标识标准的情况下,中国电子期刊出版商或供应商如能参照PIE-J优化电子期刊元数据,对于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国内及海外市场的开拓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