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家认同是个体对个人身份与集体归属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辨。在媒体工具广泛应用、多元思潮泛滥及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的当下,个人逐渐产生群体身份缺失、归属力弱化、精神游离的认同危机。对此,必须把握“历史—当下—未来”这一主线,挖掘共同经验,追问“我是谁”“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的认同问题,以群体身份与文化共识实现“我者”与“我族”的自我判别,探究新时代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进路,推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社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成为一种重要形式.联合培养本科生的身份认同分为个体认同、归属群体认同、组织与管理认同以及社会认同四个维度.作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联合培养职教本科生在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自我身份否定和学校归属感缺失、自我角色冲突和理想信念模糊、未来认同不足和生涯规划迷茫等困境.面对身份认同危机,通过准确定位个体自我、探索自我归属、加强教育引导、规范社会舆论等方式重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生消费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小学生攀比消费的原因分析1.身份认同的影响。消费者不仅是一个社会人,而且是一个具有特定的社会位置和群体归属的人。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必然要对人的群体归属进行划分,而且每个人自己也会为自己找到群体归属。消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既是用于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的体现和表达。正如人类学家弗里德曼所说,“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消费是个人塑造个体认同的原材料,同时又是个体认同的指导、支配和影响。人们消费什么和不消费什么,并不仅仅是对自己可支配的货币的反映,而且是对某种有价值的东…  相似文献   

4.
《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最为著名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虽然沿袭了之前的小说创作视角与倾向,但是将目光聚焦在了黑人男性身上,可以说该作品是一部男人的成长历史.莫里森着重从黑人种族群体的现实生存状态与精神的困境中,重新审视美国整个黑人族群几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观念.现实与理想、种族的高贵与卑贱、传统与现代、歧视与认同之间产生冲突与矛盾,这些生活的现状使得美国黑人族群产生了自我认同的困境.莫里森通过《所罗门之歌》,透过祖孙三代的生活经历向读者揭示出美国黑人群体所面临的黑人身份的认同困境,同时莫里森通过奶人的成长经历向读者揭示黑人精神归属和身份认同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认为企业导师具有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双重身份,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深刻的身份认知困境,表现为自我认同的“知行分离”、处境身份认同的“交往疏离”、专业身份认同的“名实偏离”的“三离”状态。指出可从本体论、关系论、结构论三个层面阐释企业导师的身份认同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纾解身份困境的策略:赋权增能,推动企业导师能力建设,使其“知行合一”,达成自我身份认同;以实践课程、工程项目为纽带构建实践共同体,使其“交往融合”,达成处境身份认同;完善企业导师职称评定、聘任制度,使企业导师“名实相符”,达成专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育学领域内的“外来者”,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能否适应专业学习环境,建立专业认同,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13位跨学科考入教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建构了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专业声誉、专业学习效能感、专业培养环境是影响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主要因素,专业认同对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与专业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建议重视专业声誉的学科激励作用,加强积极的心理认知能力培养,营造良好的专业培养环境以提升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叶 《文教资料》2013,(20):117-118
作为影响学生专业学习心理和专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认同逐渐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现有的专业认同研究大多聚焦于本科生群体,对研究生的关注较少。然而相较本科阶段而言,研究生阶段更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成长。可见研究生的专业认同问题值得探究。鉴于此,本文深入研究生专业学习的真实场景,通过访谈挖掘、分析影响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共性因素,并从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角度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归属和爱的需要列为第三层次,即"人在满足生存与安全需要之后,还需要获得一种归属的需要,特别是某个群体或集体归属的需要"。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与维系的心理表现,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1]。班级归属感是指学生对所在班级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情感意识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接受、认同和执行程度,主要体现个体对班级的信赖和依附程度。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课程性质原因,相对与其他教师来说面临更多身份认同困境。虽然他们受到较高的制度身份建构与角色期待,但学校场域及形成的“地方性权力”对之有一定消解作用。在制度身份认同、他我身份认同以及自我身份认同三者中,S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他我身份认同最低。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应从相关制度、政策的关注,转向“学校场域实践”下个体间的互动与交往。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使研究生专业转换较为困难,因而专业认同问题相对突出。作为高教专业的“门外汉”,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建立与否直接决定专业学习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跨专业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模型,发现专业学习动力与专业学习能力(内部因素)、专业培养与专业就业(外部因素)影响专业认同,同时还发现影响因素之间具有交互性,即个体内部两因素以个人获得为中介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专业认同水平,外部因素作用于内部因素而影响专业认同的水平,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专业认同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和能源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针对目前能源学科研究生“双创”教育存在问题,结合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现状,分别从培养方案、课程案例、师资队伍、学科竞赛、实践平台、考核方式等方面优化能源学科研究生“双创”教育的路径,提高能源学科研究生的“双创”意识、营造“双创”氛围、构建“双创”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能源学科高水平人才,为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研究生“双创”教育的探索和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培养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吉首大学为例,从统计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统计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提出优化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以提升统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级选线技术》是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一门重要的学位课程。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现有的以课堂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的基础上,进行《高级选线技术》课程案例化教学改革,期望通过设计案例完善现有教学方法,激发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电子技术>课是电气、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如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和手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与未来我国科研的创新水平息息相关,它是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采用问卷发放的形式对我校环境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及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论文探讨了我校环境类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弊端,并从多方面出发,为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学科研究生在加强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提高自身研究能力的需要。以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涵及主要作用为切入点,教育学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研究人才的必备技能。目前国家鼓励从0到1原始创新,课程教学与思政结合的新背景和新形势对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针对生物学专业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建议,包括开展专家和优秀学生发表论文经验分享会、加强师生互动与合作、“庖丁解牛”式剖析论文结构,以及课程教学与思政无缝结合等,从而有效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邓远雄 《科教导刊》2021,(1):126-128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讲授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等弊病,以生药学及药物分析专业研究生的"高级药物分析"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PBL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我们在"高级药物分析"课程开展PBL教学研究与实践,发现PBL教学尤其适合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9.

In any country, there is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are at risk of dropping out of school without any qualifications. This is detrimental for many of those students, because failure to graduate increases risks of unemployment and societal exclusion. To reduce this risk, specialized curricula aim to prepare these students for their working life by 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vocational identity, that is, how they define themselves as workers. As a prerequisite to achieving this goal, students need to attend school and feel engaged with school. The curricula seek ways to stimulate emotional school engage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eterogeneous target group of students they serve. To address potential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is questionnaire study (N=996) conducted in the Netherlands explored how variou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se specialized curricula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school engagement and vocational identity. Results show that stronger school engagement always coincided with a stronger vocational identity; however, the strength of the relationship varied. Stimulating emotional school engagement was specifically important for the subgroups of students who are young, less agreeable, less motivated, and less resilient. In order to foster the vocational identity of their students, the specialized curricula are recommended to draw nuanced conclusions and formulate refined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heterogeneous group of students who are at risk of dropping out.

  相似文献   

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其数学理论难度较大,公式定理较为复杂,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无序可循。而数学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该课程在解决机电领域实际问题的经历,因此不容易把握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本文结合多年为机电专业学生教授本课程的经验,总结出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讲授该门课程时需把握的若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