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对中年女科教人员体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采用自制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指导20位中年女科教人员进行8周锻炼,并测定比较了其锻炼前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安静时心率和血压及中国成人体质测定规定的8项指标。结果表明,除握力外.受试者锻炼后上述各指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制定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对增强中年女科教人员的体质有良好的影响。为使该运动处方能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增强肺通气功能和握力,锻炼的时间应延长(长于8周).并增加上肢力量的练习内容。  相似文献   

2.
试论秧歌锻炼对中老年妇女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修妮  李兵 《体育科学》2002,22(1):25-26
跳秧歌在我国中老年妇女中广泛开展。跳秧歌的运动量中等(长时间,小强度),动作以下肢弹性屈伸为主带动腰身扭转,结合上肢的摇摆与甩动,配以节奏感极强的三强一弱的音乐,使项目本身具有韵律感与美感。研究表明:(1)中老年妇女坚持1a以上(4~6次/周,50~90min/次)的秧歌锻炼可健康持续地减去体重6~10kg,缩小腰围2~10cm。(2)集体形式的秧歌锻炼对妇女身心健康水平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尤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但目前关于运动锻炼对高血脂患者心血管机能改善的研究很少。心血管机能的改善是全身机能改善的基础 ,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高血脂患者的适宜健身锻炼强度 ,本文以患有高血脂的中老年人为实验对象 ,研究了不同运动锻炼方案对高血脂患者心血管机能的改善作用。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筛选出 5 8名中老年 (5 0~ 70岁 )高血脂患者 ,通过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其功能能力 (F .C .) ,然后制定心脏体疗康复运动处方。运动锻炼以走跑运动和太极拳运动作为主要方式 ,运动强度范围为 5 0~ 70 %F .C .。以不同方式、不同强度 (5 0~ 6 0 %F .C .,6 0~ 70 %F .C .)组合成不同的锻炼方案 ,同时设立对照组 ,观察实施不同心脏体疗康复运动处方后心血管机能的改善情况。运动频率为每周 5天 ,每次运动时间为 6 0min ,运动锻炼周期为 2个月。测试指标主要包括安静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功能能力 (F .C .)、递增负荷运动时间 (GXT时间 )、最大心率 (HRmax)和定量负荷 (5 0METs)后心率。实施不同心脏体疗康复运动处方 2个月后 :①低强度 (5 0~ 6 0 %F .C .)走跑锻炼组的HR、SBP较锻炼前显著性下  相似文献   

4.
中老年女性健身锻炼适宜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楠  王松涛  王安利  王正珍 《体育科学》2005,25(8):62-66,74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锻炼强度对中老年女性各项机能指标的影响,探讨中老年女性健身的适宜强度。方法:受试者以心脏功能能力(FC)的30%~45%、46%~60%、61%~75%作为运动强度随机分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达到靶心率(THR)30min的健走运动,测定身体形态及体成份、心功能等指标进行锻炼前后对照。结果:中老年女性进行小强度(30%~45%FC)健走锻炼可以有效改善体成份,降低体脂含量及体脂百分比,降低血脂,同时降低安静时收缩压;进行中等强度(46%~60%FC)健走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进行高强度(61%~75%FC)健走锻炼,可以显著地增强心功能储备。结论:以减肥、改善身体形态为主要目的的健身运动应选择小强度:30%~45%FC(2.05~3.08METs);以降血压、降血脂为主要目的的健身运动应选择中、小强度:30%~60%FC(2.05~4.17METs);以增强心脏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健身运动应选择中等强度:46%~60%FC(3.12~4,17METs);对于有一定锻炼基础、无心脑血管疾病、体质较好的中老年女性,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高强度61%~75%FC(4.17~5.13METs)做为进一步锻炼强度。  相似文献   

5.
宁波大学教授/博士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波大学教授/博士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宁波大学教授/博士群体的体育人口比例(13.7%)远低于全国体育人口的平均水平(31.4%),且远低于普通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的体育人口23.71个百分点。他们的体育锻炼主要以散步、跑步为主,锻炼场所多在住宅附近的公园,主要锻炼时间在傍晚及休息日,锻炼动机为增强体质和缓解工作压力,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紧张繁忙。  相似文献   

6.
有氧锻炼负荷强度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吕晓昌 《体育学刊》2003,10(1):43-46
选取年龄在10.15岁儿童,共计32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对照组儿童在实验中以常规教学或自习课为主。实验前、后分别用MHT测量儿童的心理健康,并用EFI测量儿童的锻炼感觉和运动愉快感。结果表明:(1)实验组儿童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极显性差异(除低年级儿童大强度组外);对照组儿童则没有显性变化。(2)低年级儿童参与中、小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参与大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大、中强度的有氧锻炼与小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快感的显性差异。(3)低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没有性别差异;高年级儿童参与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存在锻炼心理效应的显性的性别差异。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参与适宜强度的有氧锻炼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王竹影 《体育与科学》2003,24(6):48-50,63
研究目的:探讨体力活动运动处方对预防65岁以上老年妇女冠心病易患因素的作用。研究方法:借鉴日本65岁以上老人行动能力和体力测定的最新方法与评价标准,对我国部分65—75岁老年妇女行动能力及体力进行测定,对体力状况不同的两组老年妇女,分别进行三个月不同体力活动方式的运动处方锻炼,并于锻炼前后对她们的身体成分、血脂含量等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锻炼后,两组受试体重明显下降;血清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下降,虽未见胆固醇(TC)显著下降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显著上升,但LDL—c/HDL—c和TC/HDL—c显著下降;血压下降。表明针对行动能力和体力不同的两组老年妇女所制定的两套运动处方,能有效控制老年妇女的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低聚糖运动饮料的人体饮用效果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低聚糖用于运动中补糖可提高糖的摄入量,改善运动能量供应。一种含20%糖和适量无机盐的低聚糖饮料的饮用效果在人体实验中进行了观察。3组对象(N=8)分别饮用低聚糖饮料、糖水、对照液,用70%HRmax强度蹬车至疲劳。结果显示:低聚糖饮料可使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可稳定血容量、血清胰岛素、血镁、血钾和血乳酸,增加运动做功和时间。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10年运动医学临床论著的评价 ——设计方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八根  罗兴华 《体育科学》2002,22(2):101-103
目的:了解我国运动医学临床论著的设计现状。方法:采用普查法对《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和《体育科学)运动医学栏近10年所刊出的临床论著的设计进行评价。结果:设计方案中回顾性观察研究占55.0%(118/251),随机对照试验占16.7%(42/251),盲法应用率7.6%(19/251),另外执行中存在较多组间基线不均现象。结论:目前设计方案采用的论证强度较低,执行时存在偏倚较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训练学上,通常把120-180次/分之间变化的即刻脉搏与运动强度大小呈线性正相关,在训练强度上(特别是专项强度)运动后的即刻脉搏在140次/分以下称为小强度.约在150次/分为中强度,180次/分为大强度训练。通常在强度训练时。我们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即刻脉搏(即刻P)和运动员及休息5-10分钟之后的恢复期脉搏P来评定运动量的大小。如下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T细胞CD_4~+和CD_8~+百分比及CD_4~+/CD_8~+的比值,血清IgG、IgA、IgM等指标,观察长期坚持健身跑锻炼对老年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为健身跑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为观察健身跑锻炼对老年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对18例从事健身跑锻炼的男性老年人(健身跑组)和18例未参加任何锻炼的男性老年人(不锻炼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检测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结果1.健身跑锻炼对老年人淋巴细胞转换率的影响长期坚持健身跑的老年人CD4+百分比含量及CD_4~+/CD_8~+比值明显高于不锻炼组(P<0.05,P<0.01),而CD8+百分比含量则明显低于不锻炼组(P<0.05)。2.健身跑锻炼对老年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太极拳时老年人健康身体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38个年龄在58~70岁的老年人。太极拳组共有9男、儿女;对照组有9男、9女。太极拳组练习11.2&;#177;1.4个月的太极拳,每周练习4.6&;#177;1.3次。每次练习包括20分钟的准备活动、24分钟的太极拳练习和10分钟的放松活动。练习强度为最大心率的52~63%。在练习前后测试心肺功能、力量、柔韧性和体脂百分比。研究结果为: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组男子的最大摄氧量增加了16.1%(P&;lt;0.01),胸/腰的柔韧性增加了11度(P&;lt;0.05),膝部的伸展力量增加了18.1%(P&;lt;0.01);膝部屈肌力量增加了15.4%(P&;lt;0.05);太极拳组女子的最大摄氧量增加了21.3%(P&;lt;0.05);柔韧性增加了8.8度(P&;lt;0.05)。伸膝肌的力量增加了20.3%(P&;lt;0.05),屈膝肌的肌肉力量增加了15.9%(P&;lt;0.05)。而对照组的这些指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2个月的太极拳练习对提高老年人健康身体适应能力具有很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熊艳  马鸿韬  孙琴 《体育学刊》2015,(1):130-133
通过监测普通高校学生在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心率变化,调查学生不同强度运动时间比例的差异。采用随机抽样,遥测68名在校大学生在13节健美操课上的心率变化,以RS 800CX多项运动心率表为测量工具,设定两个靶心率,确定中等强度心率(>HRmax×64%)、较大强度心率(>HRmax×77%)、介于两者强度之间心率为3个观测区域。结果发现,在大多数课次上,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中等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较大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介于两者强度之间心率运动时间比例均显著高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大多数课次上,学生在"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中等强度心率运动时间比例达到并超过了50%;前3次课是"运动教育模式"的泛化期,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同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比例相似或相近。结果说明,采用"运动教育模式"作为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中等强度、较大强度的运动时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有氧训练课,如自行车运动,跑步,有氧舞蹈,或激烈的运动,部分地依赖于运动的强度。强度,或者说运动员怎样用力运动,可以通过个体的心率测定来计算。拟定一项有氧训练计划,必须同时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两个因素。用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是常用的方法。卡瓦奥弗恩,克恩塔拉和穆斯塔拉(1957)介绍了根据年龄预测最高心率(HRmax),个体安静时心率(HRrest),和可训练的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系统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的作用。方法:以12周强度为70%VOmax的系统训练,应用Body Compositon Analyzar百斯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观察受试训练期间和停止训练后身体成分变化。结果与结论:经百斯人体成分分析仪Biespace.InBody3.0报告受试训练期间和停止训练后身体蛋白质、水分、无机质、腰臀比(WHR)、质量指数(BMI)、瘦体重(LBM)、肥胖度%等多项身体成分参数测试结果表明:(1)系统训练可明显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从而促进体质健康;(2)训练效果是一种积蓄效应,它不具一次性和永久性;(3)中断训练后每周保持以原训练强度3次以上训练,可较好地保持训练效果;(4)训练期间由于消耗大,合理的营养补充是科学化训练和有效促进体质健康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机体脂蛋白、激素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笔者采用BECKMAN自动生化分析仪,RM-6000多道生理记录仪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有氧运动大鼠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浆睾酮(T)、皮质醇(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左室压力的二阶导数(d^2p/dr^2max)等指标进行观察、测试,并对血睾酮、皮质醇、HDL、LDL、AngⅡ和d^2p/dr^2max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大鼠体重、血压、尿蛋白恒定、心系数增加,心率降低,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皮质醇、血睾酮/皮质醇、AngⅡ及HDL显著性升高,LDL显著性降低;大强度有氧运动大鼠体重、血压波动,尿蛋白异常,心系数增加。但心率上升,心肌收缩功能降低,AngⅡ、皮质醇大幅度升高,LDL、HDL出现异常波动。血睾酮、皮质醇与AngⅡ、HDL、LDL以及AngⅡ与HDL、LDL、d^2p/dr^2max之间的关系密切。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维持机体健康水平有益;AngⅡ可能参与了血睾酮、皮质醇、HDL、LDL变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一般来说,验证最大乳酸稳定状态(MLSS)需进行多目测试,而心率(HR),自认劳累分级表(RPE)、呼吸频率(bf)和跑速对估计MLSS很有帮助,从而可使测试在一天内完成,此研究目的是为了设计一个可在一次训练中完成,并且用HR,RPE、bf和跑速共同确定MLSS的测定表。方法:12名耐力运动员(平均值&;#177;标准差,V^&;#183;O2 max64.6&;#177;7.8ml&;#183;kg^-1min^-1)在跑台上进行MLSS测定表中的跑步运动和两个27分钟验证跑阶段。跑速以87%最大心率、RPE为12.bf为32次/分做为测试起始点,在测定表的跑步运动的每个9分钟阶段中,每3分钟采血样一次,并分析乳酸浓度(La),MLSS跑速La稳定状态和La聚积状态速度的平均值。验证跑速度在MLSS跑速&;#177;7.5m&;#183;min^-1;如果以较慢速跑呈现一个La稳定状态,而较快速跑呈现La聚积状态,这样确定的MLSS值则被认为是正确的。结果:测定表的跑速在预测12名受试者.MLSS中,有9人是成功的(P≤0.05)。结论:本实验测定表采用的HR、PRE、bf跑速作为测试起始点,可在一定测试中验证MLSS。  相似文献   

18.
健身操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及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浩  李洁 《体育学刊》2007,14(2):60-62
研究健身操锻炼对大学生睡眠与心理的影响。通过对72名大学生在参加健身操锻炼前后的睡眠质量及情绪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健身操锻炼后的大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锻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焦虑和抑郁分值显著小于锻炼前(P〈0.05)。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健身操锻炼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睡眠质量,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症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运动后低氧暴露对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观察常氧运动后低氧暴露情况下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研究方法:8名受试者以75% VO2max强度分别完成2次1h蹬功率自行车运动,间隔1周。第1周受试者以75% VO2max强度蹬功率自行车1h后即进入低氧室内(氧气浓度:15.4%,相当于海拔2500m)休息30min。第2周同一时间,受试者以同等负荷运动1h后常氧环境休息30min。每次实验分别于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0min采取静脉血5ml,测血液流变学变化和扫描电镜(SEM)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运动后血液粘度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盘状变为单侧凹陷另一侧隆起似礼帽状的I型口形红细胞。结论:运动后低氧暴露不利于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锻炼时间和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抑郁倾向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的中、小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有助于缓解女大学生的抑郁倾向,其中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好于小强度的锻炼效果,30min和60min中等强度的健美操锻炼效果显著;时间因素(持续30min和60min)无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