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动态h型指数、即时h型指数和时间活跃h型指数,对10种档案期刊进行研究,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类指标体现了档案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档案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复合型指数对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
以CSSCI(1998-2007)为数据源,统计了72 种国内经济类期刊的h 指数,得出经济类期刊h 指数与排名次序的关系符合Powerlaw 的结论。结合其他学科h 指数分布情况,得出期刊h 指数学科差异明显、相当多期刊h 指数偏低、经济类期刊h 指数较高等结论。并将期刊的h 指数排名与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排名进行对比,证明期刊h 指数在无干扰情况下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期刊学术质量衡量指标,同时指出期刊h 指数存在容易遭受h 指数精确注水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以CSSCI(1998-2007)为数据源,统计了72种国内经济类期刊的h指数,得出经济类期刊h指数与排名次序的关系符合Powerlaw的结论.结合其他学科h指数分布情况,得出期刊h指数学科差异明显、相当多期刊h指数偏低、经济类期刊h指数较高等结论.并将期刊的h指数排名与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排名进行对比,证明期刊h指教在无干扰情况下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期刊学术质量衡量指标,同时指出期刊h指数存在容易遭受h指数精确注水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多指标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期刊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应用h指数等新计量指标和影响因子等传统计量指标对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作出了单项测评。在此基础上按归一化处理法计算了综合指数以反映期刊的综合评价结果和整体影响力,并对学术期刊质量影响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CSSCI的图情类期刊h指数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于CSSCI的引文数据,以图情类73种期刊为例,将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核心期刊排名等进行对比,证实期刊h指数在无干扰情况下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期刊学术质量衡量指标,它还可以用于对评价机构期刊评价结果的再评价。同时指出它的学术衡量价值难以避免h指数精确注水行为的极大干扰。  相似文献   

6.
国际基础科学核心期刊H指数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ISI数据库获得的期刊h指数和从Scopus数据库获得的期刊h指数高度一致,而期刊h指数与期刊影响因子IF可以作为相互独立的期刊评价指标;用不同学科的篇均被引次数fm作为归一化因子对h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所得的hf指数可用于对不同学科期刊进行直接比较,hf指数越大的期刊品质越优。  相似文献   

7.
刘颖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144-148
构建动态复合衍生h指数、即时复合衍生h指数和时间活跃型复合衍生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对19种图书情报学期刊进行实证分析,从期刊年代平均影响力、期刊影响力的即时性及期刊影响力的活跃性角度对期刊的学术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三种指标体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时间效应,反映出期刊刊载论文的深度及新颖度。  相似文献   

8.
篇均来源期刊标准影响(SNIP)为荷兰学者Moed教授于2010年提出的全新期刊评价指标,旨在对不同主题领域的期刊影响力进行评价,为验证这一评价指标在期刊评价实践中的效用,利用SPSS18.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Scopus数据库中24种外文期刊的SNIP与SJR、h指数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对比分析;以CSSCI为来源数据库统计分析国内6种图书情报学期刊的IF值与SNIP值。分析结果证明,SNIP与其他3个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期刊评价实践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为依据,以我国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学报学术影响力的各项计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从而了解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载文所反映的学科地位、学术水平及期刊质量。追踪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h指数等指标,客观、综合、全面评价21种林业科学类核心期刊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预测逐渐受到期刊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Hirsch曾指出,相比于其他文献计量指标,h指数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预测期刊h指数的未来发展相当于预测期刊影响力的未来演化。本文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数据源库,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13种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向量自回归、向量误差修正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动态预测期刊的未来h指数。根据集成预测方法,形成上述3个模型的集成预测值,并比较各模型和方法的精度。实证结果表明,集成预测方法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个单一的预测模型;同时,提升了预测稳定性,期刊h指数在未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图书情报领域的期刊学术影响力将保持良好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h指数及类h指数,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对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提出类元h指数,结合元h指数对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群体的h指数分布,分析不同作者群体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影响模式。认为标准化(h,g,R)指数及元标准化(h,g,R)指数对图书馆和作者群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合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的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王琳  魏杰 《今传媒》2012,(8):104-105
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多种,为首的前两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往往格外受到重视。由于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不足,2005年乔治.赫希(J.E.Hirsch)提出h指数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琳  魏杰 《报刊之友》2012,(8):104-105
期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数等多种,为首的前两项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往往格外受到重视。由于影响因子存在一定的不足,2005年乔治.赫希(J.E.Hirsch)提出h指数用来评价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和W eb of Science数据库,利用h指数及类h指数,提出加权平均(h,g,R)指数,对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利用元h指数及类元h指数,提出元加权平均(h,g,R)指数,对图书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研究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群体的h指数分布,分析不同作者群体对图书馆学术研究的影响模式。认为加权平均(h,g,R)指数及元加权平均(h,g,R)指数对图书馆和作者群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合理,作者群体学术影响力与图书馆学术影响力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期刊评价中的关键指标评析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期刊被引视角出发,选取影响因子、期刊h指数、特征因子、新期刊扩散因子进行评析。以国内图书情报学部分期刊为实证对象,对比这四种期刊评价指标的数值,并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这四种指标既相关,又相异,可以相互配合弥补现有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指标的缺陷与应用偏差,现实中可以组合使用期刊影响因子、期刊h指数、特征因子和新期刊扩散因子,用于期刊评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针对Z指数不能实现跨学科领域期刊评价的缺陷,文章通过引入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修正不同学科的引用差异,改进Z指数并提出ZCNCI指数。通过分析ZCNCI指数与Z指数、P指数、SNIP、标准化特征因子、影响因子百分位等指标的相关性和差异性,验证ZCNCI指数跨学科期刊评价的效力。结果表明,ZCNCI指数延续了Z指数综合反映期刊数量、质量和被引分布特征的优势,与Z指数、P指数、标准化特征因子的相关性较高,且克服了SNIP、影响因子百分位的评价缺陷,在跨学科期刊评价中的综合表现较好。ZCNCI指数具有跨学科期刊评价效力,可用于跨学科期刊评价。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神经病与精神病学36种期刊,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期刊h指数与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将h指数作为因变量,可能与h指数相关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期刊的h指数与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来源文献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最高的为总被引频次,其次为即年指数、影响因子和来源文献量。回归分析显示总被引频次是h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h指数及其用于学术期刊评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由J.E.Hirsch提出的h指数被认为是一个评价科学工作者科学成就的好指标,也能很好地用于学术期刊的评价并可与期刊影响因子优势互补。作为实例,计算了《中华医学杂志》的h指数,强调指出了各种因素对h指数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影响因子、期刊h指数和特征因子等三种期刊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并以《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的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类下期刊为例,对各种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简要分析了h指数模型的的发展,重点分析了Glanzel-Schubert期刊h指数模型优点与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例统计分析证实了常数c的理论值为1,且篇均被量的幂被高估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修正模型(h=N~(0.34)S~(0.58))。为了实例验证修正前后模型的准确性,使用统计学中解释力度(r~2)概念,验证结果表明,即使在Glanzel-Schubert模型中常数c调整至接近最佳值时,总体上其解释力度也不如修正后的模型佳,这说明修正后的模型既保持模型的简洁性,同时更加与期刊h指数变化规律相一致。另通过大量统计样本分析,得出统计样本的载文时间段与被引用时间段的时间差大小对估算模型有一定的影响,并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