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实验目的:动滑轮总能省一半力吗?器材:动滑轮一个,细线一段,弹簧测力计一个,重物一个.做法一:1.将滑轮装成如图1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将细线竖直向上拉时的读数F1,然后使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外侧倾斜,看弹簧测力计读数F2、F3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做法二:1.将滑轮装成如图2-A所示的动滑轮装置.2.读出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的读数F1,然后分别使弹簧测力计沿F2、F3方向匀速拉动物体,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变化,从而判断动滑轮是否总省一半力.结论:动滑轮不是总能省一半力的.解释提示:如图2-B.滑…  相似文献   

2.
简单机械中的滑轮知识是近年来中考的重点知识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滑轮的实验、使用和有关计算 ,现将学习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做如下分析 .1 使用动滑轮一定能省一半的力吗 ?在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的实验中 ,常发现有些学生将绳的自由端随意地向斜上方拉动 ,并以为这样也能省一半的力 .实际上 ,这种操作是不准确的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是有条件的 ,即必须使拉力的方向始终保持竖直向上 .否则 ,该结论是不成立的 .现具体分析如下 :图 1如图 1所示 ,若使拉力F由竖直向上变为斜向上拉 ,则F与竖直方向就偏转了一个θ角 ,而另一端绳子也会拉斜…  相似文献   

3.
学习有关滑轮方面的知识时,有同学对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有关计算掌握不好,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一、判定是否是定滑轮、动滑轮主要是看利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是否随物体一起移动.如果物体移动时,轴并不跟随物体一起移动,则该滑轮为定滑轮;如轴与物一起移动,则该滑轮为动滑轮.  相似文献   

4.
中考中,与求滑轮组机械效率相关的考题一般有如下四种呈现形式:(1)用竖直放置的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2)用水平放置的滑轮组水平拉动重物;(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变化的;(4)先判断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后求机械效率.下面通过实例作一个分类讲解.一、用滑轮组竖直提升重物  相似文献   

5.
2004年天津市物理中考考生答卷中的问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本文只就主要的、有共性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现象不是少数考生的问题,而是将近一半的考生存在的共同问题.第8题:如图1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40N的物体A匀速移动5m,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功为().A.50JB.25JC.100JD.200J该题有两种解法.第一种解法是设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f,而F=2f=10N,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A=5m,动滑轮图1移动的距离s=12sA=2.5m,所以力F做的功为W=F·s=…  相似文献   

6.
在华师大版九年级下《科学》书中关于动滑轮的描述有这样三点:(1)在工作中它的轴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就是动滑轮.(2)在使用动滑轮拉物体时,可以省力,但拉力的方向不改变;当不计滑轮的摩擦与质量时,可以省力一半.(3)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重物移动的距离要长一倍,不能省功.三个知识点一环紧扣一环,表述简洁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学好滑轮的知识必须正确理解上述三个知识点,否则会犯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7.
一、定、动滑轮的判定及其特点应用在装置图中,可以假设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如果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样的滑轮就是定滑轮,它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特点是: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滑轮轴的位置随物体一起移动,这样的滑轮就是动滑轮,它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特点是: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例4 质量同为m的两物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B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_1。一根轻绳绕过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水平拉动A、B。动滑轮下面挂一个质量为2m的C物体,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都可忽略。  相似文献   

9.
滑轮组的使用有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两种形式,同学们在做题时接触较多的是竖直放置形式,而对水平放置的滑轮组感到陌生,其实,  相似文献   

10.
例1 某人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用最大承受拉力为400N的绳子将一重为18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每个滑轮重50N,不计摩擦,试求你所设计的滑轮组中的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分析设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为n,动滑  相似文献   

11.
高彬 《初中生辅导》2011,(20):55-56
一、正确理解“功”的概念 1.概念的引入。 通过滑轮的学习,大家知道,在理想状态下(即不考虑动滑轮和绳子重力以及一切摩擦)的情况下,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  相似文献   

12.
滑轮是生活中常见的器具,根据其使用方法有动滑轮与定滑轮,在高考试题中还有它的“变脸”模型,如光滑的凸面(杆、球、瓶口等).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这就是说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3.
五幅图中,图3、图5比较少见,其他三幅在各种物理课本中都常可看到。因此,对第1题,很多人可能以为答案是D,即3、5两幅图错了。其实,错误的是图2和图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大家知道,在题目所说的理想条件下(即不计滑轮质量,没有摩擦),跨过滑轮的绳子上两边的张力是相等的。而且,动滑轮上绳子与竖直线所成的角度两边也应该是相等的,不然的话,水平方向上的力就不平衡,动滑轮会向某一侧移动。因此,图2是错误的,这里两边角度画成不相等了。图1中两边角度虽不相等,但这是一个定滑轮,如果滑轮与横梁的固定联结足够结实的话,  相似文献   

14.
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是大家熟悉的模型.可以证明,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的振动也是简谐运动,其平衡位置为当f=kx=mg时的位置.利用竖直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以快速求解相关问题. 例1 质量分别为m1、m2的木块,被一根轻弹簧连在一起,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m1上,如图1(1).若撤去F后,m1跳起时恰能使m2脱离水平地面,则F的大小为( )  相似文献   

15.
一、怎样选取动滑轮的支点 众所周知,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如图1所示).但是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动滑轮的支点O选在滑轮的边缘而不是滑轮的中心轴处(图1中C点)感到难以理解,总觉得滑轮绕着轴转动,支点应该在中心轴处.也就是说,对于这一问题只知道似乎应该把支点选在O点,  相似文献   

16.
滑轮属于变形杠杆类简单机械,根据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都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在解有关滑轮及滑轮组的问题时,一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忽略了对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定滑轮一定不省力、只是改变施力的方向,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因而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现就滑轮及  相似文献   

17.
一、概念不清例1如图1所示,力F拉着滑轮以0.1 m/s的速度向前移动.如果物体A的重力为20 N,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8N,则拉力F为()(A)10 N(B)40 N(C)4 N(D)16 N分析:一般说来,使用动滑轮工作时一定省一半力,多费距离.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规律,不是判定省力的依据.若从这一规律上考虑,会认为(C)是正确答案.而判定动滑轮是否省力,关键要看动力作用点,此题动力作用于轴上,这样不但不省力,而  相似文献   

18.
动滑轮的特点是省一半力,但必须弄清动滑轮为什么省力,否则做题时会出错.下面举例进行分析.例1如图1所示,用手向上匀速拉动滑轮时,拉力F的大小是().A.50牛B.100牛C.200牛D.400牛这个题目是动滑轮的“变态”使用问题.要准确、迅速地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以下三个关系:在不计动滑轮及绳子的自重,且不考虑动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的情况下:(1)绕过轮子的同一股绳子上的力是相等的.图1(2)动滑轮轴上所受的力是动滑轮上绳子自由端拉力的2倍.(3)用动滑轮移动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动滑轮轴移动距离的2倍.根据以上三个关系我们再来分析一…  相似文献   

19.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②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是哪种滑轮. ③能应用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题 1.省力的杠杆一定是_臂大于_臂.钓负时用的渔竿是一个 _杠杆,使用这种杠杆的目的是为了_. 2.不管机械多么复杂,都叮以从中找到构成它们的基本元素— 杆、轮、链条等,滑轮和杠杆一样都是构成复杂机械的基本元素.在你的自 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_(答出两条以上). 3.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要把质量为50 kg的物体匀速提起, 使用定滑轮时人的拉力至少为_,使用动滑轮时人 的拉力至少为_. 4.如图1所示,物体重12N,挂在等刻度杠杆的 A处,当杠杆平衡时,拉力F=N;当物体从A刻度 处移至C刻度处时,拉力P’=_N. 5.如图2所示,要使木棒OA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