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德合作减轻巢湖富营养化项目是中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由安徽省环保局和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共同承担。项目计划在巢湖流域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整个流域营养物输入与控制模型,建立巢湖水域环境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出巢湖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艳会  杨桂山  万荣荣 《资源科学》2014,36(6):1306-1315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当前宏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湖泊是地表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当今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在逐渐退化,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尤为重要。而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本文调研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时间尺度、所用评价方法、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与江河的连通性、富营养化程度等不同角度对湖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用的指标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湖泊生态系统评价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PB)、生态能质(Ex)等的内涵及其影响机制。最后从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普适性、评价的着眼点、评价阈值的确定、自然通江湖泊水生态特殊性5个方面对我国湖泊生态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湖泊生态健康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复杂的问题,一是由于污染源的复杂性,既有天然源.又有人为源既有外源性,又有内源性。二是由于营养物质的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单一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方法能彻底去除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物。从技术上说.消除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还在于削减湖泊水体的氮、磷以及底泥有机碳和氮,磷的负荷.消除水体中藻类疯长的基础.达到降低水体中藻类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系统综述了海绵城市内涵,国内关于海绵城市的政策、理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海绵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不足。旨在通过国内研究的成果和经验为海绵城市在国内的标准制定和广泛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突变及早期信号研究取得进展近日,英国Nature杂志报道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英国Southampton大学以及荷兰Wageningen大学关于生态系统突变及其早期信号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学院领导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发布研究成果称,过去3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的湖泊总面积缩小了约30.3%,呈快速消退趋势,煤炭开采和灌溉耗水是主要原因。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蒙古高原主要包括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牧民逐水草而居,探明蒙古高原湖泊的数量、面积和分布变化,对于维护该区域的人类生存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泊景区旅游地价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文结合近些年来我国旅游界业已存在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的变相出让转让,和旅游房地产市场化运作的种种现象,从对"旅游地"及"旅游地评估"两个概念的界定入手,对湖泊景区旅游地的地价评估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论文首先从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对"旅游地"概念的含义进行了分析和确认;然后对"旅游地评估"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湖泊旅游地的地价评估原则和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湖泊旅游地评估的三大基本原则,构建了湖泊旅游地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分级体系及湖泊旅游地的地价评估方法体系.论文并以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为例,在对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旅游开发价值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出让价格进行了评估尝试,以实例进行了湖泊旅游地的出让价值评估实证研究,用收益还原法估算出其出让价值约为38.70×108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骆马湖渔业资源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马湖是典型的人工控制型过水性湖泊,文章对其资源、环境特征进行了讨论并针对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过水性湖泊渔业资源开发整治的一些方法和保护对策,以期为我国过水性湖泊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7年震惊中外的太湖蓝藻危机事件暴发,太湖富营养化及其蓝藻水华治理成为国家和全民关注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对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蓝藻水华暴发的科学解释和未来十年太湖水环境的治理及生态恢复等,向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科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太湖站")自建站以来对太湖进行了全面、长期的监测,开展了浅水湖泊系统研究、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发和示范。特别是近十年来,在环保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等重大项目支持下,在太湖站野外科学平台的支撑下,联合院内外科研人员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在学科建设方面逐步创建了湖泊现代过程物理、化学、生物多学科协同的野外原位研究方法,发展了湖泊科学环境要素过程与格局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新局面,揭示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湖泊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作用,阐明了湖泊生态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特征、区域差异和反馈机制,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环境作用机理;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提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及生态恢复的方法与策略,应用于太湖治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科研成果填补了大型浅水湖泊湖沼学研究的空白,不仅使我国的湖泊科学研究在国际湖泊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崭露头角,也使得太湖站成为了无可替代的野外科研支撑平台和国际知名的湖泊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0.
逯辉  尚建贞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137-137,142
"数字校园"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改革过程所形成的新式研究成果,它主要建立在传统校园和校园网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资源的全部数字化。目前来说,欧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校园水平较高,我国的数字校园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在介绍数字校园和GIS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GIS技术在建设数字校园中的必要性,以及基于GIS技术的数字校园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富营养化对三湖影响及防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而导致水环境恶化,从而使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环境和阻碍了工农业生产发展,严重时也影响了社会稳定。为此,了解湖泊富营养化现状,探讨湖泊富营养化原因是解决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该文在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太富营养化、太湖、巢湖、滇池  相似文献   

12.
曾忠平  裴韬  彭兰霞 《资源科学》2008,30(7):1061-1067
利用1996年~2006年武汉市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结合1991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借助系统论中的信息论思想,计算1996年~2006年10年间武汉南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并利用边界维数对南湖各时期的岸线形态变化进行定量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南湖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湖泊岸线分维在湖泊保护、管理规划方面的应用潜力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从1996年至2006年,南湖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以及岸线分维均出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湖区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不断转变与湖泊人工填占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武汉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城市湖泊发展演化进程。土地利用结构熵、均衡度以及湖泊岸线分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湖泊发展演化过程,能够为城市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进一步利用复杂性理论开展城市湖区经济、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等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湖泊是地表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主要基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开展的全国性湖泊调查和典型湖泊长期监测获取的第一手数据,重点阐述了我国五大湖区典型湖泊的生态环境状况,系统呈现了中国湖泊生态环境总体状况与保护成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湖泊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我国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保障湖泊与流域水安全,支撑湖泊流域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湖泊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湖泊现状十分严峻,如湖面萎缩、水质恶化、生态功能退化、资源急剧减少等。针对我国湖泊管理现状,本文通过汇总整理了大部分国内外可查湖泊环境的管理政策与措施,建立了湖泊环境管理政策与措施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估体系,确定评价方法,对现有湖泊环境管理政策与措施进行评价,旨在供管理者查询,完善湖泊管理机制,提出湖泊环境最佳管理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湖泊环境演变与保护、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经济带湖泊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东部江淮流域洪泛平原区。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长江经济带东、西部湖泊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改善长江经济带湖泊水环境,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缺乏长期监测数据的情况下,过去湖泊环境变化的研究可为当前的保护与治理提供历史借鉴。文章剖析了长江经济带东、西部湖群的环境问题,总结出我国西南地区高海拔山地湖泊水质环境明显好于低海拔的断陷湖泊,江淮地区浅水湖泊水环境质量总体比西南地区的更差;通过沉积记录的多指标研究,从长期演化的角度,重点揭示了长江经济带东、西部两个区域不同类型湖泊过去百年来环境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气候、水文和营养变化的响应机理;查明了近年来湖泊生态系统退化原因;讨论了古湖沼研究在生态系统修复参考目标设定、治理效果评估、水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优化、生态系统临界转换预警、生态安全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最后,针对不同区域湖泊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于革 《中国科学基金》2000,14(2):101-104
通过介绍国内外湖泊演变研究、古湖泊研究计划、古水文数据与气候水文模型模拟等研究现状和动态,从数据和模型方面对我国在21世纪的湖泊环境演变的研究提出初步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7.
<正>由玉溪市环科所、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共同承担的"磷矿开发磷污染对抚仙湖和星云湖的影响研究"项目,是市科技局与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三湖—海"目标责任制项目之一,2008至2010年执行期间,重点开展了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上市制度是证券交易所游戏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上市标准、上市程序、上市审核机构和上市收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我国大陆与香港、台湾地区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法律渊源以及证券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两岸三地间的上市制度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在总结了该领域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两岸三地股票上市制度作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比较目前湖泊水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的湖泊水质评价分类方法模型。应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机构,前身是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所瞄准国家在湖泊及流域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以湖泊-流域系统为核心,在湖泊资源与环境、湖泊-流域相互作用、流域发展与管理三大领域,开展原创性与应用基础性研究;阐明不同类型湖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