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从事教育的许多人都对梅贻琦先生当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耳熟能详,那就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尽管梅贻琦先生说的是大学.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观点借鉴到整个教育的发展中:教育发展的本质不是以“大楼”为标志的硬件改善和规模扩张,而是以“大师”为标志的软实力的全面优化和提升。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育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孝民 《河南教育》2013,(11):20-21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渭也。”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可谓是近年人们谈论大学之道时引用最多的一句话。他说这句话时是1931年年底,那时的清华大学与现在的大多数高校有些相似,大楼已成,静等大师。引进大师,这是很多重点大学正存做的事情,也是很多地方大学努力的方向。只是,高校多,大师少,所以雌请。更多的高校还得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小先生”身上,培养他们成长为大师,培养学生成长为大师。  相似文献   

3.
周根红 《求学》2004,(10):23-25
以前.若要提及大学,就少不了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或是梅贻琦先生的“大学.非高楼大厦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然而,如今的大学纷纷巧妙地将大学、大厦、大师……和谐统一、相映成辉,形成自己的特色。继上期大学风云榜介绍了大学名师、名人后,本期就全国各大高校,选取“最”具特色之部分,方方面面介绍大学,让您与大学来一次最亲密的接触……  相似文献   

4.
大学的魅力     
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两个出身:第一出身是父母,第二出身就是大学。大学是什么?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一生精进之钥匙,是精神品味的酿造者,是人生态度的醍醐灌顶。大学不是什么?大学不是象牙塔,不是只传播知识的地方,不是最后一场学业,不是短暂春梦,不是教育产业最大的一块蛋糕。孔子时代传授人道的学堂与中世纪欧洲传播宗教的场所远非今天大学的概念。《人类1000年》一书中如此描述现代大学的诞生:“那些12世纪校园里的小伙子们永远也想象不出他们在创造着什么。12世纪,…  相似文献   

5.
提起“大学”的定义,今天的高校领导,几乎无一不能说出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认为,教授与校长相比.校长固然重要,但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人,最重要的是教授。  相似文献   

6.
卢雁 《上海教育》2006,(10A):9-11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体现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还看其中的名师,他们同时折射出一所高校的学术底蕴、文化内涵以及发展潜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大学何以为“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学为什么是大学而不是其它,在诸多社会组织中大学何以独一无二?本文试图从大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精神两方面着力回答这个问题。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就在于,大学之大有“大家”谓大;有大师谓大;有大学生谓大;有灵性的校园文化氛围谓大;有探究学问的博大和追求真理的伟大谓大,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大学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如果没有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高等教育事业就不可能发展和壮大。目前,许多高校师资管理模式老化导致了师资队伍凝聚力不强,使得优秀的、尖端的教师流失。因此,在增加教育投入来改善高校硬件设施的同时,还必须全面地研究高校师资管理的模式和策略,下大力气来建设高校人才管理制度与模式,  相似文献   

9.
子敏 《甘肃教育》2014,(18):18-18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经典名言。大师是大学的中流砥柱,是大学之魂,无论何时何地,有大师在者。皆可引领一时风气,形成学术发展高地。大师不仅是大学问、大智慧者.其真知灼见,能够泽备后世。  相似文献   

10.
关心大学教师发展,促进高水平大学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没有人否认教师乃大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上世纪30年代,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的一句名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大学最显著的标志是有大师,而不是大楼!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必须回答的基本命题之一便是:道德可教吗?道德可教是中国历代教育家的理论预设。人性论是绝大多数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的出发点,而人性的核心是道德,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实际就是道德与教育的关系。《中庸》开宗明义地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大学》确定的大学教育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夫之的论断更为中肯:“教者皆性,而性必有教,体用不可得而分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传统就是道德教育,而中国两千年的教育所教授的只…  相似文献   

12.
我踏着达达的马蹄声.从江南无数个春天里走来.风雨兼程,任柳絮翻飞,莲花开落,我在追求我的大学。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千百年来,无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奔波劳累.追寻着更深度的学术研究。那扇通向大学的门引无数学子向往。然而有的人被囿于“大楼”中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却沿着书香花径,一路成了大师。  相似文献   

13.
一段时间,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意在提醒高校领导不要光顾盖楼比政绩。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对这句话十分认同,但他认为,就现代大学而言大楼也是办学的前提,“大楼、大师、大思想”成为他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说到大学之大,让人想起半个多世纪前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认为,"大学之大在于学生之大和学术之大"。当然,还有从其他不同视角来描述大学之大的,如"大学之大在于胸怀之大"、"大学之大在于包容"等等。笔者认为,大学之大也应体现在"课程之大"上。  相似文献   

15.
人才引进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必须有大师,大师才能培养出大才,才能出大成果。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引进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术带头人的引进、选拔和培养,把建设一支能够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一、引进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引进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尺及综合国力强弱的体现。许多学者的看法更是直截了当:拥有一批…  相似文献   

16.
“家里蹲”大学——国际网络让你在家拿文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空间上的实体在现代化浪潮未曾席卷全球的传统世界里,“大学”这个词从哪个意义上讲,都必须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实体。虽然早年的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琦贻先生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谁也不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是教育,是体育教育,教育本是为人的。体育教育就是体育教育,高校体育不可功利化。把高校体育当成一个产业并使之产业化,无疑会使高校体育深陷功利化深渊,从而使高校体育教育面目全非。“提取公因式”和“合并同类项”地将高校体育纳入产业和产业化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即便是在假设产业化的前提下,高校体育产业化与体育政治化改革并无多大关系,也并不能如所料地大大缓解高校体育经济之困境。  相似文献   

18.
记不清是哪位先哲讲过这样一句名言:“大学之大,非谓有高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语可谓言简意赅,令人叹服至极。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2003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在上海拉开帷幕。中央电大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并且在会上发表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中学校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财力的短缺与理念的滞后.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跟不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何才能建立起“大师云集、名师汇萃、青年冒尖”的教师资源高地?出路在校本培训,关键是发挥现有教师潜能,扩大名师总量。近年来,山东省寿光一中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文化建设、教育随笔和阳光管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起一个绿色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一些高校收费之所以越收越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高校没有成本意识.收费不透明。很多高校只要成本一增加,首先想到的不是“节流”,而是“开源”。大学应该增强成本意识.让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