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政策过程理论以及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农业政策进行评述,对其运行过程进行解析,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研究农业知识产权绿色发展政策导向,提出在"前、中、后"三段嵌入"绿色创新""绿色审查"和"绿色推广"的农业知识产权政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产出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传统GDP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不能反映社会的全面进步。于是,经济学家提出了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绿色GDP。绿色GDP核算考虑了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而忽略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可持续发展的GDP。GDP核算方式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对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3.
于立宏  王艳  陈家宜 《资源科学》2019,41(12):2155-2171
中国采矿业具有代际负外部性和环境负外部性特征,但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不考虑负外部性影响,而现有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也仅考虑环境污染,难以真实衡量采矿业的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本文构建了考虑双重负外部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框架,基于2005—2015年采矿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其变动率,并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代际负外部性、环境负外部性等,以考察其关键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结果显示:①考虑环境和代际双重负外部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果。②采矿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显著增长,其中,黑色金属开采业增速最快,其次为煤炭开采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业,油气开采业最低。③代际和环境负外部性因素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皆呈现抑制作用,但对不同产业的抑制程度存在异质性。环境负外部性对煤炭开采业和有色金属开采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而代际负外部性对油气开采业和黑色金属开采业的抑制作用则高于其他采矿业。  相似文献   

4.
以自主创新优化实现西部农业人地和谐——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西部农业发展,既面临着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价值的要务;也面临着保护环境,避免生态恶化的重任.文章以四川省为例,提出在区域农业发展中强调发展绿色农业,进行循环型农业生产.伴随着西部农业结构逐步升级,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通过这种技术化的产业升级实现区域人地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有害成分含量过高是目前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河北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条件较好,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优越,形成了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农业生产体系.交通便利,农产品交流市场活跃,无公害农产品品种多,规摸大,市场占有率高.由于生态环境条件差别大,山区、丘陵和平原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不同,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培育绿色农业龙头企业、做好做大市场、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及强化农业行政执法是河北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农业知识产权政策既要致力于提升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同时又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反馈、修订全过程。本文,首先对政策过程理论以及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次对农业政策进行评述,对其运行过程进行解析,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研究农业知识产权绿色发展政策导向,提出了在“前、中、后”三段嵌入“绿色创新”、“绿色审查”和“绿色推广”的农业知识产权政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外部性理论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物流外部性是外部性概念在物流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绿色物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物流外部性,抑制物流外部性对环境问题的危害。因此,绿色物流目前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东某农业类高校的教务员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教务管理员运用网络QQ进行教务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在借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网络QQ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正外部性、负外部性以及控制负外部性的措施,以便充分发挥QQ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资源环境因素引入传统的农业生产率分析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测度了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后中国30个省份1998—2011年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并对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导致效率损失的现象,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不同区域农业绿色生产率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较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率普遍较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发展程度、畜牧业结构以及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绿色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是未来我国农业绿色生产率政策创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通过对福建省把握中央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制定本省农业绿色发展决策,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和推广做法,绿色农业发展的地理概况和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产品销售及市场发展的分析,提出明确政府在农业发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农业生产者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及认证体系,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用好“五缘”优势、促进闽台农业绿色融合发展,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方向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资源科学》2013,35(7):1526-1534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区及其它相似区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农业资源平衡表体系建立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加入WTO后 ,中国农业将面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意味着今后中国农产品供求将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由此也决定了未来中国农业资源配置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建立农产品 -农业资源平衡表体系 ,对保障农业产品有效供给 ,实现农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农产品平衡表和不同农业资源的基本结构模式 ,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农产品 -农业资源平衡表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 ;并通过实例分析 ,初步探讨了农产品与农业资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农业面临的七大问题;中国现代化农业道路的选择;中国现代化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发展需要土地,非农化也需要土地,势必造成农业与非农业互相争夺土地的矛盾。农业发展是土地非农化反过来刺激农业的发展。所以,农业发展与土地非农化之间是相互对立,又互相促进的。二者联系的纽带是土地产出的增长率,以及通过市场交换使土地利用方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户调查资料的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但对于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量化方法,学术界至今没有提出一套得到公认的指标体系.本文以已有的几套指标体系为基础,遵循有用性、可操作性、独立性、可比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制定了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广度(包括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数占总农户比例、龙头组织带动的农业生产量占当地总生产量的比例、生产的专业化系数)和深度(包括增长特性指标、产业化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紧密度、产品进入市场时的加工深度)两个方面来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评价,并将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应用该指标体系,根据在山东省龙口市、寿光市和河北省磁县、张北县的农户调查资料,对其农业产业化进程做了评价.结果表明,4县(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得分为0.65、0.66、0.37和0.58,分别处于农业产业化的较为发达阶段、较为发达阶段、较为落后阶段和中等发展阶段.最后,对学术界的一些关于农业产业化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佼佼者,不仅需要靠自身努力不断壮大发展、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需求,更是承担了带动我国第一产业强力发展的艰巨任务。其发展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更是取决于自身科技创新水平、治理机制等一系列内在因素。内部控制作为一套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有效、财务可靠、遵纪守法的政策和程序,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企业壮大的过程中愈发得到体现。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研究,发现其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尝试为完善其内部控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findings of a study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AIS) is providing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farmers in Maseru district, Lesotho.  相似文献   

18.
缺水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替代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论述了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实现资源替代的理论内涵,利用河北平原灌溉试验资料及京津唐地区1980年~2000年的农业系统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用水条件及变化,系统阐述了:①实施控制灌溉技术,利用土壤水替代灌溉水;②实施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替代短缺的灌溉用水;③通过农业产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资源替代等的理论可能性与实际效果.结果表明,京津唐地区农业用水在零增长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走势.  相似文献   

19.
在剖析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理论基础上,以我国13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为例,同时运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是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农业科研活动科研人员投入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结构、规模和效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量和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也都会影响农业科技进步。同时,还发现:在不同的分位点下,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的变化对农业科技进步快的省级单位的影响要高于农业科技进步低的省份;农业科研活动科研人员投入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量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不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结构、规模和效率)、农业人力资本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则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1979—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划分六大区域考察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信贷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91,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各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差别显著,东北地区最高(0.940),而中南地区最低(0.662);整体上农业信贷对我国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从各区域来看,东北、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亦是如此;而华北和华东地区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