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北地区农业用水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静洁  吴凯 《资源科学》2009,31(9):1493-1497
农业用水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经济与农业状况、水资源环境与管理水平等.本文回顾了1950年以来华北地区农业用水情况.以1980年和2000年为时间节点,可划分3个阶段:①地表水为主、粗放灌溉阶段.农业用水量持续上升,农业供水主要依赖地表水;②地下开采持续增长阶段.农业用水量和比重均下降,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③节水灌溉深入发展阶段,用水矛盾加剧,节水灌溉农业深化.分析华北地区农业供水情况表明:未来农业供水将进一步紧缩.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政策建议:调整作物结构;发展综合农业节水措施;山东、河南应积极开发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水资源化,利用地下微成水,增加灌溉水源;在城郊和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大力发展喷灌、微灌技术.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淼  邹秀萍 《科研管理》2009,30(6):153-162
摘要: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需实施五大战略,加强四个领域的技术攻关。具体来说:实施紧缺资源替代战略,加强克服农业资源短缺的技术攻关;实施高技术战略,加强克服经验农业不稳定性的技术攻关;实施常规技术升级战略与领域扩张战略,加强克服农业效率、效益低下的技术攻关;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加强克服农业不安全性的技术攻关。上述四个方面共同构筑起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论文阐述了四大技术支撑领域所涵盖的关键技术,并认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组装配套。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农业灌溉中的几个节水问题和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浪费严重,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灌溉用水利用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农业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这一现象更加突出。针对现实情况研究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的途径,对缓解我国现有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发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如何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是很关键的技术问题。在实践和农业生产中,应充分发挥单位水的利用率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利用科学合理的农业灌溉技术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李青  陈红梅  王雅鹏 《资源科学》2014,36(8):1679-1685
新时期以"绿洲灌溉农业"为特征的新疆各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农业用水比重必须下降的现实,使得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1997-2011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建立了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考察农业用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三个区域的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2北、东、南疆的农业用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有明显差异,其中北疆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最大,其次为东疆,再次为南疆;3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用水量的变化产生的效应南疆最明显,其次为北疆,东疆用水结构较为稳定,农业用水量变动最小。因此,依据各地农业用水与农业增长的短期与中长期因果关系建立科学灌溉制度与水资源政策,依靠节水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农业水利灌溉是最基础的农业产业设施,保障农作物的增产和增收。水利灌溉技术是实现灌溉效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保证农业增收的手段,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农作物所使用的灌溉技术不同,本文介绍了几种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保湿的方式,有助于实现农业灌溉水资源的科学利用,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6.
桑瑜 《华夏星火》2021,(1):51-55
农业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高达60%以上。农业用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家水安全的基本战略。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方面的应用,推动了农业节水灌溉改造升级,提高了灌溉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农业灌溉用水的智能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农业用水的资源浪费,对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缺水大国,农业平均每年灌溉用水占有当年消耗淡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做好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针对目前农业用水低效率的状况,加强水资源管理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西北旱区缺水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分 析了该区域的节水潜力,指出西北旱区的缺水问题在目前主要应靠节水来解决,加强对西北 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基本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是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和保障我国人口高 峰期食物安全、水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是一个跨多学 科的科技问题,应加强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和国际合作研究,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领域中 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植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理论;节水灌溉方式下水分与养分 的转化理论及尺度效应;植物需水监测与估算及灌溉节水潜力;西北旱区特殊水源高效利用 理论与技术;灌溉系统水量与流量实时调控与区域多水源优化配置理论;旱区节水灌溉的区 域水土环境效应评估与调控。最后,分析了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研究领域可能产生的突 破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许航  李韬  宋健峰 《资源科学》2021,43(9):1808-182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部门用水量大,但利用率不高,所以发展节水灌溉成为缓解水资源稀缺的可能路径。但是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的条件下,如果实际节水效果达不到预期,就会出现“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灌溉用水反弹效应的衡量方法,然后利用LMDI分解法将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分解为气候效应、单产效应、结构效应、面积效应和灌溉效应,并利用西北五省(区)2005—2016年的数据,在效应测算和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驱动因素及区域差异。结果发现:①西北五省(区)整体的反弹效应高达340.00%,即新增用水量达到了预期节水量的3.4倍,其中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和新疆的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分别为374.97%、55.10%、117.46%、434.51%和384.32%;②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和种植面积扩大始终是促进西北整体和各省(区)灌溉用水反弹效应上升的驱动因素;③西北整体灌溉用水反弹效应上升的主导因素为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但各省(区)存在区域差异,其中甘肃、宁夏和陕西为单位面积产量增长,青海为气候变化,新疆为种植面积扩大。所以,为缓解旱区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在整体策略上,不能追求单产的最大化,而应适当采取亏缺灌溉,并合理规划灌溉农业规模;在局部策略上,要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自然资源,更是农业发展的短缺资源,本文从分析农业用水危机入手,阐明农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聂媛  李晓云  江文曲  刘念洁 《资源科学》2022,44(11):2315-2329
水资源短缺与水-土-粮系统不协调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种植结构优化作为农业结构型节水的重要举措,对保障中国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中国北方10省,揭示水足迹视角下水资源压力与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关系,探讨不同目标权重情景下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趋势,并通过构建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得出不同节水情景下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方案。研究表明:①中国北方10省中粮食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普遍偏高,水资源约束呈趋紧态势;②当使用熵权法对经济收益、蓝水(灌溉水)消耗和绿水(雨水)利用目标客观赋权时,北方10省将增加高收益高耗水的水稻种植。随着蓝水消耗最小化目标的权重逐渐加大,水稻种植面积和蓝水耗水量会逐步减少;③在15%节水情景中,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应调增玉米种植面积而减少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宁夏和新疆应调增小麦种植面积而调减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河南应调增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而减少小麦的种植面积;④在节水5%、10%和15%情景中,优化的种植结构能够使北方10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蓝水足迹总量较2019年分别减少38亿m3、51亿m3和64亿m3,平均单位蓝水足迹的现金收益提升4%、3%和2%。本文结果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农业节水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大多数地区水资源短缺都与农业生产有关,作为用水大户,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对于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保障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农业节水研究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从最初以农田节水特别是强调农田工程节水为主向更注重改良作物遗传品质节水、农田节水与区域水资源管理节水并重,以及多水源综合利用节水的多学科节水研究体系,大大提高了我国农田节水的潜力。然而生产实践中,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小农经济制约,我国的农田节水水平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还不高,急需通过政府、民间的多渠道投入,通过机制和管理创新,建立起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从供水环节、田间节水到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现代综合农田灌溉节水体系,保障我国未来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刘宇  王宇  周梅芳  邓祥征 《资源科学》2016,38(10):1901-1913
近几年黑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关注,其中农业用水价格的调整是改革的重点。张掖市是黑河流域水资源的主要消耗区,本文以张掖市为例,采用引入水土账户的CGE模型模拟分析水价改革的经济影响和节水效益。结果表明:①水价改革对经济仅有微弱影响,仅带来0.091%的GDP损失;②但在节约用水方面的效益却很大,将节约9.568%的水资源使用、万元GDP耗水量下降9.384%;③节约的水资源类型主要是地下水,且全部来自用水强度高的农业;④水土资源在需求总量上减少了,并表现出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趋势;⑤在行业产出上,仅玉米、果蔬等几个对水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农业部门受到打击,产出平均下降4.1%。综上,通过价格杠杆可以实现较好的节水效益,但要关注改革过程中对特色优势农业的冲击以及不同类型水资源之间的消费替代转移。  相似文献   

14.
孙建光  韩桂兰 《资源科学》2009,31(5):757-762
本文立足当前塔河流域的成本水价,基于流域主要节水技术成本投入,构建了流域农业节水水价;然后,利用已有研究资料和流域不同作物的水分生产函数,进一步构建了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模型;分析了未来塔河流域不同农业节水水价的节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节水水价的未来农业水价的调整可大幅降低灌水量,提高节水效应;②流域水价弹性系数会由缺乏弹性变为富有弹性,这成为流域农业水价调整可行性的一个标志;③不同作物水价需求弹性效应差别很大,这使未来流域农业水价的需求效应分析事关流域粮食安全和用水户的水价承受力问题,成为未来塔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研究的重要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陈宏伟  穆月英 《资源科学》2022,44(6):1196-1211
政策激励和价值感知是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重要方面,分析二者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的影响有助于提升节水技术采纳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基于冀鲁豫1188个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政策激励和价值感知及其交互项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代际差异和规模差异。研究发现:①政策激励和价值感知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农艺和工程节水技术,对同时采纳两种技术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政策补贴、经济感知、农技宣传、适用感知、环境感知和灌溉水价。②价值感知在政策激励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农技宣传、政策补贴、灌溉水价对农艺和工程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激励作用均受到经济感知的影响,农技宣传能够激励高环境感知农户采纳农艺节水技术、高适用感知农户采纳工程节水技术,灌溉水价有助于高适用感知农户采纳农艺节水技术。③政策激励和价值感知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代际差异和规模差异,老一代农户、规模农户的节水技术采纳行为受到政策激励和价值感知各变量的显著影响,农技宣传、适用感知显著促进新生代农户采纳工程节水技术,小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主要受到农技宣传、政策补贴和适用感知的影响。④农技宣传、政策补贴与灌溉水价在影响农户节水技术采纳行为的过程中存在互补效应。鉴于此,本文提出应强化政府在节水技术推广中的作用,注重提升农户价值感知水平,加强对新生代农户和小规模农户的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6.
闫晨健  栗萌  卓拉  杨西  吴普特 《资源科学》2023,45(1):158-173
【目的】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果基地,却大部分地处半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作物生产耗水及节水潜力定量评价是农业适水发展与绿色高效节水的基础性工作。【方法】本文基于1989—2019年陕西省地级市尺度10种主要作物在灌溉、雨养条件下作物生产蓝水足迹(灌溉水消耗)、绿水足迹(有效降水消耗)和灰水足迹(稀释污染负荷所需水量)时空演变特征,推演典型年作物生产工程节水潜力和真实节水潜力。【结果】结果显示:(1)近30年陕西省各作物生产消耗型水足迹均呈整体下降趋势,同一作物生产水足迹在市际间存在较大差异。省平均苹果生产消耗型水足迹下降幅度达91.3%;各市间小麦生产消耗型水足迹差异值可达3.41 m3/kg,同时,苹果和油菜籽生产灰水足迹呈上升趋势。(2)省作物生产消耗型总水足迹在2019年达160.55亿m3/a,较1989年微降1.8%;玉米、小麦和苹果贡献了省作物生产消耗型总水足迹的80%以上。(3)陕西省作物生产工程节水潜力、蓝水真实节水潜力和绿水真实节水潜力分别可达62%、68%和49%。【结论】陕西省...  相似文献   

17.
姚建衢 《资源科学》1993,15(4):5-12
本文以地处太行山东麓的石家庄地区为例,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特点,拟定水资源对农业影响的因子系统,采用因子系统方法分析构成要素。评价水资源地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区域的因子特性、因子得分与分布出发,探讨研究区水资源合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马培衢 《资源科学》2006,28(6):33-38
本文构建了灌区水资源配置的产权激励效应分析模型,并运用模型论证了农业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适当与否决定着灌区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水权主体明确、水权明晰并得以良好执行的水权制度安排,将引导灌区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自觉优化水资源配置行为,提高用水效率。而不适当的水权安排将导致粗放生产和低效率用水。从而有效解释了中国农业水资源短缺与低效率利用现象并存的根源是农业水资源产权安排对灌区未能产生有效的激励和利益约束。因此,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明晰水权、明确产权主体和实行有规制的水权交易。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甘肃省张掖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学习能力和外部风险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并通过引入交互项检验学习能力对外部风险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础学习能力、知识互动能力与辨识能力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外部风险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学习能力能够缓解外部风险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抑制作用;除上述影响因素以外,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用还受到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家庭务农人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节水灌溉农业的空间认知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危机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耗水大户的农业,现在以及未来很长时间都将面临"以较少的水资源消耗生产更多粮食"的艰巨任务。自1980年以来,我国节水灌溉农业发展迅速,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减少了农业灌溉取用水量,显著提高了灌溉效率,然而水资源危机并没有得到缓解,流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这一现状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水资源消耗的视角,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在作物分布、蒸散发、产量空间格局和时间动态变化监测的优势,在区域尺度上认识节水灌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利益相关者参与式的"耗水管理"是节水高效农业发展以及成功实施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