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淼  周晓雪 《科研管理》2022,43(4):75-82
   近年来,传统企业纷纷抓住数字技术机遇,致力于进行数字导向的战略更新活动。然而,现有文献对于传统企业数字导向战略更新前因变量的探讨还比较有限。本研究基于IS战略化和战略实践观,提出了“战略化活动-忘却学习-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研究框架,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创业导向活动、自下而上的组织即兴活动,通过组织忘却学习影响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理论模型。本文采用两种研究方法,即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前因及实现路径。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和组织即兴均有利于传统企业的数字导向战略更新;忘却学习分别在创业导向与数字化探索创新、组织即兴与数字化探索创新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细致刻画了传统企业如何通过忘却学习进行数字导向战略更新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为揭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后果、作用机制与作用边界,从组织和个体多层面出发并引入员工忘却学习,对我国261家传统行业中小企业展开连续5个月的经验取样调查,利用DEAP 2.1、SPSS 19.0等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发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强化组织韧性并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同时,员工的忘却学习可以有效推动这一效果的显著提升.故而,建议相关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突破传统管理思维,关注"技术"与"人"之间的平衡,改善组织创新氛围,强化数字化教育培训,使员工从抵制数字化到主动学习数字化技术,以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并不断挖掘市场潜力,科学数字创新,进而实现企业创立初衰.  相似文献   

3.
在丰富的关于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创新的文献中,往往忽视了组织遗忘对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主动组织遗忘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学习能力对两者关系的中介作用。通过文献探讨构建概念模型,运用珠三角地区219家企业的有效问卷调查数据,对主动组织遗忘、组织学习能力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动组织遗忘对组织创新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同时存在,组织学习能力在二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本文的结果为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组织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主动组织遗忘,包括忘却学习和避免恶习,对组织学习能力起着直接正向的推动作用,并且通过组织学习,主动组织遗忘能间接提高组织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珠三角130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联盟网络特征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内部资源与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对其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在其联盟网络中占据的中心性位置对其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企业联盟网络的关系强度与其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内部资源与能力负向调节企业在其联盟网络中占据的中心性位置与其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5.
马鸿佳  王亚婧 《科学学研究》2024,(1):146-157+182
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Mplus8.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以427家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对制造企业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组织惯例更新与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影响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的3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利用能力和数字重构能力以及组织惯例更新都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绩效;数字利用能力、数字重构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分别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动态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本文将在理论上拓展数字化情境下大数据资源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推动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研究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制造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借助大数据资源,提升数字动态能力,加快组织惯例更新,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环境下,企业组织如何应对环境突变所带来的冲击值得进行理论研究。已有研究认为,即兴行为是组织应对复杂多变环境并获取生存机会的积极措施;而依托数字技术所构建的数字平台又是组织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进一步研究在疫情等外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数字平台能力是否可以促进组织即兴能力的发挥,从而提高组织创新绩效。以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312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数字平台能力中的平台整合能力能够增强组织内外资源、能力、目标和具体活动的沟通和协作,而平台重构能力可以改善平台成员的相关技能和知识,在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平台资源,从而促进组织即兴能力的发挥;(2)组织即兴能力中的时间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将数字平台能力的资源配置能力作用于组织创新绩效,在数字平台能力与组织创新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3)高组织情绪能力作为一种柔性的、隐形的组织内部能力,在组织面临外部环境突变的情况下提供了积极的情绪支撑,以更高的效率整合平台资源,为组织即兴能力的发挥提供帮助,在数字平台能力与组织即兴能力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同时,高组织情绪能力...  相似文献   

7.
创新氛围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软环境”,对双元组织学习以及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对象,根据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企业创新氛围、双元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双元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创新氛围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组织学习在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负向影响创新绩效,但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对企业创新氛围与双元组织学习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同时对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重视创新氛围和双元组织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关系情境下组织创新氛围影响新产品绩效的模型,并利用247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组织创新氛围(组织理念、主管支持)显著正向影响新产品绩效;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在组织创新氛围和新产品绩效间起平行中介作用;企业间信任正向调节利用式学习的中介效应.据此,应该加大对企业内部软环境建设的投入,营造良好组织创新氛围;积极推进组织间合作,增强合作企业间信任;协调开展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动态平衡企业“双元化”.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传统企业拥抱技术趋势、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关键。现有文献虽然对数字化转型的复杂前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但是对于认知因素如何作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尚不明晰。鉴于此,基于注意力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视角,文章研究了组织意义建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通过对411家企业管理者的实证研究发现:(1)组织意义建构能够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2)系统能力、协调能力、感知能力均对组织意义建构与数字化转型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组织结构惯性会弱化意义建构对系统能力的促进作用,且进一步调节系统能力的中介作用;组织认知惯性会弱化组织意义建构对协调能力的促进作用,且进一步调节协调能力的中介作用;而组织认知惯性对组织意义建构与感知能力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以上机制的揭示能够更好地从认知层面认识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并寻求化解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科技投入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有些企业专利创造能力并未得到提升,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宽松、自由的创新氛围。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创造能力的影响机理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创造能力有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在组织创新氛围与企业专利创造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企业规模正向调节组织创新氛围对企业专利创造能力的影响假设不成立。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探讨组织层次的自下而上的柔性,以212个中国企业样本数据对组织授权、组织学习能力、战略柔性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授权对战略柔性有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对战略柔性有正向影响,同时组织学习能力对组织授权与战略柔性间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文章最后还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以及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方刚  高安 《科技管理研究》2023,(18):186-194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技术和管理模式等知识的更替使得忘却学习被视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但相关研究缺乏识别不同企业特征及其在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忘却学习方式。因此,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参考,基于忘却学习的视角,将行业数字化程度、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年龄作为企业类型划分依据,采用K-means算法将2017—2021年我国开展数字化转型的A股上市企业划分为行业和地区双赢型、行业优势型、地区优势型3类不同群组,将战略制定、转型实施、评估迭代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3个阶段,运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获取不同类型企业在转型各阶段的学习方式并组合为其数字化转型的学习路径。结果显示: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时,行业和地区双赢型企业优先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取并逐渐将重心转移到过时知识的抛弃,行业优势型企业全程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取,地区优势型企业优先注重内部过时知识的抛弃并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外部知识的获取;此外,数字化转型对行业追随者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计划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应当明确自身优劣势,并做好阶段性规划、选择适合的路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  相似文献   

13.
李玲  陶厚永 《科学学研究》2023,(8):1507-1516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和创新。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变革准备理论,引入了数字化组织准备作为中介传导机制和数字化能力作为调节作用机制,构建了数字化导向对数字化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通过回收的336份有效问卷对文中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导向对数字化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组织准备在数字化导向和数字化创新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数字化能力在数字化组织准备与数字化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调节数字化组织准备在数字化导向与数字化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能力越强,则数字化组织准备的中介效应越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数智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雪春  张伟 《科研管理》2021,42(5):218-224
组织忘却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已受到关注,但鲜有文献研究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也甚少有学者分析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的作用。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将知识搜寻分为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以知识搜寻为中介变量,通过21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对组织忘却、知识搜寻与绿色创新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组织忘却对绿色创新、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对绿色创新有积极影响,广度知识搜寻和深度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深度知识搜寻在组织忘却与绿色创新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大于广度知识搜寻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必经之路,对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培育组织韧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高技术企业年报,使用文本分析法测度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从长期视角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路径机制及作用条件。结果表明,在长期内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具体表现为降低了企业的股票波动,提高了企业的绩效增长;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改进企业的资源配置作用于企业韧性;行业竞争度和供应链集中度影响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行业竞争越激烈,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强,供应链越集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越弱。研究结论深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之间关系的理解,为引导企业实现数字化战略赋能组织韧性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薛捷 《科研管理》2019,40(5):222-232
由于在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资源禀赋上与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有明显差距,科技型小微企业在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手段--组织学习上也可能与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有所不同,而其针对技术、市场和资源的战略导向对于组织学习的前导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基于对佛山市364家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组织学习在系统构成上比一般的组织学习过程要更为简单,仅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诠释、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四个子过程;在与战略导向的关系中,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组织学习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除了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同时还在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对竞争能力的作用中分别发挥着完全的中介效应和部分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探讨动态能力视角下企业的组织学习、协调整合能力、重组转型能力与新产品开发优势形成以及外部环境等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整合必要条件分析(NC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混合方法,利用对中国科技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学习与协调整合能力是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必要条件;组织学习正向影响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协调整合能力与重组转型能力分别在组织学习与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分别正向调节组织学习与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和重组转型能力与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因此,科技型企业需要加强通过组织学习更新产品开发的知识基础与知识结构,重视从战略高度塑造动态能力,并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形成新产品开发优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崔瑜  焦豪  张样 《科研管理》2013,(7):93-100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环境复杂性导致更多的企业采取学习导向战略改进现有能力获得绩效的持续提升。然而,大多数研究忽视了学习导向战略与绩效间关系的中间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学习导向战略、IT能力和组织绩效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接着以IT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并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SPSS软件检验的模型验证显示,IT能力在学习导向战略和组织绩效间扮演了部分中介功能,学习导向战略对IT能力和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IT能力各个构面对组织绩效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最后,建议企业可以通过在组织内部实施学习导向战略构建信息技术能力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吸收与内化,差异化产品以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最终改进与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19.
吴砚  赵景峰 《预测》2023,(4):66-72
工匠精神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以参与工程建设的401名一线员工为调研对象,实证检验了工匠精神对工作奉献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工匠精神对工作奉献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匠精神对组织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工匠精神与工作奉献关系间起中介作用;职业成长机会和组织容错氛围正向调节了工匠精神与工作奉献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揭示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理想信念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发现了工匠精神促进员工工作奉献的作用路径,为工匠精神与组织韧性的协同培育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何霞  苏晓华 《科研管理》2016,37(2):90-97
战略联盟是新创企业克服新生弱性、获取组织合法性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有关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联盟战略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明晰。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我们考察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战略联盟显著增强了新创企业的合法性;2)组织学习在战略联盟与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的关系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3)环境动态性显著调节了新创企业战略联盟对组织学习的影响。具体而言,环境动态性越高,新创企业战略联盟与组织学习的正向关系越强,反之越弱;4)环境动态性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学习对新创企业战略联盟与组织合法性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即环境动态性越高,战略联盟通过组织学习对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所产生的作用就越强,反之越弱。本研究为分析转型经济环境中新创企业合法性获取过程以及验证战略联盟在新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