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决定着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国家机关的行政能力与行政效率.科学的考试录用制度可以为国家选拔符合职位要求的优秀人才,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反之,会造成政府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因此,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对整个公务员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基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分析影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命题难度作出评价,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关系着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以及国家机关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关系着政府的形象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成败。科学的考试录用制度,可以为国家选拔符合职位要求的优秀人才,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反之,会造成政府机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因此,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对整个公务员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论述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概况、影响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性的因素、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江苏省为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成为国家及地方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莘莘学子和相关人员进入国家行政机关的一个阶梯, 《申论》作为此类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已为社会所广泛关注.本课题研究立足于14套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从话题、背景材料、试题结构和答题要求等方面探究《申论》命题趋势,以解决《申论》“考什么”的问题;并从考生的视角出发,审视《申论》“怎么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规范性是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起码要求,其中,职位资格设置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公民参与考试的平等权与国家机关选拔优秀人才的实际效果,对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社会效应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针对公务员考试录用职位资格设置规范性的深入研究,对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增加了《申论》这一新的考试科目,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经过第一次考试,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总结了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经验,将《申论》列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作为2001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2002年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沿用至今。现在,《申论》考试已经在全国所有省市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推广和采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公平性是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点问题。本文以理论分析为起点提出评判公务员考录的公平性标准,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公平性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实施以来,制度不断演进,考录的公平性效果体现出了与制度改进相伴的阶段性特征;公务员考录公平性在规则的完善中有所改进,但不同环节改善效果出现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度解析公务员考录公平性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就"着手近处,着眼长远",有步骤地提高和改善公务员考试录用的公平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Yi 《中国考试》2001,(5):46-47
一、考试目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从公务员系统之外的人员中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录用主任科员以下的公务员。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公正地选拔人才,保证新录用的公务员的素质,它有利于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精干的公务员队伍,卓有成效地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从而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从2000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开始考申论。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申论”这个陌生的词汇才逐渐地被人们所认知。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申论同公务员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几乎成了迈进国家机关大门的公务员的“入门券”。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相反却足以体现出申论这一形式的考试命题的高深程度。也正是这考试命题形式的改革,开始考申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民在年满三十五周岁以后,不得报考中央及地方国家公务员,是我国推行了近二十年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一贯做法,然而此种做法违反了我国现行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不符合社会正义要求,并不利于我国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在其作品中虽只有一句话,但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学的影响颇大。虽然有些学者对此有所论及,但由于张载此论直指内奥、大提整体,故对张子此论的理解有不少的歧义和曲解。因此,在张载的整个哲学的宏观背景下,厘清“心统性情”说的“心”、“性”、“情”等概念范畴及其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阐释“心统性情”的内涵和要义,以及与“心统性情”相关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这两个观点中的发见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逻辑起点的概念定义及相关观点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是对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获得的结论,理论是按照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的体系,是由概念、命题和命题的推论构建的知识结构。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依赖的关键概念,直接影响到基本问题的回答,并进而影响整个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因其对基本问题的回答最为简单,表现为体系内部的“不可分割性”,从而是内涵高度简化、最为抽象的概念。逻辑起点贯穿理论体系的始终,因而和终点具有统一性,并在历史起点上往往得到直接显现,是认识角度在理论中的概念显现。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校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长是大学的灵魂",这并非一个实然命题。大学校长的理念与大学理念之间并不直通。大学校长的特征及其作用使其与政府官员十分不同,因而任职条件也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终生奉行经世致用观念的中唐思想家柳宗元,面对中唐社会和政治现实,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从官员与国家政权兴亡之间的关系、官吏选任的标准与方法、官吏的素养和做官理念、官吏的为政之术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官论主张。他的这些主张不仅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且其中的一些主张还闪耀着强烈的现代领导意识的光芒,对今天的领导者也有着许多积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代前期国力逐渐昌盛后,文坛上出现了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台阁体,学者们亦多从教化、治世的角度接受前代儒者的思想。何乔新身处明代前期国力鼎盛之时,他以官方儒者的身份,倡导世人以“推洁廉之志而弼成治化,以环丽之词而歌咏太平”的态度来接受《楚辞》。他的这种主张亦是明代前期官方舆论风向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明代前期国力逐渐昌盛后,文坛上出现了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台阁体,学者们亦多从教化、治世的角度接受前代儒者的思想。何乔新身处明代前期国力鼎盛之时,他以官方儒者的身份,倡导世人以推洁廉之志而弼成治化,以环丽之词而歌咏太平的态度来接受《楚辞》。他的这种主张亦是明代前期官方舆论风向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阅读测试评价是语文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全面考核、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阅读测试评价应以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为导向,以达到考核、评价学生的语言构建、重组和运用等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掌握了“考什么”和“怎么考”,才能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根据多年来的教学活动和阅读测试命题经验,总结出“四位一体”命题方法:好的阅读测试评价命题应融入主题性、时代性、人文性和发展性,四位一体、精准命题,全面检验并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北宋帝王崇重道教对科举考试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道典成为科举考试命题的来源之一和举子的梓潼神信仰两个方面。前者促使北宋文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形成阅读道典的读书习气;后者则是文人举子面对科举考试的激烈竞争,将本为战争英雄的梓潼神与道教文昌信仰附会为一,从而借助神灵力量满足功名欲望所采取的心理调节方式。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年,吏治败坏的现实状况和对县知事在地方治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促使北京政府下决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本文考证了民国初年湖北省县知事试验的实施及"回避本籍制度"的情形,以希对当今我国公务员考试制度及行政官员用人制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校自主招生笔试环节,试图以命题个性化、标准弹性化取代命题统一化、答案标准化的固有考试模式,对人才选拔机制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笔试环节考题品质的保障也被提上议程。面对社会公众对考题内容、功能、测量维度和公平性的质疑之声,考题设置要以科学性和可靠性为考题的指导思想,内容应追求纵深化和拓展化,体现多重的测量维度和以公平性原则为基本条件,才能找寻自主招生考题品质的提升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