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希明 《生物学教学》2011,36(12):47-48
本文从生物体、器官,细胞、分子等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对生命现象中蕴含的螺旋现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分析,需要在“质量”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进行探析.从内涵来看,它是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外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从外延来看,既可从纵向上分为教育投入质量、教育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也可从横向上分为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还可从教育活动上分为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绘画可谓历史悠长、发源广泛、形式丰富、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人类始祖们在岩石上作画,或记录所见所闻,或表达对生命、宇宙的探索和思考。绘画种类有很多,以绘画内容为标准可分为人物、山水等,以艺术风格为参照可分为古典、表现、印象等,而以使用的创作材质又可分为油画、版画、水墨画等,而水彩便是其中一种颇受人们欢迎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对人生命价值赔偿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杂各样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频繁发生,要公平合理地解决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看待和评价人的生命价值.从人本主义出发,应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利于扬善抑恶的赔偿规则(法律、政策、制度),科学制订各种不同状况的人身意外伤害的赔偿办法或标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应消除某些赔偿中的不公平、不合理和不规范现象;消除人们之间由于害怕意外事故发生而产生的隔阂;消除人们对危害社会或他人现象的冷漠心理或行为.从而,降低见义勇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成本,增大破坏公平正义的违法乱纪的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生命教育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环境对生命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建设的角度,生命教育环境可分为生命教育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文章提出高校要明确生命教育环境的构成因素,从学校、院系班级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现场三个层面完善和优化生命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片区联动”教研是教研的一种新模式,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幼儿园“片区联动”教研模式从内容上可分为:“常规式教研”、“专题式教研”和“课题式教研”;从形式上可分为:“参与式教研”、“体验式教研”和“合作式教研”;从性质上可分为:“引领式教研”和“交流式教研”;从具体方式上可分为:“跟进式教研”和“对话式教研”;从途径上可分为:“现场教研”和“网络教研”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思想是关于科学教育问题和现象诸多认识和观点构成的一个系统。从其主体维度上可分为个体的科学教育思想和社会的科学教育思想两种表现形态;从其外在状态上又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指导思想、科学教育观念和科学教育理论三种形式。科学教育思想具有指导性和互动性、社会性和时代性、稳定性和发展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斑图动力学是非线性科学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研究分支之一,而螺旋波的研究又是斑图动力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实验表明:心脏病患者中观察到的一类心律不齐或心动过速现象和螺旋波失稳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螺旋波的形成机理及破碎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就螺旋波动力学研究进展及其在心脏病治疗上的潜在应用价值作一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共性和遵循着某些共有规律,这些生命的共性使我们在体会生命多样性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它的统一性.本文从生物分子的手性及空间螺旋结构、细胞均优先利用葡萄糖、生物体通过形成突起以增大表面积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同时,列举和解释了部分耳熟能详的生活常识、生理机能或常见疾病的相关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10.
模拟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使时过境迁或稍纵即逝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在实验室重现;可将现象简化或进行时空的放大、缩小;可对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进行研究;可解决那些尚无简单有效的仪器可演示的实验问题。这种方法从感官上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通过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去解释现象,掌握规律,进而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此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收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生命的角度对中外历史上的哲学家们对人自然躯体上的生命意识进行梳理。在孔孟看来,人只有将生命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宗族与道义中才算是不枉此生;老庄则平静地规劝世人随性而行、回复自然,以成就与天地合一的生命境界;而西方的哲人们则从另一个层面就生命的理性与非理性来讨论怎样的生命更有价值或更为真实。无论是从伦理与社会角度,还是从个体自我的理性或非理性角度,这些先哲们对生命的意义与本质所作的探索,为我们今天理解生命、完善生命构建了可作参考的空间,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应该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遮蔽了这种本原性的需求,把教育的目的异化为知识、技能的掌握。在我国现实教育领域,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都普遍存在着有意或无意间漠视或压抑生命的现象。从生命的视角来审视幼儿教育,教育的过程应是以生命为原点,关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朱鑫 《考试周刊》2009,(47):145-145
有效的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把教学视为一种环境,强调学习发生的"地点"或"空间"。尤其是外语的学习,更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交际和思维离不开语言环境.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就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因此。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英语的环境设计.从地点上讲.可分为校同和家庭;从时间上讲,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从表现方式上讲,可分为最性和隐性。地点、时间和表现方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容.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现象严重影响校园和社会和谐,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高校可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教育等三个维度来提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我们把能将人类的个体从群体中准确地区别开来的生理特点或生理现象,称为“生命的印记”。  相似文献   

16.
张琳 《培训与研究》2008,(11):96-98
沉默螺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有三个关键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沉默螺旋的解旋途径主要有三种:从心理学层面入手削弱和解除“沉默的螺旋”;从与媒体的合作上看解旋;社区对螺旋的解开产生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沉默螺旋的解旋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螺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有三个关键概念: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沉默螺旋的解旋途径主要有三种:从心理学层面入手削弱和解除“沉默的螺旋”;从与媒体的合作上看解旋;社区对螺旋的解开产生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过渡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石化可分为个体石化和群体石化;或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本文从石化现象的成因出发,阐述了研究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对高职外语教学的意义与启示,指出高职外语教学应从课堂语言的输入、学生语言的输出、教学环境的优化及文化的合流等方面避免学生外语能力的石化.  相似文献   

19.
过渡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石化可分为个体石化和群体石化;或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本文从石化现象的成因出发,阐述了研究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对高职外语教学的意义与启示,指出高职外语教学应从课堂语言的输入、学生语言的输出、教学环境的优化及文化的合流等方面避免学生外语能力的石化.  相似文献   

20.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说明文从对象上可分为具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从语言上可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