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学生该不该享受宾馆式服务?这件事一牵扯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就变得复杂了。要让我说有些人应该,有些人就不应该,恐怕不好一概而论。至于哪些人应该,哪些人不应该,说起来更复杂。不过越是复杂的问题越应该辩论,辩论起来也才越有劲头越有味道。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的“原罪”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有学者认为应该一概予以赦免,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对其严加惩治,笔者以为不应简单对待此问题,而应针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本文试图从民营企业“原罪”的概念、成因等入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法律的观点来回答是否应该赦免民营企业的“原罪”。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4.
做科研要有问题意识,做工作也要有问题意识。 在现代汉语的习惯用法中,问题一词有多种解释,可以指焦点或重要之处,也可以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还可以指值得讨论或研究的现象、矛盾等。我们所说的“问题意识”的“问题”,指的是第三种意义的问题,即主张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应该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该学会在大家或他人以为某件事已尽善尽美,某个假说已无懈可击的时候,有勇气、有能力看出“完善”后面的不完善,看出“没问题”下面的深层问题,从而提起注意,引发讨论,促进客观事物与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本文的六种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学术沙龙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的开展,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其次应该在形式上多样化,在内容选题上应该贯彻民主化的原则,在讨论中应该坚持区分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最后,学术沙龙活动的开展必须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刘志瑞 《快乐阅读》2011,(12):175-176
随着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探索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案例教学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广大政治教师的重视和关注。笔者针对当前初中政治案例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案例的选择要有时代性,案例的呈现要有时代性,针对案例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体探究性,以及在课堂案例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四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实践的困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生命教育是学校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但如何开展,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生命教育不应该只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而应该指向人的整体发展,成为全人教育;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学科渗透式的,而应该独立设置课程;生命教育课程不应该以知识逻辑组织,而应该以活动来组织,成为综合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2005,(3):5-5
大学生该不该享受宾馆式服务?这件事一牵扯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就变得复杂了。要让我说.有些人应该。有些人就不应该,恐怕不好一概而论。至于哪些人应该,哪些人不应该,说起来更复杂。不过,越是复杂的问题越应该辩论,辩论起来也才越有劲头,越有味道。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什么?学校应该成为什么?这是每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更是每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每当走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口,我们总会遇到许多乞讨者。有大人,有小孩;有残疾人,有正常人;有生活真正困难者,有利用别人的同情心"发财致富"者;有衣衫褴褛者,有衣冠楚楚者。面对这许许多多的乞讨者,我常常在思考的问题是:我是否应该同情他们?换句话说,我是否应该"施舍"?在许多人看来,这个问题似乎没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杨花 《陕西教育》2006,(1):59-59
作为一名小学教学教师的我,一直把问题比作数学的心脏,因为有了问题,思堆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3.
高山 《地理教育》2011,(3):49-50
南水北调,有利有弊,是否应该南水北调?修建三峡大坝,有利有弊,是否应该修建三峡大坝?目前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利有弊,是否应该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有利有弊,是否应该保持目前的城市化进程……地理课程中,太多类似的两难问题,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假如利大于弊,难道弊处就真的可以不考虑?假如有偶发的自然灾害发生,还是利大于弊?面对这些两难问题,难做定论;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作深刻的反思。我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教师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但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益,就应该属于教师的份内职  相似文献   

15.
罗志德 《西藏教育》2009,(11):24-25
俗话说:“学贵有疑”。任何学习都是由疑问引起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并将其弄明白,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自己是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和解答者。作为老师不仅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更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不仅会问为什么,还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毕婷婷 《考试周刊》2009,(42):138-139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从意义学习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利用意义学习,如何利用新旧知识的三种关系,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介绍了意义学习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进行实践的两种方法:举例解释和归纳整理。有意义学习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意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重庆市各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各校正在大力整合、完善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人文素质选修课也出现一些亟待思考的问题.笔者以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问卷调查为依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了思考.主要分析了学校应该开设什么课程、学校应该怎样管理课程、教师应该教什么内容、教师应该采用什么形式教学、教师应该使用什么评价方式、学生应该学什么知识、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应该怎样把人文素质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论制度研究的人学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制度成为我国知识界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 ,得到各学科的研究和讨论 ,并出现了一些应当从哲学高度加以反思和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 ,制度研究应该有一个人学维度 ,马克思主义人学也应该深入到制度问题研究的层面上 ,应该深入研究制度在解决社会转型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自由与秩序的矛盾问题。这既是人学理论发展的需要 ,也是我国制度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9.
Glassdoor.com是一家网络就业和职业社区,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分享关于他们工作场所的信息,这家网站刚刚发布了一个榜单,列出了2012年里求职者被问到的25个最古怪的问题。事实证明,求职者不仅应该准备常见的面试问题,比如,“你有什么优点”和“你有什么缺点”,他们还应该为更不同寻常的问题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试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如何改革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毫无疑问,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应该具有基础性.由此产生的相应问题是:普通高中化学应该怎样定位?是不是也应该具有基础性?如果也应该具有基础性,它跟义务教育阶段有什么不同?其内容应该怎样确定?……本文拟对有关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