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科学时代,跨学科研究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给跨学科知识服务带来了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为提供跨学科知识服务,图书情报人员需要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组织,而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是实现跨学科知识组织的关键。为此,本文首先从概念归纳和概念移植两种概念生成方式出发,对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为跨学科概念关联发现提供理论支撑;而后,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构建跨学科概念关联发现的概念表示模型,充分揭示学科概念的特征,实现学科概念的全息表达;接着,基于学科概念表示模型,从语法关联、语义关联和语用关联三个维度探讨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的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的七种方式,为实现跨学科知识组织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学科概念表示模型、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方法和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方式在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发现中具有跨学科性、多维性、学科针对性、语义性和系统性等优势,这对于支撑跨学科知识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图9。表2。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2.
VISION:集成分类法、主题词表和语义元数据的概念网络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王军 《情报学报》2003,22(4):412-418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分类法和主题词表的基础上集成语义元数据、构建概念网络、实现概念检索的方法.和其他的概念检索系统相比,它的最大特色是在检索之前先将信息资源根据其内容和主题组织到概念网络中.这样的概念网络,既是一个资源组织的框架,又是一个知识浏览和概念检索的信息空间.同时,还能支持用户学习.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概念检索的研究现状,讨论了集成分类法、主题词表和语义元数据构建概念网络的方法和好处.介绍了一个原型系统VISION,它是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图书馆计算机类的书目数据实现的.文章最后进行深入讨论并介绍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杨婧  常春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3):27-32
[目的/意义] 在信息超载的背景下,文献量逐步攀升,借鉴生态学思想探讨文献环境下概念的稳定性规律,为叙词表编制提供跨学科视角的理论依据。[方法/过程] 以生态位法则为基础,将文献环境模拟生态环境,物种对应概念,环境对应文献,统计文献中概念的数量,考察文献中概念含义,验证生态位法则在知识系统下的适用性,提出生态位法则下的概念稳定变化规律。[结果/结论] 知识系统下的文献概念遵循着生态学思想,同一领域下文献的一个主题对应一个概念,概念的数量保持稳定,概念含义趋向于一词一义,知识系统下概念的数量与含义均符合生态位法则。  相似文献   

4.
图书是记录历史、承载当下的载体,图书编辑是编织图书世界的能动性主体。本文立足以AIGC为代表的智媒时代,沿着硬质出版、软质出版、虚拟出版的出版史脉络,汇流日益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发现图书由图书编辑的打造形成知识的差异化生产,图书编辑的知识生产角色在不同出版环境的演变下不断发挥自身角色功能,成为图书知识、世界认知的体系维护者、制品打造者、多维建构者。从知识生产视角审视,编辑进一步探索了知识开发的更多源头,实现了知识获取的深化;助推知识更准确地面向大众,完成了对知识内容的把关;推动知识有效地走入市场,将知识的传播再扩大,据此彰显自身职业角色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5.
出版信息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仅指出版信息内容本身;广义不仅包括出版信息内容本身,而且包括与出版信息相关的技术设施、人员、资金等。出版信息资源的分类以"载体是否数字化"可分为非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和数字化出版信息资源;以其构成来源可分为出版内容信息资源、出版生产经营信息资源和出版环境信息资源。出版信息资源自身的特点主要有广泛的社会性、明确的目的性以及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已经使出版业的载体形式、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出版的定义及其核心要素的问题.无论出版产品的形态如何变化,出版的生产环节如何变革,出版活动始终是将信息、知识收集、整理并使之可传播化的生产活动,是基于信息、知识的交流分享为目的传播活动.因此,出版可定义为:出版是信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大背景,探讨国内数字出版概念界定,以期对学界已有的数字出版概念进行梳理归纳,并在新语境下对数字出版概念的演化进行综述.文章从传播介质、技术手段、全流程、数字内容生产及全媒体化五个层面着手,分析总结现有的数字出版概念,以复合出版活动和全媒体出版特点定义广义的数字出版,同时将狭义的数字出版限定在文本内容的核心之上.参考文化产业的分类标准,将数字出版概念从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的角度进行剖析处理,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于更好地为内容传播服务,以成为出版文化属性和传播属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生产并提供能解释中国问题、中国现象、中国实践的概念是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当务之急。社会科学概念具有“互动阐释”的特性,从实践视野出发,探索概念建构与阐释的方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增强概念供给能力,关键在于加深概念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思考,同时结合学科特征,制定有效的概念供给行动策略,着力打通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9.
吕欢 《中国传媒科技》2012,(16):180-181
数字出版的概念字产生以来就少有定论,本文摘取现有代表观点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数字出版的一些特点;并且将其与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它们均是数字出版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称谓;数字出版在当下呈现出移动化、云计算、整合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实践中人们对电子文件仍然存在着模糊认识的现象,阐述电子文件概念发展历程、内涵与外延变化情况,着重分析电子文件概念发展的缘由。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电子文件管理现实需要等方面揭示数字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实施知识管理的本质需求,由此认知电子文件概念的发展规律,以期为电子文件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同质化趋向日益严重以及人们消费要求的与日提升,概念消费的风潮愈加盛行.从房地产到汽车,从IT到医药保健,企业纷纷赋予自身产品新的概念来激发和满足消费市场的消费欲望,出版业也不例外,同时出版物作为精神消费的特殊文化产品,也更适合于概念经营.本文将对概念消费和概念经营进行阐释,提出概念出版的"概念",并从概念产品的市场化运作层面对概念出版的经营策略和方法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21,(12):23-40
概念不仅使事物产生意义,也打开和创造感知空间,重构世界。谣言概念的滥用及其与传言、误导信息、虚假信息、假新闻等概念的混用,加剧了危机时期公共话语的混乱和撕裂。本文试图廓清不同文化语境中谣言等概念的内涵及概念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文语境中的"谣言"概念具有独特的文化与政治背景,抵御了现代西方传播概念的影响,成为一个"反潮流"的概念。和全球普遍使用传言、误导信息、虚假信息等概念细分化对象不同,谣言概念的模糊性将许多网民日常行为道德化甚至入罪。谣言对制造者和传播者主观恶意的强调与社交媒体时代的误导信息概念有较大重叠,可保留其在特殊历史沉淀下的负面意涵;同时以中性的"传言"对应英文的"rumor",从而将公共话语中未经官方证实却不具恶意的部分纳入后者,重新建构言说对象。将中国的概念与全球相关概念连接,谨慎使用"谣言"概念并以去道德、去政治的"传言"代之,有利于公众正常表达的非罪化。  相似文献   

13.
当下发展话语下出版研究的内容、媒介进路面临连续中断裂的创新困境,亟须拓展新的研究维度。出版与知识同根相系,天然相连,因此,把知识作为出版研究的核心概念,洞察出版即知识的本质特征,以此为入射角抽象出不同时期出版形态、业态的规律性,实现出版研究的知识增量,进而在溯源考察出版研究与知识“旧相识”与“新相逢”的基础上,提出知识赋能出版不仅能够打通出版研究的归一性,激活出版研究新活力,而且能够超越出版转型发展话语的桎梏,提升出版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从近代学科术语生成的角度来考察新闻自由的概念。笔者在文献阅读中,发现"新闻自由"在1930年代前就已经出现,而此前的观点认为是在1944年下半年;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尚不能完全覆盖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并最终在中文世界产生了"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概念的出现是近代新观念不断输入的结果,其流行开来也说明本土存在着支持这一概念生成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是提高信息系统检索精确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概念云是云模型在信息领域的应用,是本体中的概念按照一定算法在页面中的排列聚合.基于本体与概念云来构建信息检索系统,其设计方案是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方式相结合构造全局本体、局部上层本体、局部下层本体;再使用Web2.0环境下的内容管理工具进行本体中概念的管理与组织,从而形成概念云;最后以本体与概念云来完善信息检索系统,既提高检准率,又满足用户对知识获取的需求,并可为其他本体系统构建者提供对概念的获取与重用用户知识的功能.本文还描述了本系统语义检索功能实现的原理,阐述了该系统基本实现步骤和关键细节,并展示了该系统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6.
同任 《编辑学报》2004,16(4):300-300
某篇文章给“图书”下的定义是 :图书是用文字、图片等来表达思想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可供携带的出版物。这一定义的主要毛病是 ,由于未给出“种差” ,所以它限定与说明的概念是含混不清的。即它与我们熟知的期刊没有区别开来 ,因为期刊也是一种“用文字、图片等来表达思想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可供携带的出版物”。按普通逻辑学的要求 ,给事物和现象下定义 ,其公式为概念 =种差 邻近的属 ,即此种事物或现象的概念应是它与其他种的差别加上它所邻近的属。例如 ,“图书是以纸质印刷品为载体、传播与储存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不定期出版的出版…  相似文献   

17.
对于知识组织体系概念以及构建模式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李宁  宋文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10):37-40
阐述知识组织体系的概念、类型、功能和作用及其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新特点;着重论述本体、语义网和元数据这三项新技术与知识组织体系的联系及其互动发展;归纳当前知识组织体系构建的6种模式,初步分析我国在该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实现知识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过程。知识转移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传播过程,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其根本作用是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虽然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都是知识传播的特殊类型,但三者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人类面临社会环境所形成的具有不同历史意义、文化意义的生活图景,是古老文化的集中反映和语言凝练。近年来部分学者从概念隐喻视角研究谚语的应用情况。概念隐喻作为一种人类语言现象和认知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度融合,也为人类文化交流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涵。分析概念隐喻与谚语的内在关联发现,概念隐喻蕴藏在不同语言的谚语之中,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和多维研究相关文献,以期增进人们对谚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将复杂网络的理论引入到知识组织系统的表示中,抽取知识组织系统中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构建复杂网络。利用Walktrap社区发现算法,发现复杂网络中的概念社区,以助于用户输入种子概念时,仅返回对应的社区。利用种子概念返回社区的准确性对社区发现的结果进行评价,论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将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已有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汉语科技词系统为例进行社区发现研究,发现该方法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