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基础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愈发显现。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基于WOS数据库,以及USPTO数据库,构建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合作网络和专利技术合作网络,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全球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其他多样性网络特征,探讨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网络与专利技术网络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在论文发表上占优,但技术创新较弱,而印度则技术转化能力强;英、法和意大利等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失去了领先优势。模型研究发现,基础科学网络中心性程度高的国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帮助,而科学网络结构洞和聚集系数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创新综合指数和全球创新指数分析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中东欧各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通过比较探寻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为科技合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并提出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合作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合作,实现"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梁经伟  毛艳华  李彦 《现代情报》2018,38(12):164-171
[目的/意义]基于合著的视角,研究粤港科技论文合作的发展过程,明确粤港科技合作的特征。[方法/过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科技论文的单位为节点,以合作关系为边,通过Netdraw分析工具绘制粤港科技合作网络,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结论]首先,早期粤港合作水平不及京港与沪港,而2008年之后两地科技合作得到迅猛发展。其次,粤港科技论文合作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如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等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而实力较弱的则位于边缘位置。最后,粤港间合作的相对强度不及港粤,需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同香港间的科技交流,通过两地科技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4.
深入了解科学体系的内部结构,分析科学系统的运行规律及发展趋势是科技评价研究的重要课题。科技文献体系中的知识网络类型多种多样,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同要素组合构成多种类型的网络结构,如引文网络、共词网络和合作网络。探讨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例如权力指数、点出度与特征向量中心性、共词网络分析、合著网络分析、E-I指数等,对科技文献、科技期刊、学科研究热点、作者与机构合作情况以及学科交叉程度等进行科学合理、客观有效地评价、分析与测量。  相似文献   

5.
武兰芬  姜军 《科研管理》2006,41(2):142-151
本文以2002-2016年间的学术文献和专利两种数据源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论文作者所属机构与专利权人、作者与发明人、学科与技术领域等多维视角,对全球云计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创新合作网络进行数据挖掘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云计算论文作者及所属机构间的合作更普遍;专利权人合作网络呈现分散的小网络特点,专利发明人合作关系更密切且群体性更强;云计算的基础学科是计算机理论与方法、电气与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而核心技术是数字计算机和电话与数据传输系统。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立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的对接和融合,利用合作网络分析发掘重要的创新竞合对象,精准定位领军人才和创新群体,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等促进中国云计算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网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欣 《科研管理》2019,40(7):22-32
本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PCT专利合作申请信息构建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可视图、网络整体结构指标和网络中心性指标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各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节点国家的合作广度和合作强度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网络均呈现网络规模较大、网络密度低、平均距离短的特征,网络中核心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另一方面,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的大节点及高频合作国家对有所区别,网络分属不同类型,网络中核心国家的分布与排序亦有所不同。上述研究结果对沿线各国制定适合的科技合作政策、开展各具特色的跨国科技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基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社会贡献、科技创新环境四个维度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横向比较了全国31个省市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并运用熵值法纵向分析了广东省2012-2016年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稳步提高,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女性科研人员是科学技术研究队伍中的一支关键力量。2010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出了支持女性科研人员的一系列举措,得到了科技界的广泛好评。政策实施1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逐渐成为女性科研人员成长的摇篮,在提高女性在科研中的参与度、增加哺乳期女性申请和获资助机会、助推高层次女性科研人员成长发展、提高科技领域性别平等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促进科研领域中的性别平等,结合影响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障碍和政策不足,文章提出新时代要强化政策协同,完善高层次女性科研人员脱颖而出机制、更好地发挥女性在科技活动中的咨询决策作用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媒体对科学家形象的良好形塑不仅关乎科学家精神的厚植与弘扬,更深刻影响公众对科学家乃至科学的整体认知与态度。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科学报》和Wiely 2015-2020年科技人物报道为数据源,探索分析了国内外科学媒体在中国科学家形象塑造时的异同。结果显示:《中国科学报》科技人物报道以叙事记叙性通讯为体裁,男性且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为主体,科学家形象塑造以展现宏观科学精神为主,日常生活与个性挖掘为辅;Wiely以谈话实录性通讯为核心叙事方式,聚焦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侧重对科学家职业和个性特征、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勾画。两大科学媒体在科技人物报道对象及其形象塑造中均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据此,对科学媒体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路径与策略提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很多科技发达国家都将科学传播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公众对科研项目的了解。欧盟框架计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增进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结合:设置独立的科学传播板块和在非科学传播项目中嵌入科学传播内容。本研究通过对欧盟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国重大科研项目中开展科学传播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2008年黑龙江省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数量、地方科技财政拨款和GDP的数据,对黑龙江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内部支出、科技人员数量、地方科技财政拨款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均有正相关影响,且R&D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科技人员数量次之,地方科技财政拨款促进作用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结构维、认知维和关系维出发,研究科研合作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科学家科研绩效的影响。我们从web of science上收集了化学领域26.74万篇论文,基于这些论文作者合作数据构建了科学家合作网络,并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其中的社会资本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显示,认知维社会资本和关系维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结构维社会资本对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为建立积极有效的科研合作网络,高效利用合作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为科学家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科学研究以个人为主,随后他们被组织在大学与科学院中共同进行科研活动,但学科之间也产生了条块分割。大科学时代的到来,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融合,呼唤不同研究者之间的交流。20世纪末高速发展的通信与网络技术,为形成新型的科研方式提供了物质条件,虚拟的科研团队将是未来科研方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e stimulation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by scientific discovery is a widely accepted premise. Somewhat less recognized is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the stimulation of science by technology. Examples of the latter are the advances in thermodynamics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eam engine by Watt;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rmionic emission into gases, by Langmuir, following his own invention of the nitrogen-filled electric bulb.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several examples of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at IBM Research which were generated by our technological effort. These are of two types. The first one comprises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stimulated by the need to understand some technological problems. Examples are the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investigations inspired by the desire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lana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or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magnetism stimulated by the advent of ‘magnetic bubbles’ as a promising storage medium. The second type of stimulation of science by technology is the creation of new tools for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Examples are advances in electron-beam microscopy, originating from a search for improved microfabrication techniques; or the development of tunable lasers, coming out of a search for new devices, not necessarily with a computer orientation, and finding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Beyond enumerating several examples such as the above, we have made an attempt to identif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cross-fertil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propose three as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strong interactions among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ists; novelty of the technology involved; and initiative coupled with a searching attitude for underlying principes and phenomena on the part of the researcher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环境带来变化,数据的来源日趋多源化,不同维度的科技数据反映的情报信息各有侧重,开展多维度科技数据的情报感知方法及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世界先进国家高度重视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工作,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瞻部署和研究投资。因此,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前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情报感知的理念,分别从战略研发计划视角、科技项目研发投资和科技论文与专利3个维度,提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情报感知方法进行科技发展前瞻研究和分析。研究所用的数据为可公开获取的开源数据,主要来源于互联网及科技文献数据库。[结果/结论]对3个维度真实有效科技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综合不同维度科技数据的分析结果和专家意见,最终得出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发展前瞻研究的情报感知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剑英 《科研管理》2019,40(5):175-181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凸显了知识和经济的相关性,也导致了知识生产和使用间的矛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走出知识悖论、加快技术转移的有效路径。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并非径情直遂,国外经验研究表明,若要真正取得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其先决条件却是保持知识的自由流动、提高大学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7.
非专利引文衍生的科学期刊共被引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霞  官建成 《科学学研究》2010,28(5):675-980
基于我国自1995-2004年间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获得授权的专利,用专利文献中的非专利引文作为构架科学与技术之间联系的桥梁,利用三种中心性指标对由我国USPTO专利所衍生出的科学期刊网络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了我国技术创新的科学基础。结果表明:三种著名的多学科科学期刊:PNAS,Science和Nature为我国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此外,一些化学类期刊也是我国专利技术主要的科学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模型测算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金融发展程度、科研经费强度、政府科技支持力度、科研人数和科研人员学历等因素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效率的协同效应。研究表明:(1)高效的科技金融发展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受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科技金融政策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2)推动地区实现高效科技金融发展的路径有四条,分别为政策平衡型、全面协作型、科研投入型和环境人力型。  相似文献   

19.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45-1756
科技创新中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以及创新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中国在面向未来发展征程中,建设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形成能够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国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促进地方特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种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平台,以企业为创新活动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