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体育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对推进体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也直接反映了体育院校信息技术专业办学质量。选取武汉体育学院和天津体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近几年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调研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就业领域、胜任的岗位和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目的在于从市场的角度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促使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体育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体育数字媒体是体育信息技术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体育信息技术专业急需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特色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期困扰着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就业去向等体制机制问题,提出采取专才培养模式、确立健身指导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突出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和通过专业岗位解决就业去向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体育专业人才供需问题及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人才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体育事业构成的核心要素。未来社会对人才 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浙江省体育人才的培养将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体育 院(系)的专业设置、招生情况、毕业去向的调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研究,考察浙江省体育 人才的培养及需求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浙江省体育院(系)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面狭窄, 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较低,而社会上许多部门却缺乏体育专门人才。提出构建新世纪 浙江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式、理念及战略选择:校内资源整合型、校际资源整合 型、学校自身发展型。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信息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红霞  李瑜 《体育学刊》2005,12(4):143-144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从体育信息化几个重要因素: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体育信息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推广与应用、体育信息产业的开发、体育信息人才的培养几个方面入手,着重研究了北京奥运会对体育信息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育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体育信息技术人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体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已广泛地深入到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管理、体育科研等各个领域。体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对于体育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育改革不断要求高校在教学中运用创新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而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创造更多可能。体育是大学生培养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高校在体育管理模式上需要寻求创新,迎合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需求。本文立足于信息化时代,认识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中的不足,探析高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湖南理工学院近三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去向、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体育教师队伍的逐渐饱和,专业人才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数在逐年减少,改行易业现象普遍。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受主观存在的就业领域的限制,客观存在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毕业生自身的原因等问题,从而导致目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困难。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的对策是: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和优化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的思想与择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力度,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加强素质教育,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师。但是,从十几年特别是近几年上级给我院下达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法的改革(双向选择、指导性分配计划)和毕业生的实际去向表明,山东体育学院不仅向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体育教师,而且给其他各级各类体育工作岗位培养了人才。这一事实说明,上级机关和社会对山东体院与对高师体育系的要求是不同的:要求高师体育系培养体育教师,而要求山东体院不仅要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师,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各种体育人才,以适应山东体育不断发展对各级各类体育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院只设体育教育专业,这与社会对我院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完全一致的。山体毕业的历届学生分配去向及他们工作业绩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从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识、信息人才、政务信息化设备配备、信息技术应用、资金投入及信息化发展政策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我国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呈现由东向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其影响因素的主次也明显不同。体育政务信息化人才和信息技术的缺乏是影响东部地区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因素;资金的严重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西部体育政务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0.
郭卉娟 《健与美》2023,(5):107-10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也应用到了现代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改革成为目前教育领域的主要任务。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也成了重点关注对象,并致力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多元化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有着专业信息化技能、高身体素质的人才。但根据目前的情况看,高校体育信息化改革的过程中仍旧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管理不善等问题,影响着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质量与效果。文章通过研究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教育信息化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作用等内容,阐释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信息化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问题入手,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体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取向和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及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并阐明了体育专业毕业生对当前就业指导的需求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上海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上海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实证分析,探究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现状、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人才的培养以及课程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使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切合社会需求,从而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总结归纳等研究方法,以职业发展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医学和体育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有关文件法规,对"医体结合"应用于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职业方向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述了"医体结合"应用于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价值,提出开发"医体结合"类特色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别、医学类院校和体院类院校共同培养以及吸纳医学和"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加入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三重路径选择,并制定出相关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在宁20所高校体育教育部门20位负责人及在校大学生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对体育表演人才的专业结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专业技术能力是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最有力的技术保障,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是赢得民意的有力举措,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是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的前提,专业理念引领着活动的发展方向,专业发展意识是实现自我更新的责任基础。建议:高校培养应着重提高其专业技术技能,促进人才的一专多能及全面发展,体育表演人才应时刻审视自身业务水平及工作的方式、方法、态度等多方面表现,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新专业知识的时效性,注重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通过专业实践积累,逐渐形成自我专业发展能力,为进一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湖南省6所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客观分析目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征,以此找寻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为进一步优化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竞赛表演产业及其市场构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主要以文献法结合调查访问,对竞赛表演产业及其市场的构成、特点,特点,以及内在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竞赛表演产业形成了竞赛表演市场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竞赛表演是主业,多样化经营形成了衍生产品市场。衍生产品来源于广告、电视传媒、产业供给主体和追星族的需求。并形成了专有权、竞技人才和技术信息等衍生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山东省开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的13所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进行研究,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科学性较差、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提出山东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操作型、技能型、服务型"的人才培养原则,各校要从自身优势出发,定位特色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优化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障和评价系统,提升社会体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