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悦 《新闻窗》2011,(4):125-126
当前许多报纸的编校质量让人不敢恭维,"无错不成报"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究其报纸差错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从业人员责任心的缺失;而差错泛滥的技术原因,则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电脑录入失误以及有关规范实施不力等多种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2.
“无错不成书”,几乎已成为当今人们经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了。的确,书籍报刊中出现差错的情况现已相当普遍和严重,它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很不相适应的,广大读者、作者和新闻出版工作者对此反应相当强烈。为此,对当今书籍报刊中产生差错的原因作一番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求从中吸取教训,探索规律,并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纠错措施,防止差错继续出现,已成为新闻出版界刻不容缓的大事了。为陈引玉之言,我不揣冒昧,略抒管见,并以此就正于方家同行及广大读者。书籍报刊中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出错的根源不明,纠错的措施不力。对于书籍报刊中出现的差错,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3.
重视科技期刊目次表与正文相应内容的一致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晓光  吴伟根 《编辑学报》2003,15(2):113-114
校阅了近几年出版的9种科技期刊的目次表与正文的相应内容。结果表明:差错率达13.5%,而且差错形式多种多样,主要问题是目次表中的题名、作者人数和顺序以及作者姓名与正文中的不一致。分析了产生这些差错的原因,提出了消除差错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报纸上出现了一些重要差错,在社会上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有损于党报的威信。造成报纸差错的原因是很多的。如:有的通讯员未把事实核对清楚,就仓促向报社发稿;有的记者采访时不深入,结果报道失实;有的编辑在编稿时疏忽,把稿子改错;有些由于校对人员失职造成差错;在印刷出版过程中,也会产生许多差错。造成差错的原因如此复杂,一文难以概全,本文只能谈一些发生在印刷出版过程中的部分差错,使读者可从一个方面来了解报社领导和全体办报人员,是怎样为消灭报纸差错而不断改进工作的。  相似文献   

5.
孟颖  米戎 《现代出版》2011,(1):47-49
图书中差错遗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去编校者的责任心、文化素质及经验不足之外,对差错的警觉性不高或是不能持续保持对差错的警觉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编校者无法预知差错在何处、以何种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觉性.做到“夕惕若厉”。  相似文献   

6.
体育新闻已成为当今报纸一大卖点。经营好体育新闻的最起码要求就是防范报道常见易出的差错。一、差错类型体育新闻报道常见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与事实有出入。这类错误主要反映在记者对某些事实真相了解得不深, 凭武断推测或从网上弄一些道听途说  相似文献   

7.
分类差错的产生,原因是很多的,有偶然性的现象,也有必然性的因素。找出必然性的因素,对减少差错、避免差错,是大有好处的。分类差错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 1.没有遵循图书分类的基本原则没有遵循图书分类的基本原则,是导致分类差错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以下的一些例证,更说明问题的普遍性。①沒有按照图书内容所属的学科性质  相似文献   

8.
自治区第四届好新闻评选结束了。作为参加本届评选活动的一名成员,在仔细阅读这些由各家报纸筛选后推荐参选的作品时,我和不少评选成员都惊奇地产生一种同感:稿件的差错太多了!这些差错不仅存在于大量落选的稿件中,也存在于中选的部分好新闻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的极普通的技术性、常识性的差错。这些问题已严肃地提醒我们:当前新闻队伍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评选活动结束后,我将评议作品中接触到的问题作了一番归纳、分析,差错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没有注意个别事实和整体事实、这一事物  相似文献   

9.
报纸是极其重要的宣传工具和人民生活的教科书。防止报纸出现差错是办好报纸的一件大事。出了差错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结合巴音郭楞报办报的实际情况,浅谈报纸各种差错的误区、产生原因及防止办法,抛砖引玉,期望报界同仁交流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把党报办好。 报纸差错的主要类型 根据地州级党报的实践,经常容易出现的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绝大多数出报前已及时纠正,个别的已见报): 一、错别字、语句不通、用词不当。比如“即使”写成“既使”。用错成语的现象也较普遍,如“怨天尤人”写成“怨天忧人”、“名不副实”写成“名不符实”。  相似文献   

10.
提起报纸、刊物上的差错,真令读者、编者、作者均感伤心痛肺。什么“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书”之类的话,流传广泛。这话又似乎成了某些报社编辑们特别是老总们的“挡箭牌”,人家一提“贵报的差错不少”时,总是拿这句话来“挡”一阵子:“老兄,错字误句,谁都不愿出现。但是,在所难免。防不胜防啊!”言下之意,报刊上出现差错,谁来也没办法治。真的是“防不胜防”,还是没有着力去防呢?一般来说,出了文字差错责任在校对。校对工作重要这不是套话而是实情。这是项细致而艰苦的工作,手眼耳并用,一个个字地校,…  相似文献   

11.
报纸的差错问题,到目前还没得到满意的解决。通常,报社大多采用评报议报的方法在“事后”查找问题。但是,这缺乏对差错的定量分析,忽视出现差错的规律,因而也难以有效地控制差错。报纸上的差错,由系统性原因造成的称为系统差错,它们总是围绕着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学科或某一类事情而发生。用质量管理图控制报纸的差错率,是减少系统差错、提高报纸质量的有效途径。其方法可  相似文献   

12.
以前常听人说:“无错不成书”。近来又听说,在图书评奖中“错误百出是好书”,“万分之一差错的书评不出”。在某些人的心目中,似乎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难怪他们对当前出版物中出现如此之多的差错见怪不怪了。有人虽然对此表示不满,却只停留在口头上,甚至只把错例当作笑料,一笑了之。种种迹象。不能不令人感到困惑。难道这是不治之症了?否!不是“不治”,而是  相似文献   

13.
赵琳 《新闻三昧》2000,(2):18-18
新闻出版署颁布《报纸质量管理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已近5年了。在读者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必要的社会信誉成为传媒努力的方向。但时至今日,差错问题仍像一只拦路虎,困扰着许多企业报。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偶然论与必然论。多年来,对于差错问题,企业报人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念认为,出错是偶然的,是一时的麻痹大意,下次认真些就会避免。持这种观念的人存有侥幸心理,杷希望寄托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的出版实践,我认为,提高发稿质量是实现提高图书质量目标的关键环节,而提高发稿质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认真落实编辑加工的质量保障制度,二是重视编辑人员素质提高,加强编辑岗位培训。一、认真落实编辑加工的质量保障制度,坚持三审到位大家知道,造成图书编校差错的原因主要是两种:一是原稿(指发排稿)差错,包括作者原稿的差错和编辑加工中出现的差错;二是复制差错,包括排版差错和校对差错。前一种差错完全是编辑人员(含初、复、终审人员)的责任,特别是责任编辑的责任;对第二种差错,人们往往归咎于校对人员,其实,编辑也应负相当…  相似文献   

15.
陈彧 《新闻记者》2000,(3):41-43
校对质量的好坏是衡量一张报纸质量优劣的重要 依据之一。毋庸置疑,作为采编部门的延伸和补充──校对在当代报业的出版流程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随着出版系统的电脑化,报纸的出错亦呈现出与传统手工作业时截然不同的态势,即同音字词、象形字词、连串字词或不规范字词混淆出错的渐多。这就要求我们校对从业人员从传统的狠抓字词的基本功或在强调现代古代汉语结构句法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一下一些常见差错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指非知识内在原因即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差错,这些差错一经调整工作心态是可以完全避兔的。所谓非智力…  相似文献   

16.
差错现象形形色色,其中,文字差错最不含糊、最为普遍,有人把它描绘为“像瘟疫一样,席卷出版界,各种出版物几乎祸及无遗”,简直构成一种社会公害。切勿掉以轻心。要处治文字差错这个病害,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审慎地分析其病因:“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语)。产生文字差错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又是有规律的。本文试图探讨一个问题:就编校  相似文献   

17.
彭林 《新闻前哨》2004,(6):41-42
近年来,报纸因差错惹上新闻官司、被送上审判席、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报纸出现导向偏差和政治性差错,被停止出版。报纸差错已成为社会公害,困扰着报纸的发展。消灭或减少差错成了媒体当前亟待解决问题,也是今后必须长期面对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只要出报,产生差错的几率就同时存在。怎样把报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来,笔者参加了一些科技期刊的审读活动,联系到在某些经济数学、技术经济、科技史、国际交流和医学方面的来稿以及某些刊物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在科技期刊这一很多人都认为与政治性差错无关的、一向办刊都比较严谨的领域确实存在一些政治性差错。  相似文献   

19.
图文混排图书中常有很多差错,如图的位置和顺序编排差错、跨页图错误、图中文字方向错误、缩放比例失真等格式差错,以及形近错误、音同错误、省略、逻辑错误、遗漏、重复等内容错误。产生这些差错的原因主要是转排时开本不一致、作者和编辑的疏漏、校对人员不校异同、关注正文而忽略了插图等。校对需熟练掌握插图版面规范、重点关注原稿插图、强化校异同、留意同音字和形近字、总结经验、提高排版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图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要注意防止政治性差错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颜昌学最近几年来,笔者参加了一些科技期刊的审读活动,联系到在某些经济数学、技术经济、科技史、国际交流和医学方面的来稿,以及某些刊物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在科技期刊这一很多人都认为与政治性差错无关的、一向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