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数理统计、巴雷托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冬奥会奖牌分布、竞技强国的优势潜优势项目、优势项目消长率、项目贡献率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着重分析了我国近阶段的冬奥实力,建立了我国冬奥发展基本框架。得出结论:冬奥奖牌分布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两极分化性;冬奥竞技强国优势明显;我国“冰强雪弱”,短道速滑是优势项目。在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大背景下,深入了解冬奥会世界竞技格局,为更有针对性的备战冬奥、发展冰雪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北京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历史古城,也是奥林匹克历史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的内在联系与实践融合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冬奥文化与北京城市文化的融合成果。结果表明: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具有多种内在关联,具体包括冬奥文化的本土化传播依托于北京城市文化积淀,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的内涵双向互补,冬奥文化带动北京城市文化的有形化传播,冬奥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鉴融合。同时在城市传统冰雪运动文化激活、冬奥文化与城市非遗文化交汇、冬奥文化与城市工业文化融合和“双奥文化”跨时空聚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独具匠心的北京市冬奥文化遗产,谱写了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石景山社区学院的公益英语项目已持续了20载。北京取得冬奥申办权后,学院为满足社区和个人发展需求又开展了冬奥英语项目,通过推广冰雪运动、提升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外语和数字素养,学院在促进社区学习共同体建设、推动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启了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又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基于“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计划,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围绕科学技术助力我国冰雪运动普及与推广及其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示范展开研究,聚焦于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冰雪装备、冰雪运动科普平台、冰雪运动普及与推广示范基地、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旨在为后冬奥时期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通过实践论证发现,科学技术与我国冰雪运动相互支撑发展、共同推动着我国冰雪运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日、韩在历届冬奥会获奖情况,体制影响和冬季运动项目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中国冬奥运动发展提出参考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探讨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运动数字化的现实状况、内在逻辑、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 以强化其依托冬奥资源优势成长为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抓手与体育数字化示范领域的理论支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从历史、技术、业态视角审视冰雪运动数字化的历史源流与现时特征,并由其“社会技术化”实质挖掘出制造升级、服务提质、发展增效、文化创新、价值普惠构成的内在价值逻辑。研究认为,冰雪运动数字化存在政策兴起“陷阱”、要素驱动乏力、行为成本约束、“虚化”争论尚存等制约因素,可通过全局政策破局与工具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质量治理、“资源下沉”嵌入式成本破局、数字冰雪项目与赛事创推等策略促进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冬奥遗产”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初创期(1924—1945年)进行探讨。通过对“冬奥遗产”初创期进行分析,力图为完善“奥运遗产”理论体系,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理论探索。“冬奥遗产”是冬奥会为举办国或地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运动所产生或加速产生的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长期利益。“冬奥遗产”初创期既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制度“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遗产”,也在举办国及举办城市形成了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亮点体现在:第1届冬奥会的诞生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具有特殊作用。“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发展难点在于:国际奥委会、冬奥会举办国及举办城市既存在来自冬奥会内在影响因素的挑战(冬季运动普及程度、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程度),也存在来自冬奥会外在影响因素的挑战(经济、政治时局、战争、节候、科技)。结果表明:在“冬奥遗产”初创期,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大家庭”虽然对“冬奥遗产”的认识和实践是浅显和模糊的,但客观上“冬奥遗产”已经开始了初期的积累。“冬奥遗产”初创期是“冬奥遗产”发展的第一步,对后续“冬奥遗产”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后冬奥时期分区精准引导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布局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教育部官方公布的2062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与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析后冬奥时期我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究影响空间分布的核心驱动因素及其作用类型与方向。结果表明:1)我国2062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空间上呈高聚集型分布,其分布密度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东密西疏”的结构特征。2)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体育教育经费和冰雪场地数量是影响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空间分布的核心驱动因子,其作用方向及强度在不同区位存在差异。4个核心驱动因子间两两交互作用后增效形成了当前中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空间格局。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优化空间布局,多区协同发展;立足优势功能,分区精准施策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承北京奥运遗产,不仅是弘扬奥运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我国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盘活北京奥运会优质遗产资源、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此,着眼北京冬奥会遗产可持续开发问题,以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传承模式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以大学、中学、小学为服务对象,通过系统构建张家口冬奥遗产资源谱系,对张家口冬奥遗产的研学旅行教育价值进行量化评估。在此基础上,从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张家口冬奥遗产资源课程化、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服务保障及张家口冬奥遗产研学旅行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系统分析张家口冬奥遗产传承模式及其要素选取,以期对张家口冬奥遗产可持续开发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冬奥背景下冰上舞龙的呈现以及推广策略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冰上舞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多彩绚烂的展示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提出了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影响,加大冰上舞龙的展示、宣传力度;依托冬奥平台,奠定冰上舞龙的群众基础;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推动冰上舞龙赛事化、国际化发展等推广策略。通过研究,以期为冰上舞龙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治理背景下,现代奥运会已发展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社会活动。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国际奥委会颁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体现了奥运城市塑造的几个特点:规划的长期性、持续发展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梳理1896-2020年奥运城市的发展历程发现,由奥运会衍生出的奥运产业、城市建设规划和“奥运遗产”能够驱动奥运会举办地的城市化进程,因此,在借鉴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之际从4个维度将北京塑造为奥运城市,即贯彻中国新发展理念,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奥运会改革措施塑造奥运城市,促进北京城市建设;强弱项、补短板,提升中国冰雪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完善中国冰雪运动产业链,传承北京作为奥运城市的“冰雪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奥运的诞生得益于高度民主的文明政治,奥运的发展得益于国际政治的和平发展,政治也以奥运的存在更加文明,更加人性。但是在奥运与政治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将奥运视为政治附属物的历史现实,也存在将奥运独立与政治之外的观点,正是这种模糊概念的存在,导致在每届奥运会中都有各种政治事件发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在古奥运与现代奥运的比较中透析现代奥运与政治联系的必然性以及其高于政治而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冬季奥运会把冬季运动休闲、娱乐项目汇聚在一起,成为休闲运动的盛会.在中国运动休闲产业发展经历瓶颈期的当下,北京-张家口冬奥会无疑对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仅是在冬奥会期间赛会本身带来的运动休闲消费与投资,而且在赛会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运动休闲理念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北京-张家口休闲经济带的成型与发展更将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就城市电视台在北京奥运报道期间所面临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1)土生土长深悉本地受众需要;2)精力集中,服务一方;3)本土媒体具有受众亲切感。其劣势在于:1)新闻源:央视垄断,一手资料匮乏;2)互动性:网络当先,互动欠缺;3)经济力:资金不足,难以承担大赛报道的高额支出。研究认为,城市电视台在奥运报道这场新闻大战中确保其一席之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自己: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可盲目而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就城市电视台在诸如北京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期间所面临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特点。研究认为,城市电视台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确保其一席之地,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要以"平视"的角度看待自己——既不可妄自菲薄,又不可盲目而动。具体应对宏观及微观策略为:宏观上:1)跨媒体联合:结缘网络、增强报道互动性;2)跨区域联合。微观策略上:1)抓住贴近性,跟踪报道本地运动员,唤起当地观众的情感共振;2)设置群众参与节目或内容,增强报道的体验性(互动性);3)避资讯劣势,信息解读故事化;4)合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16.
回眸04雅典,品味06多哈,在对曾经辉煌的回顾和北京奥运的憧憬时,我们还需要开始沉稳的转身,看看我们的体育强国之路究竟有多远?…  相似文献   

17.
摘要:深入剖析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及我国竞技形势,有利于切实提高我国艺术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圆满完成2020东京奥运会备战目标。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帕累托分析法,分析2012伦敦奥运周期、2016里约奥运周期及2017年世锦赛艺术体操世界区域和国家竞技实力格局,探讨世界艺术体操优势集团国家竞技实力结构特点,纵向梳理2009-2017年间中国艺术体操队在世界级赛事上的竞技表现,横向审视我国艺术体操项目竞技形势,预测未来局势,并提出可行性的项目发展对策。研究结果显示,世界艺术体操竞技实力格局周期波动较大;2020奥运周期奖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周期,应准确把握艺术体操国际发展趋势、切实加强艺术体操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艺术体操训练科学化水平,争取顺利实现我国奥运备战目标。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奥运经济的内涵和我国体育产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为我国体育产业提供难得的发展契机,进而阐述了北京奥运经济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要注意避免北京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北京奥运会物流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需求预测,从奥运废弃物管理、物流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物流系统构筑、交通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奥运物流面临的巨大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实现“绿色物流、科技物流、人文物流”。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法对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设置变化进行分析,采用比较法对各届冬奥会比赛项目设置、参赛国家、人数及其各项目的特点进行比较;运用逻辑方法推导出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设置变化情况、发展趋势及其冬奥会项目变化的原因,同时为冬奥会的发展和中国冬季项目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