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我国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分析法、数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概念进行辨析,指出目前国内心理技能训练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集中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过重、缺少具体过程研究、未能重视教练作用等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明确概念界定,建立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自身理论;丰富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的方法;拓展细化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的内容;探究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短跑训练中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赛前的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要注重对短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 ,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阐述了心理技能训练的定义与效果。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现状表现为: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领域;所用心理技能训练方法主要为表象训练、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目标设置训练;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心理测量法和文献资料法等。针对冬季运动项目的心理技能训练研究论文数量偏少,所涉及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较少,研究缺乏理论导向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领域的拓展,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的创新,研究方法、设计和评价指标的丰富以及自身理论的建立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体系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比较分类和系统方法对中国乒坛40年来有关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运用的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我国“三级训练网”乒乓球队进行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依据“运动训练的系统观”的原理推导得出“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体系”,该方法体系融整体性、系统性和实用性于一炉。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教学训练学的视角,在阐述心理训练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论述了心理训练对培养武术运动员的重要性,总结了影响武术运动员训练的心理因素和理念转变,在此基础上简述了几种专项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完成第3届冬亚会任务,我们以国家越野滑雪队的12名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普及运动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了心理测试、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讲座使运动员初步了解了运动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和他们的密切关系,更加明确了心理因素对取胜的重要作用。根据心理测试建立了运动员的心理档案,为进一步的心理训练以及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提供依据。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他们心理状态、心理特点与发展水平进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为了从心理方面提高优秀运动员的临场表演水平,促使他们在比赛中表现最佳状态,近年来国内外,特别是苏联、欧美的许多运动心理学家对这个领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训练体系,提出了不少训练方法。苏联学者罗季奥诺夫提出心理训练应分一般心理训练、赛前心理训练和赛中调节几个部分,主要强调运动员应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自我组织和自我动员体力、精力去进行比赛。札姆加罗夫和普尼认为,一般心理训练的含义是非常广泛全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游泳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训练已居为游泳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心理训练的意义、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对少儿进行心理训练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调整训练对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以及高山滑雪训练和竞赛的一体化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高山滑雪运动的项目特点及运动员心理评估的四个级别基本情况,对高山滑雪运动员心理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赛前、赛中、赛后相应的心理调整训练方法和心理调整训练应注意的事项,为高山滑雪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和训练比赛小结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概念和原理、内容、心理特点及其表现、影响比赛心理的主要因素、训练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可在一定的程度上反应运动员心理训练进行情况、心理训练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心理训练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射箭运动员心理训练过程中心率变化的研究,了解不同心理训练内容对运动员心率所产生的影响及规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现状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理技能训练是运动员科学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理技能训练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有效性、训练方法上。心理技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理论导向,训练效果评价的效度不够,未能充分重视教练和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等。未来的研究方向是完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突破评价心理技能训练有效性的传统方式,检验训练效果的保持和迁移,进行跨文化与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女子射箭运动员心理镇定性的控制训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对4名优秀女子射箭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心理诊断、心理训练(生物反馈式放松训练和结合比赛情景表象训练)、心理咨询和塞前心理准备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心理镇定性控制训练,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论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技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技能训练,是关系到能否提高竞技成绩,保持长时间的最佳竞技状态的一项重要训练措施,也是各体操强国科研人员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拟用“心理技能训练”来提高体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素质,并采用了实验横向比较,取得了利用“心理技能训练”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和竞赛成绩的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举重队备战、参赛北京残奥会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中国举重队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做赛前心理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员心理诊断、心理问题分析、心理训练方案选择和主要心理训练手段.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了运动员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并基于此设计了心理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射箭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赖永钦 《体育科技》2004,25(3):52-53
通过对射箭运动员训练及比赛的心理特点的阐述和分析,提出提高射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强调心理训练在射箭运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对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中小负荷的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酮和IL-1β含量的影响。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并在运动后期施加2周的心理应激,测定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和IL-1β含量。结果显示:①经过2周心理应激后,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②经过8周运动训练后,30min运动组和60min运动组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质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30min运动+应激组和60min运动+应激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高于应激组,皮质酮含量明显低于应激组。说明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心理应激反应程度,减少内源性皮质酮释放,使血液中IL-1β含量升高,维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免疫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现代战争的性质在发生变化,军事体育训练中需要加入心理应激的训练。了解心理应激的特性和机制,提高官兵的心理应激能力,适应新形势战争的要求,提高我军应对现代战争损伤的能力。本文从心理学和生物应激理论角度入手,对现代战争中军事体育训练的心理应激与防御应对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课程模式、治疗模式和生态模式。心理训练与课程模式有机结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秉持“心理建设优于心理预防”的原则,经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能,提高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