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教学目标设计要从偏重道德认知目标,转变到让学生更好地“过道德生活”的多维目标:教学内容的取向要坚持贴近和卷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教学流程的展开,要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并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要坚持学习方式变革,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感悟;要借助“成长资料袋”,实施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进行的文本分析,发现其内容选择突出媒介素养的工具维度和伦理维度,引导学生关心国情社情,强调民主参与。其呈现方式采用“弱分类”与“弱构架”的语篇结构,赋予学生较大学习自主权;运用互文和逻辑修辞的话语策略,潜移默化地开展教育。教科书将学生“赋权”为媒介信息和产品的创造者,重视其作为公民的媒介素养培养,体现了一种超越保护主义范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观。未来教科书在选择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时应兼顾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强有力的媒介知识”,在呈现教科书内容时应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的科学逻辑。  相似文献   

3.
“美好生活”话语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表达,是对人民的生活世界应然维度的擘画与书写,凝聚了人民的共同创造和伟大实践。对“美好生活”话语的理解,可从目标、实践、价值的三个维度切入。“美好生活”话语植根于中国大地、中国实践,其深层逻辑表现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美好生活”话语,体现了以目标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论;以实践为要义,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实践论;以价值为动力,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论。  相似文献   

4.
人民至上话语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表达最鲜明和系统的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于人民至上话语逻辑的坚持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始终。在“为谁说”的话语主体上,马克思主义崇高价值理想从整体规划到具体描摹的延展,聚焦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价值;在“说什么”的话语内容上,党对人的关切从人的出场到人的发展的实践展开,凸显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主题;在“怎么说”的话语考量上,党对人民话语的把握从话语认知到话语传播的构建,完善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形式;在“怎么做”的话语要求上,党对人民话语的总体把握从价值之“是”到价值之“态”的提升,深化了党治国理政的话语实践。当前,全面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话语逻辑,对于总结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提升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水平,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价值发挥的大小、使用效果的优劣依赖教科书主体的不断理解、解释、表达与创造,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对教科书的诠释。教科书的诠释遵循三重逻辑:知识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基础与依托、价值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立场与导向、教学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进路与旨归。当前,教科书诠释存在一定的误区:“文本复原”和“无限扩展”式的诠释、“低级红、高级黑”式的诠释、“娱乐至死”“上纲上线”式的诠释。纾解教科书诠释的困境,要从忠实和创生取向转向相互调试,实现对教科书诠释的价值引领;从教师理解走向主体对话,促进教科书诠释主体间的视域融合;从文本解读走向话语分析,构建规范的教科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方法,从目标设定、主题内容、演变逻辑三个方面考察我国中小学指向全球素养的教育政策变迁。研究发现,不同历史阶段下的目标指向分别为:树立“面向世界”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开放与国际意识”,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主题内容上不断回应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关注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议题;在全球文化上重视语言和思想传播,在全球联结中由侧重“引进来”到“走出去”。指向全球素养的教育发展体现了从政策文本到政策话语的演变逻辑。未来指向全球素养的教育实践中,还需进一步探索从服务于社会走向赋能于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本土化课程体系,推进教师作为政策话语的“阐释者”实践全球素养教学。  相似文献   

7.
罗芳 《江西教育》2006,(11):22-22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初中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德育观由“培养论”转变为“学习论”,教材功能由“教师讲授的文本”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文本”.理论基础由“疏离生活的德育理论”转变为“生活德育理论”。教材内容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德育成长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情,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王德全 《文教资料》2008,(18):169-171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德育在当前社会条件下的局限性,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构建新的大专院校德育观:生活性德育、主体性德育、协作性德育、发展性德育,并提出大专院校德育的三个心理层目标:培养学生确立协作型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发展坚强和成熟的自我、培养学生构筑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
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生活德育的两个基本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生活德育课题研究对学生发展目标的定位是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接受社会性规则。要达成上述目标,我们的德育实践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点”,即“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这两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相互规定、对立统一的基本点,着力构建鲜活的、智慧的、充满成长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精神家园,实现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综合改变。下面以我校生活德育研究中的重点活动“打造团队品牌,营造团队文化”为例,谈谈德育中的“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一、价值引导新课改理论指出,所谓“引导”,…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社会经验的不同 ,他们的智能、情感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在德育工作中进行了“德育分层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一 )教育目标上的“分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确定不同学龄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 ,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为了实现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既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确立高职高专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就是在德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根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现有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体意识的人,其核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均得到充分的发挥。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在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德育的真正价值,是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徐婷 《家长》2023,(11):37-39
<正>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完成,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教育目标。但当前在德育实践中,却达不到相互配合程度,存在德育工作未能走进生活,教师受应试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德育教师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有责任帮助学生达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德行与品格兼备。教师可以根据素质教育目标,优化教学模式,从学生成长规律和情感体验出发,以关注学生成长、促使家校、社会的协同、更新观念和教育方式为切入点,落实德育工作,并且建设良好班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利用信息化方式创设情境,打造高效课堂,助推德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初中德育的有效性难题与德育目标空心化、德育内容碎片化以及德育方法机械化不无关系。以“守基线、拉高线”为价值指引的“双线德育”不仅有扎实的基础性,还能起到厘清初中德育工作的边界、满足德育对象的需求、重置德育体系的重心等作用。基于这样的价值向度,实施“双线德育”,并坚持差异性策略、价值性策略、实践性策略和整合性策略,就能推动初中德育工作的迭代升级,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4.
革命文化类课文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课文时代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加之教师难以平衡教学的“语文味”与德育性,导致低年级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应精准定位目标,分解教学要素,结合语文要素与德育价值开展教学实践,依据文本和学情妥善处理“语文味”与德育性这两者的关系,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已呈不可阻挡之势。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具有理性逻辑——价值理性和交往理性。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前提是把学生世界还给学生,并尝试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三维目标出发探寻可行途径。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生活总是指示、启迪着学生成长的路向、样式和真谛。“生活德育”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儿童个体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从而为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生活德育”越来越成为学校德育的价值追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建构需要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生活德育”情境强调指向学生所拥有并…  相似文献   

17.
学分制下高校德育模式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缺失是传统德育模式指导下德育实效低下的症结所在。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的呼唤,是学分制改革对高校德育的基本要求,是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坚持主体性原则,构建现代德育模式,首先要实现指导思维的生成性思维转向;其次要做到德育目标设定的开放性,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既有现实性又有超越性;再次,是内容选择上的生活性以及方法上的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双向互补性。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缺失是传统德育模式指导下德育实效低下的症结所在。培养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的呼唤,是学分制改革对高校德育的基本要求,是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坚持主体性原则,构建现代德育模式,首先要实现指导思维的生成性思维转向;其次要做到德育目标设定的开放性,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既有现实性又有超越性;再次,是内容选择上的生活性以及方法上的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双向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德育的功能、目的、内容和方法在现代社会遭遇到困境: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本位目的、过于追求终极价值、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推行公民教育是当代德育转型的理性选择,德育功能和目的必须从凸显政治功能和社会本位目的转向凸显育人功能和目的:德育内容要正确处理德育过程目标与终极价值间的辩证关系;德育方法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权利义务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即在学习与探究历史的过程中“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家国情怀的培养同样需要一以贯之,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历史教学的价值立意,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素养。基于此,本文拟围绕历史的逻辑教学,结合统编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一课,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逻辑,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