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高校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应的考核方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试点教学表明,对分课堂有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对分课堂有可能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分课堂"主要由讲授、内化和讨论三个环节组成,将课堂对分为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两个部分,并在时间上间隔开来,给学生充足的内化吸收和自主学习的时间。本文通过《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对分课堂"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分课堂"是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其创新点在于把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授课,一半留给学生以"生生互动"的形式参与讨论,而讨论是基于学生课后对自主学习内容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有效地把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时间段错开,既保留教师授课这一传统的教学精华,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旨在探讨"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及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讨论,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立足于上海初中八年级的生物学课堂教学,初步运用“对分课堂”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与实践发现,在对分模式下的这种有准备的讨论能有效提高学生思维效率,并对学生语言组织、逻辑推理等能力都有提高作用。此外,对分模式通过减少课堂无关行为的发生,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讲授—内化—讨论的作用,其本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能力。本文通过在大学英语视听说中进行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对分课堂在视听说课堂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分课堂"结合讲授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的优势,将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教师讲授、独立内化、学生讨论。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参与度不够、课堂互动不足两大核心问题。笔者从高校理工科专业课堂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设计了基于数字电子技术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了对分课堂在高校理工科专业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微课有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支持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个别化学习需求的功能。对分课堂调整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课堂分离为讲授、内化、讨论三个环节,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提出微课与对分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取二者各自优势互为补充,建立一个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以"微课自主学习和考核评价"为辅的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对分课堂。其核心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讨论。具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课堂讲授环节、课后(或当堂)吸收环节、课堂讨论环节。其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讲授和讨论之间有一定时间的自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对分课堂保留了教师讲授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保证了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分课堂强调师生权责对分,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对分课堂融合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教学两者的优点,这种基于中国本土的新型教学模式,一经推广便得到广大教师认可和运用,被誉为当前最具有中国原创性质的本土化的新兴课堂教学模式。本刊《特设专栏》邀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PAD新型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17BZ044])的课题研究团队,围绕"高校外语对分课堂"展开讨论。内容包括国内外课堂教学导向、对分课堂教学实践及效果、对分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等,共组稿11篇,以期为高校外语对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分课堂是一种对分课堂教学时间且预留一半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力求学生当堂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由于"教育学原理"课程内容较多,且涵盖教育、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本研究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讨论该模式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对分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十分有必要。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教师提前准备,对知识精心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对知识内化吸收;师生合作讨论,对知识升华探究。  相似文献   

11.
遵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高中学生培养的要求。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在实际应用中,对分课堂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功效。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只要合理运用、灵活运用、据实调整,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其核心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教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根据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学科特点,采用对分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探讨,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予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357-358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有较好的表现。文章就教学过程中对分课堂的尝试进行相应的介绍与分析,并就对分课堂的实施提出个人的看法与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与在校学习不同,在线教学可以师生同步进行,也可以异步进行.在线课堂为教师分层次地讲解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自主分层次地听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如何有效搭建在线教学模式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在线教学特点,结合对分课堂模式,利用学习通的教学资源与钉钉的对应功能,构建设计了八步在线隔堂对分教学法,包括签到、发布教学任务、独学...  相似文献   

15.
以探讨“对分课堂(the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PAD)”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FC)”整合教学模式在中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目的,将学生分为PAD-FC教学试验组和传统教学对照组,中药化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实验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总评成绩、理论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绘制两组学生的各项考试成绩的直方分布图和正态分布图,比较差异。结果显示,PAD-FC教学试验组的中药化学实验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总评成绩和理论课程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的高分学生数目明显较对照组增多,不及格人数大大减少,试验组学生各成绩的正态分布曲线较对照组明显偏向高分段。说明在中药化学实验中应用PAD-FC教学模式,能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促进理论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创新本科护理课堂教学模式,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教与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选取学院2016级全日制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儿科护理”课程中全面实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两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习效果的特性和作用,促进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大学公共体育武术选项课学生选课的动机,课堂学习情况,及课外时间习练武术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选择武术课男女生比例存在差异,学生选择武术课存在盲目性,学生在选课内容上主要偏向有实战性的科目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建议加大武术运动宣传力度,举办多层次交叉武术比赛,根据学生水平因材施教,对教学进行分级教学的改革方案,加大对武术场地器材的投资,改善武术环境,为普及和提高大学生武术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创新本科护理课堂教学模式,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教与学的重心真正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选取学院2016级全日制护理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儿科护理”课程中全面实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两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强化学习效果的特性和作用,促进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The flipped classroom is a teaching methodology that has gained recognition in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s.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vert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delivering lecture instruction outside class, and devoting class time to problem solving, with the teacher's role becoming that of a learning coach and facilitator. This methodology provides an avenue for more hands‐on and student‐driven learning during class time. The benefits of a flipped classroom include increased student motivation, differentiating instruction, self‐pacing lessons and mastery learning, increased collaboration and instant feedback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 Although limited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regard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inclusive settings using a flipped learning model, initial research indicates flipping a classroom can be beneficial.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on inclusive practices from numerous countries that are beneficial to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for individuals who may want to implement a flipped classroo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