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提高古代史的教学质量,使之与时俱进,成为我们历史教学中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高校世界古代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说,可谓前工业文明史;从时间断限来看,约始于3、400万年前的人类起源,止于公元16世纪前后。这段历史内容具有年代久远,时间跨度大,内容凌乱、繁杂、抽象等特点,因此,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学习,都存在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界紧跟国际研究动态,翻译了很多文明史代表作,出版、发表了大量论著,既有叙述内容的,更有探讨世界史体例、史学观等深层次问题的。2004年,马克壶先生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出版,标志着文明史观进入了大学历史系课堂。伴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文明史观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及配套教科书的历史观,无论是内容组织还是体例编排都渗透着文明史观。历史新课程改革涉及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关键是隐含在各部分中的历史观的改革。正如任鹏杰主编所说,必须慎重对待历史观,历史观对历史教育实践太重要了。历史观可以悄然救人,也可以慢性杀人。笔者认为,对一线教师而言,历史观重在实施,下面拟从宏观层面上就教学实践中怎样实施文明史观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后期,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大学士张居正于1581年进行改革,其改革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进行赋税改革,推行“一条鞭法”。这个知识点作为我国赋税制度变革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中,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要重点讲述。但在分析其实施的背景时。  相似文献   

4.
初中是学生开始系统化地学习历史的重要起步阶段.怎样以最高的课堂效率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确定教学重点是老师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历史知识浩瀚如海,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所以,老师整理教学重点,让同学有侧重地去记忆庞杂的历史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从如何整理初中历史教学重点的方法出发,探讨了整理教学重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2008年高考题出炉后,全国文综卷I第37题好评如潮。笔者认为,37题在考试内容选择和考查目标确定上呼应了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变革带来了真正的冲击。 从考查内容看,37题充分体现了“文明史”的视角和“关注现实”的导向。从文明史的视角看,科举制度是中国制度文明的重大成就,被孙中山称为“世界上最古最好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之中,孕育了丰富的华夏文明,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无论是在我们逝去的过往,还是在充满生机的当前社会,感动中国的精神,一代一代人传承发展。将这些感动中国精神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推动促进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推动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无论是从抗日战争史的角度还是从中日两国关系影响的角度,南京大屠杀都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对此,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南京大屠杀"一目做了这样的教学要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因此,按照课标的要求,老师教学的重点就是通过南京大屠杀的史实讲述帮助学生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着重讲述并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关于蛋白质的知识,内容多、难度大。无论是从能力要求上,还是教学重点、难点的分配上,蛋白质的结构,尤其是氨基酸一蛋白质无疑是重要的环节。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有条理的、浅显易懂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杨云 《考试周刊》2011,(57):162-163
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学,无论是其课堂教学形式,还是本身知识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诗歌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重点是因为古典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一个学生的诗歌素养也是其文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教学无论是对学生面对的高考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育。识字教育和中华文明史同步地走过了漫长的道路。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识字是学生应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所以识字教学的优劣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对他们的终身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 ,中国的饮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盛誉。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是世界文明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传统饮食礼俗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集中、强烈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素质。因此 ,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饮食礼俗 ,无论是对拓展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研究领域 ,还是对深化中国社会生活史的领域 ,意义都很重大。然而 ,对于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的研究 ,学术界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 ,至今尚未有一部论述中国传统饮食礼俗发展、嬗变的专著。为了填补这一重要而薄弱的…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新形势,工程图学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教学手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改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但教学过程中全部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最佳教学手段,使各教学手段各展其长,相辅相成,才能提高工程图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也不能离开语文的这两个基本属性。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教学思路分析]"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紧承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又是第8课"百家争鸣"的前提和基础。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勾勒出当时经济政治方面的时代特征,更是思想文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及其重要作用。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有:(1) 了解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等基本史实,感知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6.
张志军 《林区教学》2011,(12):58-5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工作者正结合教学着手于语言文化对比方面的研究工作,这已成为当前外语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无论是俄语教学,还是对俄汉语教学,都应把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授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各高校俄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以俄文开设的“中国文化”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阿房宫赋》因其内容的深刻,艺术境界的高拔,赢得人们的青睐。该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无论是铺排的手法还是修辞方法的运用,都给读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下面四点内容应该作为重点加以掌握。  相似文献   

18.
“戚继光抗倭”是明清史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好这一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中国古代史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其他历史教师一样,我一贯重视这一重点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外国小说(西方小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份额不断加大,且愈发注重从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品中选择教学文本。但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差异,外国小说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中国小说都有很大差异。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外国小说"作品  相似文献   

20.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奇葩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闪耀着奇异的光芒。随着历史的演进,诗歌成了提升我们民族认同感和归宿感的纽带,并相沿成习,因此,在中学语文中诗歌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