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客体间性论     
客体类性对客体间性的遮蔽,是客体本质属性研究的一种疏漏。客体间性是客体间互渗、互动、互融的规定性。客体间性支撑于客体的反应性、过程性、关系性。客体间性以客体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渗透、推动和融合效应为存在形态。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别性的动力型中介,是客体间性实现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16PF对“90后”中职生进行人格测试。结果发现15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显著,其中乐群性、恃强型、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性、世故性、忧郁性、自律性、紧张性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聪慧性、稳定性性、实验性、独立性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显著高于女生,自律性、紧张性显著高于男生。男女生在10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其女生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实验性、自律性、紧张性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试论设计性实验的潜科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设计性实验的特点 ,阐述设计性实验的模糊性、创新性、待定性、高难性、反常性和趋显性等潜科学特征 ,给出设计性实验的个例 ,揭示潜科学对设计性实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问题是日常性、勉为性、虚指性、套思性、形式化和程式化,其特征是起点的驱动性、过程的研究性和结果的收获性。为了纠正问题和凸现特征,可将教学反思粗略地分为追因性教学反思、习俗性教学反思、前提性教学反思、拓展性教学反思、整体性教学反思和批判性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5.
佳木斯大学城乡生源地学生的性格群体差异调查研究,探讨佳木斯大学城乡生源地学生的性格和差异调查,结果是理科大学生:聪慧性、恒性、敏感性、怀疑性、紧张性占有优势;文科大学生: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制性占有优势;男大学生:适应型、外向型、感情用事型、果断型占有优势:女大学生:焦虑型、内向型、安详机警型、怯懦型占有优势,独立性上,女生比男生依赖、随群;佳木斯大学城乡生源地大学生:幻想性、兴奋性、忧虑性、乐群性、自律性和紧张性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教学性是教科书的根本属性。教科书的教学性包括可教性、易学性、增效性、合宜性等基本特质。当前关于教科书教学性的研究相对缺失,影响教科书教学性充分实现的原因包括理论工作者对教科书教学性认识的偏差、教科书的编写者对教学性的理解把握不够、教科书的审查者以思想性作为首要评判指标、教科书的选用者受行政干扰严重,需要各方相互协作才能有效实现教科书的教学性。  相似文献   

7.
语篇的意图性是Beaugrande & Dressler的7个语篇性标准之一(另外六个标准是衔接性、连贯性、信息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互文性)。语篇意图性的体现过程就是意义的建立和理解过程,所以意图性与另外六个语篇性标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另外六个语篇性标准都是为“意图性”服务的,意图性是主,其他六个标准是仆。  相似文献   

8.
《庄子》“性”论内容宏富,立论独特。庄子后学从事物的天赋性、特殊性双重角度界定性的内涵,从殊性、天性、本性入手分析性的重要类型,从物质、精神与制度层面探究失性现象产生的多重机制,从多重维度细致剖析导致失性的诸多行为,从维护性的初始性、自然性、完整性的立场坚守性的本真性。《庄子》“性”论的主要特征在于强调事物的天赋本性,以“自然性论”“性超善恶论”“性不可修论”与同时代“性”论相对抗,其主要缺陷体现在取消人性的社会性、否定人性的发展性。尽管如此,《庄子》“性”论对于道德教育、生态文明建设仍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浓硫酸有四大特性,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而硝酸则具有易挥发性、易分解性、强氧化性,当它们与单质反应时,体现  相似文献   

10.
根据象似性原则对网络流行语言进行分析。象似性分为拟象似性、字词象似性、句子象似性、及语义象似性。网络用语对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学语言的使用遵循不同于日常逻辑的诗性逻辑,从而才能产生出文学艺术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审荧性特征。文学语言的这种诗性逻辑特征包括意象性、变焦性、语境性、断定压力的松缓性和悖论性。  相似文献   

12.
品德课教学走进学生生活遵循的是儿童品德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性。品德课教学走进学生生活的策略应遵循真实性与仿造性、童趣性与教育性、自悟性与启发性、愉悦性与烦恼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它具有深层内在性特点,表现为类似性假设、背景性、感情性、联想性、宽大性、超标准性、预见性等形式。  相似文献   

14.
审美性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材的审美性、教法的审美性、学法的审美性、思考的审美性,是语文教学审美的四个特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激趣性、迁移性、铺垫性、探究性、发散性、设"陷"性、巩固性等方式设计有效的提问.  相似文献   

16.
论职业院校学生的"六性"素质体系及其养成途径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职业院校学生"六性"素质包括身心性素质、思想性素质、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他们之间的非线性运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素质体系.其中身心性素质是该体系发展的根基,思想性素质是该体系发展的目标导向,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则是该体系发展的外在袁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方式主要表现为顺从性接受、认同性接受与信仰性接受三种。顺从性接受作为一种非理性接受,包括从众性接受和服从性接受,是认同性接受和信仰性接受的基础;认同性接受作为一种自觉接受方式,分为情感认同、利益认同和价值认同,是顺从性接受向信仰性接受发展的桥梁;信仰性接受作为一种高级的接受方式,是顺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侯建萍 《新疆教育》2013,(7):130-130
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头性语言、文字性语言、视频性语言、情态性语言、形体性语言等五种功能语言形式,综合性地表述、分析或再现历史和历史认识的。本文主从文字性语言,重点以有关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文字性语言角度,谈一谈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语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首先阐明了数列极限的保号性与保不等式性的等价性,然后进一步探讨了数列极限的保号性、保不等式性与函数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局部保不等式性之间的关系.这些结果是现有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教材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辛小兰  郭美英 《教师》2011,(35):23-23
在教师生涯中,常常见到一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带有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指责性、训斥性、污秽性的语言,把学生治得服服帖帖、灰溜溜地走出办公室。这时,有不少老师会由衷地赞叹此老师教育学生有经验、有办法,被赞者也往往自鸣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